五字
作者:慕情语      更新:2021-01-01 15:03      字数:3265
  见到北宫千宁其人,文武百官的眼神和心思是复杂的,经过了进宫首日、首个交卷和放榜后丫鬟述说她受伤过程等等,他们对北宫千宁几乎形成了一个印象,那就是这个新晋的永江县主,是个体弱多病、心地善良却又身世堪怜的女孩。

  不过在悄悄议论之余,大家也没忘了应有的礼仪,都纷纷向他们问安:“见多三皇子殿下,见过永江县主。”

  北宫千宁心里无比紧张,下意思地回应着“好,好,好”。

  天哪,上朝议政啊,电影电视剧里看过不少,历史书里也看过一些,现在她就要亲自参与其中,想起文武百官跟皇帝斗智斗勇的场面,北宫千宁真担心自己一进去就尸骨全无。

  北宫千宁甚至想到,要不要假装瘸腿溜之大吉?她紧紧抓住重华宫的门框,大声哀求道:“三殿下,要不,你让傅元德或者龚汉海陪你进去吧。”

  “不可。”三皇子百里和治断然否定:“父皇说,等你来,你进殿。”

  三皇子说完,便使劲掰开北宫千宁一个个手指,终于把她拖进重华宫殿内。

  北宫千宁人不死心,她抬眼看见晋阳侯,立即伸手抓住他宽大的绢质绯袍,娇弱却大声求助道:“外祖父,外祖父,我不想进来,你帮我,快帮帮我……”

  北宫千宁既可爱又可笑的样子,令那些不乐意看到女人进殿议政的官员、以及那些家里真有秀女参加选妃大考的官员,知道她进殿陪伴甚至,并未出于本意,大家对她的抗拒之心减少了几分。

  对于外孙女成为三皇子的伴读,晋阳侯是乐见其成的,因为以目前女儿索飞瑶和外孙外孙女三人来说,跟皇家结成姻亲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不管是端王,还是三皇子,都是值得托付之人。

  晋阳侯跟三皇子一样,一边掰开北宫千宁的手指,一边好言哄劝道:“宁儿,皇上早已下旨,说你这个伴读,要陪三殿下上朝。”

  “外祖父,三殿下才思敏捷、文韬武略、口齿伶俐,根本不需要人陪他进殿啊。”北宫千宁立即对三皇子大家赞美一番,希望外祖父可以帮助她,让她离开这个议政宫殿。

  进殿陪伴议政这种天大的事情,她北宫千宁一个女的,怎么敢迈出这第一步啊?她可是害怕古代人的口水把她淹死啊。

  听了北宫千宁的话,三皇子面上露出了欣喜之色。

  百官们的表情则瞬间复杂起来,三皇子的内才,大家是知道的,可他那张说话不利索的嘴巴,限制了他才情的展露,他跟这位永江县主所说的,只怕是差得十万八千里啊。

  有些人内心想法更多,他们觉得,以北宫千宁的才气,被三皇子抢先抱了去,真是可惜啊,如若不然,嫁给大皇子或者二皇子,有可能就是将来的储妃和皇后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三皇子说话不利索,天道极不可能选择他为储君。

  “宁丫头,你终于来了,你让朕好等啊。”就在北宫千宁像个小女孩一样,央求着晋阳侯时,永昌帝走进了重华宫,因为已经得知北宫千宁今日陪伴三皇子上朝,他并没有让太监们唱礼。

  百官一看永昌帝到了,立即跪拜下去。北宫千宁也迅速跟着跪下去,跟着文武百官一起山呼万岁。

  等站起来后,北宫千宁朝永昌帝展露了一个笑容,算是作为刚刚他跟她打招呼的回应,然后就垂下头,躲在三皇子身后,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今日的朝会,议论的问题,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对云溪沈家强行婚配准秀女之事的处理,二是如何解决江南水患和北方的干旱问题。

  云曦沈家阻止当地适龄少女成为秀女之事,是敢大包天的挑战皇权的行为,处罚的办法简单严厉,就是诛三族,男女老幼全部屠杀。

  只有沈钰是个例外,她被取消秀女身份,然后立即被拉去边疆军营做军妓。

  云溪一案,难的是如何弥补当地准秀女的损失,毕竟那些都是当地官员的女儿,人家自小娇养着的女儿的,等了十几年,好不容易等来选妃大考的机会,却被沈家一遭给剥夺,这对他们的打击实在太大。

  如何弥补损失这个话题,已经在朝会上议论过一次了,当时并未有结果,因此今日继续议论,一定要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文武百官各执己见,有的主张弥补,有的反对弥补;主张弥补的,方法多种多样,反对弥补的,理由也是多种多样。

  几位皇子也是各抒己见,最后是永昌帝想以往一样,点名问一直沉默的三皇子:“百里和治,你也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所有人立即安静下来,纷纷看向三皇子,还有躲在三皇子身后低垂着脑袋的北宫千宁。

  三皇子百里和治显然早就有了主张,他一被点名,立即沉稳回到:“苦读书,十载盼,沈家毁,希望破,乃悲剧。”

  说道这里,三皇子本身看了看北宫千宁,继续说道:“县主曰,礼仪,乃教化,乃方略。女人者,亦有才,亦有德,亦忧国,亦忧民。理应的,读书好,科举优,可为官。”

  三皇子说完后,整个大殿静悄悄的,人人都惊讶万分,三皇子合适能言善辩了?要知道这一长串的三字句,可是说得甚是工整,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北宫千宁在前来皇宫的马车上,已经知道三皇子能说三个字,但是她没想到他居然这么能说,一下子就说了一长串,瞬间就把补偿云曦准秀女的方案说清楚了。

  北宫千宁稍稍靠近三皇子,悄声称赞道:“说得简明扼要顺畅,您真厉害。”

  对于刚刚的表现,三皇子百里和治也觉得奇怪,听到北宫千宁的赞扬,他常年清冷的表情,也忍不住在这朝堂上露出一丝微笑。

  永昌帝高坐在御座上,对下边两个小辈的举动,那是看得一清二楚,他在心里狂喜地呼喊着:“朕的三皇子能说三字句了,朕的三皇子能说三字句了,瞧这小子没出息的笑容,这其中一定有宁丫头的大功劳。”

  永昌帝的贴身太监张公公也喜滋滋的,身为大夏国皇宫的太监总管,他还是挺了解永昌帝的心思的,三皇子今日有如此出色的口齿表现,皇上怎能不激动呢?

  看到永昌帝激动得忘了说话,张公公借着斟茶的机会,悄声提醒永昌帝:“皇上,大臣们都在等您发话呢。”

  永昌帝猛然惊醒,然后大声说道:“好,好,好,三皇子果然如永江县主所说,是一位才思敏捷、文韬武略、口齿伶俐的皇子。”

  “这个跟我没关系吧?”北宫千宁吓得把头垂得更低,刚才听了永昌帝对云溪沈家下了诛三族的命令,她的心还在吓得扑通扑通狂跳呢,她不希望永昌帝继续关注她。

  接下来,永昌帝问大臣,说三皇子的主张是否可行。

  大多数的大臣家里都会有女儿、孙女参加选妃大考,选妃大考的机会十几年才有一次,比男子的科举考试压力要大得多,万一考不好,或者当不上皇妃,那么十年苦读就白。

  虽说嫁不了皇子可以嫁别的宗室、世家子弟,但是从此人生是不一样的。

  若是能够像三皇子提议的,能够通过参加科举考试,然后在朝廷里某个职位,如此一来身价也会高涨,将来生的孩子也会身价更高,人生也会多有意义,不至于整日在后院争风吃醋。

  三皇子的建议得到采纳,百官们对三皇子也多了一份感激。

  接下里的议题水灾和旱灾,可就没有那么轻松,这两个议题,是朝堂上的常议之事,因为水灾和旱灾,几乎年年都有。

  朝臣们大概议论了几句后,今年负责治理水灾和旱灾的工部官员,直接下结论:“以目前治理水患和旱灾的方法,效甚微,朝廷是不是遍访天下能人异士,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三皇子,你可有妙计?”永昌帝看到三皇子一直不吭声,有些恼怒他的不主动,便再次点他的名。

  朝臣再次迅速安静下来,一个个竖起耳朵,看看三皇子是否真的是文韬武略,至于口齿伶俐,他们还真不敢有太大奢望,毕竟三皇子再怎么能说,也不可能在一两日内就能说五六七八字的句子吧?

  三皇子果然只能继续说三字句:“要治水,先导水,令其通,令其顺。”

  这一次,三皇子只说了四句就不说了,众人面面相觑,三皇子的说法,着实有些新鲜,但是如此短的话语,众人听不够哇,如何令水通令水顺?关键之处三皇子尚未说明呢。

  “永江县主,您是三皇子的伴读,这次您在礼仪考试中考了甲等第一名,您应该也是一位有才学之人,三皇子说不明白的话,是否由您来补充?”一贯支持二皇子的领侍卫内大臣常玉涛,看到三皇子和北宫千宁抢夺了太多的风头,忍不住一箭双雕,向他俩同时发难。

  在常玉涛看来,水患这等大事,三皇子和用剑县主两个毛孩,他们一定说不出什么行之有效的建议的。

  常玉涛有此一问,也是想为女儿常淑敏出口气,他家女儿的第一科考试,只考了个乙等第十八名,总排名第五十名,他实在不相信北宫千宁的实力,他就是要她当众出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