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我需要人手
作者:海江洋      更新:2019-10-15 23:31      字数:8554
  眼看着大浪扑面而来,王隽毫无办法。

  “可恶的妖风。”他诅咒道,提醒大家可能会落水。

  竹筏翻了。

  还好,这只是间歇而来的大浪。

  大家都是会水的,水性都很好。只有靓仔差点,但他穿了救生衣,不会有危险。

  而且,王隽多了一份心,没打算把竹筏驶远,就算游泳,坚持坚持也能游回去。

  王隽水性好,顺手抓住了旁边的救生圈,竹筏倾覆后马上返身再次上了竹筏,并招呼大家一一游过来,把众人拉上了竹筏。

  众人的桨都握在手中没有遗失。

  原本晴朗的天,这时乌云翻滚起来,太阳慢慢不见了光辉,风却一阵紧似一阵。

  这是风暴来临的前奏呢。

  王隽望着一个个落汤鸡似的族人,心中有点歉疚。这种天气,本来就不该出海的。小小的竹筏,哪里经得住风浪?

  这是自己的错。

  不过真正的风暴还没有到来,现在回去就是。

  王隽安慰大家:“这里离岸近,不会有危险。浪也不算大,刚才翻掉纯属意外,现在没事了,我们回去。”

  他看见美琳上衣后背的绑带有点松,提醒她收拾一下。

  大梁要上前帮助美琳,被她挡开,自己动手整理好了。

  竹筏很大,想翻转回来几乎不可能。王隽于是跳进水里,把帆解下,用匕首割断绑住桅杆的绳索,把桅杆拆了,众人用桨把竹筏划了回去。

  因为是顺风,划起来一点都不费劲。

  下午开始下起了雨,风也相当的强劲,海上波涛汹涌。

  王隽推测有台风在附近的海上掠过,影响了本地。

  第二日上午,风雨都已经止住,王隽带人把竹筏重新修整好了,还把船舵装了上去。

  雨过天晴。看看天气大好,下午王隽又要出海。

  他笑着问众人,谁还敢随自己驾驶竹筏。

  昨日翻船,大概会在心里留下阴影罢。

  美琳首先应允前往。

  “你不怕掉海里么?”王隽笑问,心里面很欣赏她的勇气。

  “你不怕,我也不怕。”她一副无惧的模样。

  浪平、大梁都说愿意出海。

  “你呢?”王隽问靓仔。

  靓仔犹豫道:“会不会出去很远的?”

  王隽知道靓仔水性毕竟要差点,担心是正常的,便说道:“不会,就几里远。”

  “那,我也去。”靓仔道。

  于是,原班人马又出海了。

  有了船舵,竹筏的方向控制便方便了。

  这一次,王隽指挥众人驾竹筏往南,一路绕过遇到的礁石,来到了明珠城的海域。

  事实上,从石灰山出发,转过海湾,就看见明珠城了,虽然还是有点距离。

  ——海上的视线,比陆上要好得多。

  这样,在离开海岸约两里远的海上,王隽开辟了一条石灰山到明珠城的航线。

  但是他在明珠城并没有登岸,而是掉转头,回石灰山去了。

  一路上,自然又是轮流换岗的。

  王隽觉得,这个大竹筏,三个人差不多就能控制了。

  不过,驾驶竹筏可是技术活,需要反复训练的。

  航线已经开通,海上运输线已经建成,王隽心里感到一阵轻松。

  下面就是训练人员了。

  还要积累航海经验。

  当然,竹筏还要再进一步改良加固,不能竹筏一倾斜,货物就落水。

  这项工作,留给靓仔几个了。

  除了驾驶竹筏,王隽还要提高族人的游泳水平。在海上航行,游泳是求生的本领之一。

  接下来的日子,王隽把美琳、浪平、大梁、靓仔、以及石灰山水性比较好的五六个人集中起来,开了个游泳提高班。

  重点学习蛙泳、自由泳、以及仰泳。尤其以自由泳为主,因为自由泳速度最快。救人、捞物什么的,是讲究速度的。

  这些人都熟悉水性,学得很快。两三天的时间,基本上都会了,后面是各自练习提高的事了。

  这些人,今后会成为教练,教族人游泳。

  航海方面,王隽最看好美琳和大梁。美琳不用说了,这丫头聪明。大梁的领悟能力也不错,关键是他和水有天然的亲和感,仿佛是大海的儿女。

  ——

  这个时候,石灰窑做好了,迎来了试窑的时刻。

  英子从明珠城专程赶了过来。

  经过王隽改进的窑果然好用。由于可以不断地添加柴火,窑里的温度可以持续升高或者保持稳定。而且最底下的进风口和顶上的烟囱相配合,新风源源不断涌入,火烧得很旺。

  窑的中部还设置了一个观察孔。抽出窑上其中的一块石头,可以观察窑里面的情况。

  试窑之后,接下来烧出的石灰和陶罐都很成功。

  对陶罐,王隽也提出了改进意见,那就是开口的边缘做一个翻边出来,到时候将两面刷了桐油的兽皮盖在陶罐上面,在翻边的下面扎紧,即使往陶罐上泼水,水也不得进去。

  于此同时,明珠城的窑也已经做好,开始烧制红砖。

  明珠城的族人手里拿着坚如石头的规整红砖,心中惊叹不已。这么好的材料拿来做房子,这房子该有多么的高级啊。

  几天后的上午,桃花来到了工地,把正在挖土的男人都喊了去海边,说要搬一些东西。

  众人到了海边,发现除了地上的沙什么都没有,桃花喊那么多人搬什么呢?

  桃花笑嘻嘻说别急,等下就知道了。

  等了一会儿,大家看见海面上过来一支竹筏。

  没多久,竹筏靠了岸,众人这才明白,桃花说的搬东西,是从竹筏上卸东西下来。

  桃花指挥众人从上面卸下了四个沉甸甸的陶罐,每个陶罐有二三百斤重,需要四个人才抬得动。

  众人将陶罐抬到小溪旁一个早已挖好的池子旁,将石灰倒进了池子里。

  ……

  王隽当初的一个个设想,正不断地变成现实。

  一切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两地的族人,被日新月异的新事物所鼓舞,情绪激昂,士气高涨。

  其实,衣食住行,这段时间针对的主要是住和行。

  衣和食,王隽也在布局的,收集种子和捕捉动物幼崽便是其中的内容。接下来,他要开荒种地,发展农业。

  现在是深秋季节,正好可以烧山开垦——其实,这种热带地区的深秋,不过是气温下降了,感觉凉爽了,很少下雨了,仅此而已,四季一点都不分明。

  但开垦需要人手。

  以目前的生产力水平,抽出人手搞基建已经不易,等到石灰、砖、石头这些建筑材料准备充分后,明珠城的房屋将开工建设,哪里还有更多的人去开荒?

  人手不足,是个问题。

  ——

  离开天人洞差不多两个多星期了,托思之前托人捎过信来,说王隽要求的盾做好了。

  游泳集训已经完成。

  是时候回天人洞一趟了。

  王隽让大梁带了几个新人,练习驾驶竹筏,去了天人洞海域,顺带把自己和美琳送上了岸。

  临别王隽叮嘱大梁:“抽一个时间,你早点出发,驾竹筏去往浅水湾的外海,找一条路出来。”

  “是。”

  “你要注意隐蔽,别让艾珍的人发现了。”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