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废得好废得妙
作者:悬玲不语      更新:2019-10-16 07:52      字数:9214
  有人指使明显不是他们的做为,江郎鬼才就算是摄政王的入府贵宾,那也不是听摄政王调遣的,更不论虞温宁是观星台国师的朋友,就算虞温宁是玉连桀的徒弟,可玉连桀不会受人指使,那虞温宁就不会受人指使,就算虞温宁受人指使,也会是虞温宁单独行动,不会拉上自己师父一起。

  除非,是这师徒二人想帮他。

  盛苏痕想到这点,有一瞬间的高兴,有了一个江郎鬼才都是如虎添翼,更别提还带着一个徒弟。

  只是这两人为何会跑来帮他?

  虞温宁知道盛苏痕会怀疑他们的用心,可这个时候,她也没那个时间和精神跟他玩这种猜迷游戏。

  “陛下,你相信我们吗?”

  盛苏痕迟疑片刻,他现在除了相信他们,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你们有什么计划?”

  “既然陛下相信我们,那接下来就什么都不要问。我会送陛下去早朝。”

  而宫门口,禁卫试探着进了门,没有人暗算他们,然后他们依次将晕倒的禁卫抬回去,然后又重新站岗。

  门外禁卫经补上位,虞温宁看着已经换好衣衫的盛苏痕,将这里就交给玉连桀和伍公公,虞温宁则带着盛苏痕进了暗道。

  暗道打开的那一瞬间,盛苏痕眼睛都直了,这皇宫有暗道在皇族中是不言说的秘密,可他寝殿的暗道连他都不知道机关,虞温宁竟然知道。

  能这么清晰的知道皇家暗道所有位置的,全天下,怕只能找出一个盛兰泽来。

  所以江郎鬼才和他的徒弟是受摄政王指使!

  盛苏痕还以为是自己突然多了两个帮手,这才片刻的功夫,他不得不认清现实,这两个帮手是摄政王派来的。

  虞温宁在前面带路,盛苏痕再看虞温宁的目光已经变了。

  能直接帮他的人和中间有摄政王连线来帮他的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意义。

  今时今日的盛苏痕也无可挑剔了,这皇宫乃至这整个天渝江山,除了他的皇叔盛兰泽,别的人帮他,他还要想想他们的图谋。

  可惜皇叔抢了他最爱的女人,今生注定他们不能和睦相处。

  虞温宁对暗道也不是很熟,盛兰泽给她的地图上只标明了暗道的入口,并没标明暗道的线路,所以虞温宁想带着盛苏痕从暗道去朝殿,自己在脑中绘制出的线路是一回事,实际的暗道线路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走错不知道多少个岔路后,两人可算是听到了朝殿上的声音。

  此时的朝殿可谓重头戏码。太后先是引入了一些陛下在位间的表现和‘功德’,然后指责出陛下的过错,说得那叫一个山河绝响,绿树成枯,总结起来就是说盛苏痕不配当天渝的陛下,是她看走了眼,所以现在她要认错,她要改正。

  不就是废帝吗?

  吧啦吧啦一大堆,做再多铺垫,最后还是要说那两个字。

  丹云倾:“哀家深表歉疚,哀家对不起先皇,对不起祖宗传下来的千秋基业,哀家痛定思痛之后,决定……废帝!”

  盛苏痕的心是咯噔一下碎得渣渣都找不到。

  丹云倾例指的那些事,他都是为了谁去干的,还不是为了她。

  现在倒好,成了她废黜他的借口。

  虞温宁侧眸看了看盛苏痕,被自己心爱的女人废黜,心里不是滋味吧?

  除了被废的盛苏痕听到太后此话心碎,大殿上的不少大臣亦跟着心碎了一地,他们好不容易送了家族的女子入后宫,苦心经营这么久,才终于能看到了一点前途,现在太后来这一出废帝,那他们经营这么久的关系不是就这么断了吗?

  这怎么能甘心!

  “太后,不可啊。陛下是先皇唯一的子嗣,太后若是废了陛下,那这万里江山,何人来继承?”

  “太后不可废帝,我天渝自开国以来历经三百余年,还从来没有被废黜的皇帝。”

  “是啊太后,若是太后废帝,又改立何人?陛下还未有子嗣。”

  “太后不可……”

  “太后不可啊……”

  ……

  平时没发觉,今日废帝一出,满殿文武,竟站出来十之三分。

  六部大臣互递一个眼神,亦全都站出来不同意废帝。

  六部的大臣可是一直主张太后退朝还政的,就算现在没有摄政王在背后谋划,甚至有一些已经明面上投靠太后了,但这废帝毕竟不是一件小事,需知如今天渝国泰民安,若是朝中传出太后废帝,这得引起多大的惊涛骇浪。

  当然,不管是为了自身利益还是国家安定,太后可以把权摄政,可若是太后一但废帝,那么明摆着的,接下来太后就该自己坐上那个位置了,这跟谋权篡位有什么区别?

  若是亡国,那该打算的就要开始打算了,可这没有战争没有杀戮,都没有流血,就这么换代了,那这盛氏走到头了,是不是说明接下来天渝也不会安定太久。

  各种猜疑想像,不久,百姓们就会焦躁不安,大臣也会惶恐措手不及。

  所以废帝需谨慎,站在国家的利益位考虑,皇位上的人不变,天下百姓才不会暴乱,政权才会好施展,若是这皇位一但有变动,百姓自会躁动,政权也会随着动荡。

  这些都是相互交织相互牵连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况且动的还是政治中心最该有杈力的那一位。

  如今大殿上还站在自己位置上的,除了那么几个中间派,剩下的就是完完全全支持太后的。

  这个时候,太后不得向还站着没动的有权势有地位的大臣求一波赞同,所以最先被太后点名的就是国师。

  “国师,你认为哀家此番是可还是不可?”

  听天命毫无波澜的站出来,给太后举了一礼。

  “回太后,依臣看来,太后此决断英明。臣入朝为官时短,却对陛下了解甚深。太后废帝原因有三,第一,陛下身为一国之君,无功绩无政德,是为庸;第二,陛下在位十数年,无故斩杀忠臣良将,是为暴;第三,陛下不理朝不掌政,继位多年全由太后打理江山,是为昏。如此即庸又暴且昏之主,试问何以定天下?”

  盛苏痕万万没想到听天命竟是这么一个墙头草属性的卑鄙小人。

  说他平庸,没错,他是没做过什么为国为民的大事,可这不是皇权在太后手上吗?

  说他残暴,没错,他是杀了几个为他好进言让太后交出皇权让他亲政的大臣,可这不是因为他觉得太后在朝政上兢兢业业,既没犯什么错又勤政爱民,他如何好夺他人所爱。

  说他昏聩,是,没错,他就是昏聩,他为了能让太后高兴,为了自己的私心,为了每日能在朝堂上见到太后,所以他不争权不夺政,放心大胆的让太后主理朝中事物,满心的爱慕无人倾听,最后却全是他一个人独自肖想。

  所以现在他后悔了,他不能让太后把他废了,他要将皇权夺回来,太后的人和心,他也来夺回来。

  盛苏痕当即就想冲出去,虞温宁发现他的意图,伸手将他拦下,摇了摇头,示意他再等等。

  这才只有国师一人开口你就要冲出去,那军机阁的陶公还没开口呢?

  太后很满意国师的分析,如此清晰明了的说明了废帝理由,堂下还有谁不服?

  “陶爱卿,你怎么看?”

  陶公是个明白人,知道现在朝中的局势,在如此明朗的局势下,太后显然是势在必得,陛下于他早就不抱任何希望,若是摄政王愿意坐上那个位置,他还可以赔上身家性命堵一把,可陛下的所做所为,俨然不值得他牺牲自己。

  “回太后,臣认为国师所说句句实在,是陛下在位太不争气,如今太后要废黜他,也是他咎由自取。”

  连首辅大臣都这么说了,太后这里又多了一枚有重量有说话权的棋子。

  这下盛苏痕是气炸了,非是要冲出去,他想指着陶公的鼻子用唾沫星子淹死他,他陶氏一门若不是占上他盛氏,陶府早就灭门,何以坐到今天的首辅大臣?

  虞温宁按住了盛苏痕的穴道,盛苏痕突然全身失力,身子差点载到地上去。

  虞温宁给了他一个警告的眼神,再负气想冲出去,她就将他扔出去,让他被太后指着鼻子数落,被国师含沙射影嘲笑,被陶公明白直接鄙视。

  盛苏痕是不明白,都这个时候了,虞温宁还拦着他,今日不是让他来戳破太后的称帝大计的吗?若是他今日被废,他再出现,很有可能会沦为一个阶下囚。

  虞温宁不看他,这个一脑子全装着怎么保住皇位,然后反杀太后夺权回来,最后夺得所爱的近朱者赤之人,他完全看不到殿中还跪着大半跟太后唱反调的,有了这些大臣,太后今日就不能顺利废帝。

  在陶公话罢,太后已经面露喜色,唇角笑意还没有拉开,跪下的大臣便开始用天渝的开国后帝,一代一代,直到先皇,全都是盛氏血脉,谁没犯过错?昏庸的也不是没有,要说残暴,能有先先先代陛下屠戮番疆血腥?

  所以当今陛下只是无能了些,平庸了点,脾气偶尔爆,这根本就不是事儿啊,不值当大动干戈废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