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自请守边关
作者:悬玲不语      更新:2019-10-16 07:54      字数:9550
  自古有了新欢忘旧爱,更何况是皇室中人。

  一个摄政王有了新王妃便不顾前王妃死活,一个陛下痛失太后,冷落整个后宫,连中宫皇后,都不说让人来请回去。

  虞温情这会子是完全忘了太后赐婚后,虞温宁拉着他让他帮忙让摄政王退婚时他是怎么说的了。

  盛兰泽倒是很想回到那个时候,至少虞温宁还在他的身边,就算虞温宁带了面具,所有人都不认识她,可只要他认得她就足够了。

  “罢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好了,将来的,才更重要。”

  如今摄政王身边一个女人也没有,这是不是应了摄政王克妻之说呢。

  盛兰泽感慨完便与虞温情道:“二公子,大公子的婚礼仪式要开始了吧,我们去前院观礼可好?”

  这就想走了,虞温情怎么允许。

  “哼,还想去观礼!父亲不来,大哥不找你,我可不会这么好糊弄,你今日要是不把温宁的下落说出来,你就别想从我身后这道门出去。”

  虞温情大概是仗着如今的摄政王无权,所以才敢这般与摄政王说话。

  况且盛兰泽内心里觉得亏欠了虞温宁,对虞家的,自然也会礼让三分。

  可他倒底是摄政王,盛氏皇族,就算是他王妃的二哥,这般咄咄逼人,也是会激怒于他的。

  “既然二公子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来人……”

  盛兰泽广袖一挥,命着进门来的蓝一蓝二。

  “将二公子绑去前院观礼,直到大公子大婚仪式结束。”

  蓝一和蓝二对视一眼,这可是人家家里人大喜之人,这样做真的合适吗?

  不过虞二公子在虞大公子大婚仪式时跑到这里来堵着摄政王,这是不让摄政王观礼吗?

  摄政王可是收到喜帖邀请而来,这样一看,倒是二公子失礼了,那摄政王身为皇室亲王,帮虞府管教一下二公子,也是无可厚非的呀。

  “是!”

  两人应下命来,虞二公子当即炸了。

  “摄政王不要欺人太甚,今日可是我大哥成亲的大喜日子,摄政王跑到我虞府来不管是在我虞府人看来还是在外人眼里看来,摄政王此行都不是为了给大哥祝福,若是摄政王觉得如此还不够,非要大闹婚礼,那还请摄政王送上给温宁的一纸休书,我虞府从此,便再不与摄政王有任何关联。”

  盛兰泽是被虞温情的一句一纸休书给定住的,虞温宁在的时候,她也开口闭口问他要休书,如今虞温宁不知所踪,虞家人也不忘帮她要休书。

  而虞温情的这翻话,刺痛了盛兰泽,更是让蓝一蓝二生气。

  他们家主子有多在乎王妃,外人又如何知道?

  现在王妃生死不明,虞家人除了找他们主子的晦气,可有为他们主子想过。

  蓝二本想还嘴,但被蓝一制止,两人出去麻溜的找来了绳子,直接上手绑人。

  盛兰泽见此,抬手制止。

  挥退了蓝一蓝二,他与虞温情道:“想要休书,除非王妃亲自找孤。既然虞府不欢迎孤,孤也不是非来虞府自讨没趣,还请二公子帮孤转告大公子和虞大将军,就说孤喜酒喝了,有些醉了,先回府了,至于王妃的事,孤自会给王妃一个交待,也给虞府一个交待。”

  翌日,早朝上,盛苏痕将要议的折子一本一本翻出来,与大臣们商议。经过宫变之后,盛苏痕显然比以前成熟稳重了,只是痛失所爱,过起日子来,难免有些疲惫无力,没有了以前就算什么话不说什么事不做,就那么坐在朝殿上,都会让人觉得他身上闪着不一般的光彩。

  而如今,盛苏痕身上笼罩着的是阴郁,沉重,他刚登基主持大局,朝中尚有许多事不能自己做主,所以他很有耐心,几乎是朝臣们怎么说,他便怎么做。

  如此孺子可教也,朝臣们看着自然是欣喜不已的。

  虞大公子昨日成亲,陶公准了他三天假,虽然满朝文武都笑他是私心,他也将此事禀给盛苏痕,盛苏痕现在仰仗陶公的事多了,这种小事,让陶公做主就是了。

  而虞大公子现在任职军机阁,又娶了陶公的小女儿,这么一看,边关领兵大将军一职,就要从他身上撤下来,只是这边关是苦寒之地,现在朝廷又急缺武将,边关又不可一日无主,这可如何是好?

  早朝议了大半个时辰,就是没议出个子丑寅卯来。

  就在快退朝时,传话的小公公进殿,与盛苏痕道。

  “陛下,摄政王来了,就在门外。”

  关于摄政王,盛苏痕并没有给出什么处置,而朝中大臣和摄政王以及盛苏痕就像是心有灵犀,达成了某种协议,谁也没提。

  如今摄政王进宫,还是直接来了朝殿,这架势……

  盛苏痕并未想好要怎么处置摄政王,再看殿下文武百官,那脸上的表情可就精彩了。

  也是,别看摄政王久不上朝,可这朝中文武百官,谁不要看他脸色,大部分的大臣铁定希望摄政王远离朝廷,没了摄政王在中间碍事,他们与陛下就会更亲密。

  也有忠直的大臣希望摄政王能回朝堂,毕竟陛下一个人,全听朝臣的,或会被某些人一些手段给蒙蔽。

  若是有摄政王在朝堂上,帮着商议,给出意见,又是陛下的亲皇叔,血脉相连,总会更加信任,互相帮扶。

  大臣们的心思盛苏痕能猜到一些,而他自己的心思,别的什么都不想考虑,就目前这个阶段,他不太想看到摄政王。

  可人已经在朝殿外等着了,他也不能不召见啊,所以说,摄政王为什么要这个时候过来呢,这不是逼着他表态吗?

  这也是盛苏痕恼摄政王的一点。

  “既然皇叔都来了,便传吧。”

  盛苏痕这话,满朝大臣一听,便晓其心思。

  陛下不想见摄政王,可摄政王逼过来,陛下是不得不见。

  盛兰泽走进来,迎着满朝文武的目光,盛兰泽都记不得这是他第一次这么走进这个朝殿了,而每一次,这些大臣都会用这种目光看着他。

  他走到最前排,给陛下行礼。

  “臣参见陛下。”

  这天渝,谁见了盛苏痕不得跪下叩头,可摄政王却不,他只是微弯身子,这已经算很给面子了。

  也是,在太后面前,摄政王都及少低头呢!

  盛苏痕满心满眼的烦闷,及其不想见到摄政王。

  对于摄政王不跪之事,他也不好追究,就算摄政王自称是臣,可人家还是他皇叔呢,你让自己长辈给你下跪,不怕折寿吗?

  “皇叔快快免礼,来人,赐坐。”

  盛苏痕不是一个重面子的人,但有些时候,就算不是出于真心,却还是这么做了。

  人不就是这般奇怪的生物吗?

  然而盛兰泽却不领他这份心意。

  “不必了,陛下,臣此来,只有几句话,说完便走。”

  盛苏痕这一个月来的朝政可谓是兢兢业业,就算被大臣忤逆,也不见动怒,今日摄政王这般不给他面子,朝殿的文武百官都以为陛下会发火,可是盛苏痕只是沉默了一会儿,并未有发火的迹象。

  “好,皇叔请说。”

  盛兰泽敞了敞广袖,他道:“孤知晓陛下有一烦心事,正好孤近来也无事做,便为陛下分忧吧。虞少将军既已在朝中述职,这边关就不用去了,朝堂正是用人之际,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出人选来,孤请命,去边关镇守,无陛下诏令,不回朝。”

  盛兰泽其实可以要封地,可一但要了封地,便会寒了盛苏痕的心。

  况且以盛苏痕的小心思,盛兰泽抛弃了他,他也绝不会挽留或是亲自去请盛兰泽回来。

  所以盛兰泽便借着边关之事,暂时离开,他也说了,若是陛下心中芥蒂消了,可下诏调他回来。

  如此他只领兵镇守边关,没有封地,也不能自己养兵,便不会威胁到朝廷,让人忌惮他会有反叛之心。

  既解了边关的燃眉之急,也解了陛下心里眼里的阴云,一举多得。

  而朝殿上忠直的大臣自然不愿让摄政王去边关那般遥远且苦寒之地,但为了避免陛下的猜疑,这些大臣便默不作声。

  摄政王此举有利朝廷,为陛下分忧,谁反对,不就让人猜想他心思之不单纯!

  所以这些大臣不出声,那些巴不得摄政王走的大臣,顿时就明白了摄政王的意思,也看懂了陛下的心思,自然是站出来帮摄政王说话,为陛下分忧。

  “陛下,臣以为摄政王此主意可行,虞大公子已就职军机阁,断没有让虞大公子又在边关领兵,又在军机阁任职的道理,现在摄政王愿到边关领兵,既是给虞大公子做了决断,也是全了陶公,让女婿能长久陪伴在女儿身边,请陛下下旨,收回虞大公子手中兵符,转任摄政王镇关大将军。”

  这后宫有人的一党自然是站在陛下独权的这一方,有个摄政王在,多有不便的。

  于是一时间,众大臣纷纷站出来,赞成摄政王去边关,让虞大公子交出兵符。

  盛苏痕沉默,他只是在想,盛兰泽这么做,究竟有何目的?

  他不是闹着要挖地宫吗?

  被他赶出皇宫后,他就没有什么动静,如今自愿去边关,是真的忘了地宫的事,还是有了什么新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