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有人挨打有人悟剑
作者:水畔听钟      更新:2019-10-16 08:12      字数:6282
  冬天不宜吃火锅,因为吃完这一顿,下一顿还想吃。

  谢宝树吃完火锅以后,时不时的,还会怀念火锅的香气。吃火锅的时候,那裴泪水是最馋的,他恨不得连汤都要喝一点。其实火锅的汤,是可以的喝的。

  不过得刚开始喝,不能喝那种煮得太久的。

  小院里,谢宝树帮着苏茶收拾完餐桌上的东西,走到裴渊面前,小声说道:“前辈最近有没有时间,可否帮我喂喂拳?”

  裴渊吃人嘴短,自然不好拒绝,他说道:“可以是可以,不过不能在这小院内。你要想打败白坊,可以说是天方夜谈。那白坊,可是故意压着境界的,真打起来,瑶风说不定都不是他的对手。”

  中土神州十剑仙中,能力压白坊的,也就是青云剑仙和六尘剑仙。其他人,就连最狠的杨鱼龙,也不敢说将白坊全然不放在心上。这些事情,在长安城,算不得秘密。

  谢宝树问道:“那是在何处练拳?”

  裴渊说道,明日早晨,打完太极以后,你跟我一起去工作的地方。正好,在那里,还能锻炼一下你的血性。”

  听到这句话,一旁的裴泪水,突然用一种很可怜的目光,看着谢宝树。

  谢宝树点点头,说道:“多谢裴前辈。”

  裴渊微微一笑,说道:“过了今日,你若是还能感谢我,到时候再说吧。”

  谢宝树有些不明所以,搞不懂裴渊的意思。不过只要能让自己的拳意更盛一分,他不介意吃苦的。这样约定了,第二天早晨起来打拳的时候,谢宝树跟裴渊,慢悠悠的朝前面走去。

  终于来到一处府邸前,牌匾上挂着三个大字,大理寺。

  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是大唐的三大司法机关。大理寺是唐朝中央的审判机关,负责审理中央百官犯罪及京师徒刑以上案件,大理寺审判一般采取直接面审的形式,因此唐朝沿袭南北朝以来传统,设大理寺狱,作为拘押人犯的场所。作为中央监狱,大理寺狱主要关押诸司犯罪的官吏和京城地区重要案犯。

  裴渊,自然不可能只是简单的审问凡人,由他经手的,都是一些修士。这些喜修士,有其他国家的间谍,还有一些为祸人间的大修。经过裴渊的审理,定重罪的,会发配到降妖塔中。

  至于那些罪轻的,要么杀了,要么关起来。

  谢宝树看着阴森森的大理寺,突然有些不好的预感。

  裴渊却不管他,径直走了进去。他每天工作的地方,就是阴暗的牢房。还没进去,就已经能感受到一阵寒意,谢宝树不知道,裴渊在这种地方,是怎么年复一年呆下去的。

  裴渊当着他的面,先是给他介绍了一下大理寺的情况。

  具体来说,大理寺是中央最高审判机

  关,专门负责中央百官犯罪及京城徒刑以上的案件,对于徒刑、流刑以上的案件,还得交刑部复核,死刑由皇帝复核。徒刑、流刑属于比较重的刑罚,在封建时期有五刑,为,笞杖徒流死,即鞭笞,击杖,有期徒刑,流放,死刑。徒刑是要强制劳动的,流放大多在边疆。

  大理是中国古老的官名,大理之意:古谓掌刑日士,又日理。汉景帝加大字,取天官贵人之牢日大理之义。寺,《说文》云”廷也”,即指宫廷的侍卫人员,以后寺人的官署亦即称之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等。

  因此,”寺”原来并非专指佛寺,而是一般官署、官府的通称。

  只不过佛门修士,来大唐传教之后,慢慢的成为了佛寺。

  大理寺是中央的审判机关,梵语中,”寺”叫”僧伽蓝”,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隋朝以后,寺作为官署越来越少,而逐步成为佛门建筑的专用名词。

  置大理寺的最初目的,是因为地方官员的司法权力过大,可自行勾决死刑犯人,造成不少冤假错案。为了使刑狱汇总,始置大理寺,作为复审机关。

  裴渊要做的,就是这些事情,他带谢宝树来这里,也是为了给他喂拳,淬体。大理寺阴暗的地下,有寒冷之气,可以给谢宝树淬体。这里的气息,跟两界山的妖气有所不同。

  是常年日积月累下来的。

  裴渊先去做好手头上的事情,然后开始教谢宝树练拳。这一次,他不只是口头上教学,而是开始实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裴渊将境界压得跟谢宝树一样,然后喂拳。

  这才体修的世界里,是很常见的一件事。

  当初在冰雪州,方梦醒,也是这样给谢宝树喂拳的。

  不过裴渊,很明显,没有方梦醒那么温柔,随手一拳,就能把谢宝树打飞出去。裴渊伸出手,看着谢宝树,说道:“要想打赢白坊,还远远不够,什么时候,你能在我拳头下,坚持不倒,就算是厉害了。”

  虽然裴渊打的,是最柔和的太极,但是他的拳法,力道却非常大。谢宝树有些遭不住,他感觉自己已经要吐血了。他闭上眼睛,心中默默回想着镇狱拳,将拳意全部宣泄出来。

  这一次,终于坚持了片刻。

  为什么有些人练拳多年,甚至几十年,水平仍不高?

  裴渊淡淡说道:“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练拳者学拳不认真,练拳不细心,钻拳没耐心,粗枝大叶,偷工减料,丢三落四,手、眼、身法、步不到位,许多细节表达不出来,劲点不明,甚至有些动作违背拳理拳法,走形变样,忽略了此拳丰富而细致的内涵。”

  一边讲解,一边殴打着谢宝树。

  “要打好此拳,就

  必须把道理打出来,把劲道打出来。”

  裴渊一拳把谢宝树打飞出去,他说道:“你是不是觉得那白坊,是个恶人?既然如此,想不想狠狠的将他按在地上摩擦?”

  谢宝树艰难的爬起身,口吐鲜血道:“当然想。”

  裴渊接着说道:“根节不明,全身皆空,打拳先培根。你连站都站不稳,如何能好好练拳?”

  谢宝树想起了宋恒曾经说过的“丢掉,转瞬即逝。这天白坊起的很早,天才刚刚亮,他就推开家门,走了出去。沿着街道,碰上了不少早起的人,都对他投来了鄙夷的目光。可是白坊浑然不觉,就这样,慢慢的一路走到了城东。

  白坊一跃而上,跳上了城墙,然后抱着自己的剑,闭目养神,开始等待谢宝树的到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