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以前也有这么一颗柏树
作者:水畔听钟      更新:2019-10-16 08:14      字数:7090
  泰山之上,人来人往。

  不止有修士,还有许多凡人,他们都是来拜神的。在这方圆几千里内,不管是剑修还是练气士,均不得御风飞行。虽然东岳大帝没有明文规定,但是这里的修士,都很自居的遵守这个规矩。

  有不遵守的,立马会被打下来。

  谢宝树身边的三人,除了李扶摇,见过世面。其他两个,都是第一次出远门,比较好奇。李扶摇是王爷,什么场面没见过?所以上了泰山以后,本来最多话的他,反而没了什么兴致。

  反倒是苗青,和一直不怎么说话的杨山鬼,四处张望。

  苗青是个渔家女,东海边上,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她从长大以后,就去了剑仙崖上,没有出过远门。现在陡然来到泰山,这么繁华的地带,很是开心。她东看看西看看,拉着李扶摇,不断的问这问那。

  杨山鬼,乃是前朝皇子,他在懂事以后,也去了剑仙崖。虽是皇子,外面的风景,没看过多少。他是一个不怎么爱说话的人,此时却也对泰山上的风景,有些感兴趣了。剑仙崖,很出名。但是跟在谢宝树身边的三个人,也就李扶摇出名一点。

  因为他们在剑仙崖上修行,不怎么出手。无名剑仙的七个弟子中,最出名的,是那个死去的大妖。当时这位大妖,在东醒狮州作乱,被无数的剑仙群起而攻之。在漫天剑气下,身死道消。

  但是在临死之前,他出了一剑,那些围攻他的,也死伤大半了。

  无名剑仙,对于这位妖族弟子,算不上喜爱,也算不上讨厌。在出了这件事以后,杨山鬼本想离开剑仙崖,为自己的师弟报仇,但是被无名剑仙给拦下了。这件事,也不了了之。

  在那大妖身死以后,剑仙崖的声望,一降再降。

  最后,还是看靠着那个佛宗弟子,也就是老六,还有老七李扶摇出剑,才挣回了一些名声。老六乃是佛宗弟子,他却一点都不慈悲,行走在人间,有“杀生”的称号。他虽然是无名剑仙的弟子,但是很少待在剑仙崖上,一直都是在外面游历。

  老七李扶摇,乃是王爷,当今圣上的亲兄弟,不算走到哪,他都是很有面子的。

  哪怕这面子,他自己不想要,别人必须得给。

  在这泰山之上,已经有人得了消息,要请李扶摇去喝茶。泰山上,有一座小道观,李扶摇跟道门的关系,还算不错,所以不好拒绝。在得到师姐,还有谢宝树的许可之后,李扶摇去见老友了。

  剩下的苗青和杨山鬼二人,平平无奇。

  毕竟在世人眼中,他们两个,从未出剑,也不知是什么境界。谢宝树带着他们,一步一步的登山了泰山。苗青说是师姐,其实年龄不大,比谢宝树稍大一些。但是比起李

  扶摇,还有杨山鬼这些人,小多了。

  她一路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谢宝树想要看看风景,都没办法。杨山鬼则是一脸眼不见为净,他早就习惯了。

  泰山磅礴雄伟,突兀峻状,风景壮丽,历代帝王对它都非常尊崇,相传古代有七十二代君主的兴起,都是在泰山上会诸侯,定大位的。泰山还被帝王认为是吉祥之地,历史上来此封禅的帝王就很多。

  比如始皇帝赢政,还有汉武帝等等。

  雄奇俊秀的山川,富丽精巧的建筑,触目皆是的古迹,发人深思的诗文,使泰山永葆诱人的魅力,成为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岱庙在原泰安城的西北角,约占泰安旧城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建筑风格颇似帝王宫殿:沿南北中轴线是主殿,东西配以殿庑、廊亭,四周围筑城堞。城有八门,即正阳、东掖、西掖、东华,青泰、西华、鲁瞻等。各门和各城,角原筑有楼,十分壮丽。

  王母池在岱宗庙东北,也叫瑶池,这些建筑,朱梁丹柱,造型古雅。院内有王母泉,泉水清澈甘列,周围以石栏,与院外茂密的树木相映,显得清静岑寂。王母池旁边,有一个洞穴,就是吕祖洞。

  谢福缘的传承,就是在那里得到的。

  从虎山水库向西北,过一天门访,两边原有对联:“秦王独步传千古,圣主涵临庆万年。”

  再向上过天阶坊,就是红门宫。红门宫因此处西北角火藏岭南端的“丹臂悬崖”处有两片红色似门的石头而得名。宫东北溪岸有小潮天,润前为黑石阜,状如火车头,水从石缝流出,称“泰山穿雷石”。

  万仙楼在红门宫北约一里处,是一座阁楼式建筑,明原祀王母列仙,后又祀碧霞元君。楼近旁有柏三株并生,称“三义柏”。一旁便是罗汉崖。罗汉崖有大小两处,此处是大罗汉崖,小罗汉崖在桃花涧,皆因崖上岩石形如罗汉而得名。

  经石峪俗称晒经台。大逾一亩的石坪上,刻着佛教金刚经文,字大五十公分,原有一千多字,后因年久风化,已不足一千。对这一大石刻,历代文人均给以极高评价:“波磷古宕,气体雄亦”、“大字鼻祖”、“榜书之宗”等都说明它独一无二的价值。

  谢宝树他们经过这里的时候,看到有不少人文人雅客,来到此处观赏。

  居然还有一个佛宗弟子,来这里观看经文悟道!

  谢宝树在苗青的提醒下,知道了这个佛宗弟子,竟然是地仙境界。东醒狮州,真是卧虎藏龙,恐怖如斯。随便在山上遇见的一个佛宗弟子,都是地仙境界。谢宝树想到了自家的天水州,简直惨不忍睹。

  拿的出手的,云裳,是个六境剑仙。

  诺大的一个州,竟然连一个地仙都没有,看

  来当初的“魔剑之争”,真的是伤到了天水州的根本。

  杨山鬼走着走着,在一处山洞面前停了下来,这里是柏洞。柏洞在歇马崖北,为一盘道。因道两旁尽为柏树,人行其间犹如进人洞中而得名。柏洞北边有大槐四株,俗称“唐槐”。从这里往北约半里许,为壶天阁。原阎门两旁有对联一副:“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造极为碧霞元君炼丹的地方。洞顶有石楼,能坐三、四人。涧东北是独足盘,为岱阴的环道。独足盘北为天空山,山下便是后石坞。这里过去有元君庙。

  下石崖平滑宽广,叫东百丈崖。崖上有一条白纹,俗称阴阳界。东百丈崖下面有一自然石穴,名黑龙潭,夏秋水大之际,瀑布飞流直下,桥下挂起千尺素练,直达黑龙潭,称为“龙潭飞瀑”,为泰山胜景之一。尤其是雨过初雾,白

  云低空徘徊,两道瀑布,凌空而下,如玉龙飞舞,和龙潭飞瀑合称“云龙三观”,颇为奇观。

  苗青见到水很开心,甚至想在瀑布下洗脚,被谢宝树给制止了。

  长寿桥西北,拾一千五百余级而上,便是扇子崖,因其崖形似扇而得名。崖北有青桐涧,涧北高峰如削,山上尽是古松,风景极为幽美。白龙池在黑龙潭南约一里处,池水极清,北有巨石如圭,叫玄圭石。

  谢宝树爬上巨石,躺在上面晒太阳。

  杨山鬼也走上来了,似有心事。

  谢宝树问道:“刚才在柏洞那边,为何看了那么久?”

  在谢宝树心中,这位杨山鬼,无名剑仙的大弟子。虽然是前朝大隋的皇子,但是从未表现出来,也没有流露出亡国,伤感等等情绪,他整个人,似乎就像是一块冰冷的巨石。从来没有伤春悲秋,刚才这是怎么了?

  杨山鬼看了他一眼,沉默许久,只是说道:“以前在皇宫里,也有一棵柏树,比这还要大一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