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天下妖族不一样
作者:水畔听钟      更新:2019-10-16 08:17      字数:8582
  这大门,是大唐的阵法师,跟挑水真人临时弄出来的。

  为了就是检查来人身份,如今两界山虽然缺人,但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过来的。来人必须严查身份,除此之外,还不能是道门修士。

  只有挑水真人,是个例外。

  妖族形形色色,种族千万,血脉繁多,而且大多拥有悠长的寿命。妖族非常看重血脉,血脉强大的,生而为王!血脉弱小的,一出生就伴随着卑贱,甚至被贴上奴隶的标签。

  它们不擅长法则之力,反而是本身气血强大,所以在武道修炼上,都会偏向于锤炼自己的肉身。但是到了一定境界后也不得不开始感悟法则,毕竟不是每个妖族都有那些强大的血脉,可以肉身硬扛法则之力的。

  而且妖族在领悟法则方面虽然不如人族,可是一些拥有贵族血脉的大妖,他们天生就对某一系法则亲和,这是人类所没有的天赋。

  妖族可以分为三大种族——天妖、地妖和古妖。

  其中天妖是妖族中的贵族,它们全部有悠久的历史,体内流淌着远古大妖的高贵血脉,但血脉浓郁程度,在不同的家族弟子身上差距很大。

  天妖是高等妖族,但本身外表却偏向于人族,生下来就是人类婴儿的形态,除了血脉本质不同,外貌几乎一样。血脉足够浓郁的成员,可以在成长中觉醒远古妖族之力!可以化身古妖,那是他们的终极战斗形态。

  地妖与天妖的差距就大了。

  他们其实是一些兽类、草木,在成长足够长的岁月后,汲取天地精气,某一天突然产生灵智,慢慢的修道,最终化成人形。他们拥有如人类一般的灵智,繁殖后代数目越来越庞大,慢慢演化出地妖一族。

  地妖后代刚出生的时候,往往还带着妖兽的形态,比如婴儿长着犬牙、利爪、毛发、尾巴等等,依靠慢慢修炼,才能彻底化形。

  地妖一族面对天妖一族时,有与生俱来的自卑感,但是面对人族,他们却又有一股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地妖一族的体魄,明显比人族强大,但是悟性远不如人族,智商还是比人族差一些,创造传承,学习功法,参悟法则方面,都要逊色于人族。

  古妖其实就是天妖一族的祖先,它们是宇宙形成之初,天地精气所化,是这个宇宙的第一代生命,近似于自然神灵。

  古妖带有着强烈的神话色彩,比如妖族传说中的上古妖龙、白泽等等。它们也能繁衍后代,但是繁衍能力低得令人发指,古妖原本就数目稀少,到了后来,更是近乎绝迹。

  远古十二妖神是宇宙形成之初,混沌初开,天地所诞生的十二头强大的古妖,它们甚至不应该被称作‘古妖’,它们是自然神灵。

  十二妖神,前面九种

  分别是:太阳烛照、太阴幽冥、后土道树、龙皇、七彩凤凰、鲲鹏、天人、忘川、寂无。除了这九大妖神之外,剩下三大妖神是一个谜。

  十二妖神,是妖族的说法,而十二道祖,乃是人族的说法。其实十二妖神跟妖族并没有比人族更近的联系,说到底,十二妖神其实就象征着天道之始。

  从这方面说,用人族的叫法——十二道祖更为合适。

  只有万妖帝天的妖族称它们为妖神,认为十二妖神都是妖族的始祖,实际上同样有人族,将十二妖神认定为他们自己的先祖图腾。

  华夏九州,有一本经书,名为《山海经》,记录了这些妖物。

  大禹昔年治水,穷尽精力,以息壤填渊,神龙画地,杀巨人防风、逐水神共工、诛九头蛇相」,锁魔猿无支祁于龟山之足……击败天下妖魔,江山终于安宁。

  此时的大禹已经很老了,他深知群魔之能,担心自己死后,此辈复生,将无人可制,因而收九州之金,铸成九座禹鼎,鼎上图刻万象,林泽岳渎、魑魅魍魉、龙蛇虎豸、山妖海怪,无不毕具,拥有极大神力,足以镇压一切邪魔。

  而《山海经》,即是鼎上的图谱。

  除了动植物外,还有山精、石怪乃至桌椅板凳之类的非生物,也可以修炼成精。关于年龄问题,无论动物还是植物,修炼成精耗费的时间都相当长,短短几十年是不够的。

  动物修炼成精的很多,其中最擅长也最有可能修炼成功的是狐狸。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说:“人物异类,狐则在人物之间,幽明异路,狐则在幽明之间。仙妖殊途,狐则在仙妖之间,故谓遇狐为怪可,谓遇狐为常亦可。”狐狸介于人与动物、阴阳、仙妖之间,也就是说,它们在心智上与人最接近,所以最有可能修炼成功。

  当然,狐狸修炼的时间绝不短,上面这篇文章中就提到,某位硕儒与老学究一般的狐狸精为友,狐狸精每次与他聊天,总是劝他修道,说,我们辛辛苦苦一两百年,才能修炼成人身,像你们人类一样体验饮食男女,生老病死。

  然后才能继续修炼以登仙界。你们现在已是人身,等于功成大半了,还如此浑浑噩噩,宁可与草木同朽,实在可惜。

  对于修炼升级的过程,以及人类相对狐狸精的优势,《子不语》卷一“狐生员劝人修仙”条说得更细致:“如狐狸,学仙最难。先学人形,再学人语。学人语者,先学鸟语;学鸟语者,又必须尽学四海九州之鸟语。

  无所不能,然后能为人声,以成人形,其功已五百年矣。人学仙,较异类学仙少五百年功苦。若贵人、文人学仙,较凡人又省三百年功劳。大率学仙者,千年而成,此定理也。”

  如今妖族进攻两界山,也是为了它们生存的家园。

  谢宝树小时候,就曾听说过一些“草木成精”的故事。

  树木原本安静,不激不厉,然而,在大隋的画报中,树木变成精怪,多是狰狞可怖,令人束手无策。比起动物成精的凶悍,树精也毫不逊色。

  狰狞可怖的树精,却害怕木匠,就像有些动物成精的妖怪会害怕屠夫,有大儒认为,木匠相当于树的屠夫,身上积累了太多杀气,因而会让树精感到害怕。

  山东平原县的大道旁有几棵柳树,都有合抱之粗,有一天,柳树的树干裂开,“树腹中裂迸出人物数斗”,牧童看见了,争着去捡。这些小人儿只有一寸长,有的头戴冠冕,有的戴着小帽,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长短不一,但都神采飞扬,还有驴骡牛马等牲畜,小巧可爱,和真的一样,这到底是天造地设的,还是有鬼斧神工的匠人做出来捉弄人?

  小人的传说,古已有之。《山海经》有小人国,《列子》有僬侥国,都是身材矮小的小人。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说,李章武有一个僬侥国人的标本,身长三寸左右,四肢完备,五官分明。后世的小人国故事,多从这些古典资源中演化而来。

  直隶河间府的王廷佐夜里骑马赶路,被一棵大树挡住去路。这是他常走的路,记忆中此处并没有大树,只好从旁边绕过,哪知这棵树能移动,还是挡在他的面前,马渐渐疲惫,人也陷入了迷懵。

  这时,王廷佐之前认识的两个木匠路过。两木匠看见王廷佐在傻站着,不知何故,王廷佐指着那棵树,说了树的怪异。两木匠当时已经喝醉,大声叫道:“佛殿上还少一根大梁,正好遇到一棵大树。”两人拿着斧头锯子直奔树去,大树化作一阵旋风,就地消失了。

  有大儒听说了这件事,认为树精惧怕木匠,正如狐狸精惧怕猎户,他们身上积累的威势足以震慑妖魔。

  李怪,即李树作怪。草木精怪中最凶恶的,当属长安的的李怪。当地有某姓富甲天下,家中有一座大花园,园中有一棵李树,数人合抱,高达百余尺,是几百年的古木。有一老叟,穿着深红的袍子,头戴纱帽,在树胡话,才注意到那道士身旁领着的两条狗。

  那狗的腰身细长,可是胸前却一团结实肌肉,走起来还晃动着,像是要向下坠落,碰到地面。卢君畅看这两条狗不像是猎犬,这出家人带两条狗,更是奇

  怪。

  “道长,这是要去何处?”

  “贵人不必多问,风来雨急,还是快些去吧!”道士说完快步向前走去。

  卢君畅一晃神儿的功夫,道士就不见了。他就赶紧上马去追,跑出去一盏茶的功夫竟然都没追上!心想那道士难道是仙人吗?脚程比这马快这么多?

  耳边听到两声犬吠,远远看到刚才那两条大白狗朝着一个小湖跑去,却不见道士身影。

  卢君畅正要催马前行,去湖边看看。

  只见那两条狗“扑通”两声就跳进了那湖中。

  刹那间,只见湖面翻涌搅动,水汽蒸腾而起,转而整个湖中的水如同烧开一般,忽然两条巨大白龙就从湖面跃然而出,蜿蜒盘绕,直飞向云霄中去!

  这些凡间事情听多了,谢宝树对妖族一事,内心到也有不一样的想法。

  这是他第三次来到两界山,与前两次,大有不同。

  这一次,他不准备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