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集装箱厂》
作者:他乡的月亮      更新:2019-10-19 04:20      字数:7442
  由于已是深夜,因此,杨粮明的舅舅在王胖子的租房里没呆多久,就走了。

  杨粮明的舅舅走了后,王胖子神秘兮兮的问:“哥们,你是达哥的亲外甥还是堂外甥?”

  “亲外甥。”

  “那,,,达哥怎么没跟我提起过他有个这么大的外甥?”

  “……”

  “哥们,你比你舅舅应该没小多少吧?”

  “只小四岁。”

  “才小四岁?我靠,舅舅比外甥才小,不,外甥比舅舅才小四岁~”王胖子一副很惊讶的样子,然后推了推鼻梁上的大黑框眼镜。

  “哥们,听你口音,应该也是新宝那边的人吧?”王胖子问。

  “是的。”

  “我是宝东人。”

  然后,王胖子做自我介绍;“我叫王凯旋,王安石的王,凯旋而归的凯,凯旋而归的旋,今年20岁,你以后可以喊我王凯旋,也可以喊我王胖子,还可以喊我王诗人,都可以喊,没事,我王凯旋随和得很。”

  “我叫杨粮明,现在18岁。”

  “杨——粮——明?哪个杨?哪个粮?哪个明?”

  “木易杨的杨,粮食的粮,明天的明。”

  “哦,杨粮明。”王胖子推了推鼻梁上的大黑框眼镜,若有所思,然后道;“小粮,你应该是第一次来珠三角地区吧?”

  “是的。”

  “果然,我王诗人判断得没错。”王胖子一副沾沾自喜的神情。

  接着,王胖子又问;“你上来应该是想进集装箱厂的吧?”

  “是的。”杨粮明回答。

  “果然,我王诗人判断得又没错。”王胖子一副很得意的样子。

  当然,杨粮明的确是冲着集装箱厂来的。

  集装箱厂里面的工资这么高,他很想进去。

  苦,他不怕。

  累,他也不怕。

  只要工资高就行。

  一想起千里之外的父母,杨粮明就一阵心疼。

  杨粮明初中没有毕业就辍学了,原因有以下2点。

  1;父亲骨质增生,在镇医院动手术,需要很多钱,他不想连累父亲。

  2;班主任李海吾当着全部同学的面,冤枉他偷饭盆子,他不肯‘认罪’,班主任就动手打他耳光。

  于是,杨粮明初中没有毕业,就辍学了。

  辍学后,杨粮明拜村里的漆匠为师,跟这位师傅学刷漆,学了整整一年。

  这个年代,农村有好些手艺人,像专门制作竹席、竹凳、竹篓、竹箩等等各种竹器产品的‘面匠’。专门弹棉花的‘弹匠’。专门制作手工皮鞋的‘鞋匠’。专门锯木的‘锯匠’。以及专门帮各种家具刷漆的‘漆匠’。这些手艺人虽然在后来都被淘汰了,但在这个年代、依然很吃香,是很多大姑娘心目中的意中人。(这个年代女孩子找对象,只要有一门可靠的手艺就很满意了,不像十年后那样要房要车要巨款)

  但在这些手艺人中,最受人尊敬的是‘漆匠’。

  为什么?

  因为,漆匠这门手艺,不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

  像农村老百姓家里的许多家具上面都有花鸟虫兽。

  这些图案,可不是用模子印出来的,而是漆匠们直接用手画出来的。

  因此,漆匠都要会画画,这是基本功。

  像什么凤凰、老虎、龙、麒麟、等等东西,他们都要会画。

  不仅要会画,而且还要画得好,要画得惟妙惟肖,这样,你才有人请,有人请才有事做,有事做手艺才不会荒废。

  正因为如此,在这些手艺人中,漆匠最受人尊敬。

  不过,漆匠的收入虽然不是很差,可是,跟在集装箱厂打工的收入比起来,就差远了。

  所以,等法定年龄一到,杨粮明就立马到乡派出所登记办身份证,然后,在第二年的正月里、也就是1997年的正月初八,跟着舅舅南下珠三角。

  只要进了集装箱厂,他就要让父母享清福,不再让他们劳累。

  ……

  “小粮,你想进集装箱厂,容易得很。”

  “为什么?”杨粮明赶紧好奇的问。

  “你——不知道么?”王胖子吃惊的看着杨粮明。

  “我不知道。”杨粮明一脸糊涂。

  他村里也有几个人在集装箱厂做事,那个集装箱厂叫大奥箱厂,是在距离荷塘镇几十里之外的大奥镇,那是华夏人自己开办的集装箱厂,听他们说,进去很难,特别难,跟考公务员一样难,所以,他不明白王胖子的意思。

  “真的不知道?”

  “我是真的不知道。”

  “呵呵。”王胖子将脸上的大黑框眼镜取下来,用毛巾擦了擦;“你招姨可以把你介绍进去撒。”

  “我招姨可以介绍我进集装箱厂?”

  “没错。”王胖子说;“你招姨介绍了这么多老乡进去,难道她还不把你这个外甥介绍进去,不过,她每介绍一个老乡进去,都要收2000块钱的介绍费。”

  “我招姨怎么这么厉害?”

  “她跟人事部的经理,关系好得很。”王胖子神秘兮兮的道。

  “???”

  “好了,不说这个了,时间不早了,你先看看这个,然后,咱们早点休息”

  说完后,王胖子一边打哈歇,一边小心翼翼的从抽屉里面拿出一本《江们文艺》出来。

  这是一本11996年11月份的旧版本,拿出来后,王胖子小心翼翼的将这本《江们文艺》翻开,再指着里面的一首五言诗,问杨粮明;“哥们,你看这首诗作得怎么样?”

  “嗯。”杨粮明强忍住不断袭来的困意,朝王胖子指的这首小诗看去。

  原来,是一首打油诗,诗名叫《蚊子,你好!》

  全诗四句;夏天不得了,处处蚊子咬。夜来巴掌声,不知死多少。

  虽然在诗歌方面,杨粮明是个外行人,对诗歌一窍不通,但对这首诗也能一目了然,这分明就是首打油诗来的。

  于是,杨粮明想实事求是的给予评价,他想告诉王胖子,这是一首打油诗。

  就在杨粮明刚开口时,只见王胖子推了推鼻梁上的大黑框眼镜,然后挺着胸,就像古代大诗人那样负手而立。

  “这首诗,是我王诗人作的。”王胖子骄傲的告诉杨粮明。

  “是你作的?”杨粮明吓了一大跳。

  “没错。”王胖子骄傲的点头。

  “……”杨粮明呆如木鸡。

  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

  “幸好没来得及开口。”杨粮明颇感庆幸的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