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找工作2》
作者:他乡的月亮      更新:2019-11-14 05:35      字数:12480
  挂了电话后,杨粮明依然沉浸在对爸爸妈妈的思念之中。

  虽然才短短两天,可他却觉得已是如隔三秋。

  看着黯然神伤的杨粮明,胡八一唏嘘不已。

  “老乡,你刚才是在跟你妈打电话吧?”

  “嗯。”

  “有妈妈真好,好羡慕你有个妈妈。”

  “你没有妈妈吗?”

  “呵,我连我妈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原来,胡八一出生在一个盗墓世家,祖上以盗墓为生,他父亲也是个盗墓贼。

  他父亲和他母亲是自由恋爱,刚开始,他母亲不知道这个深爱自己的男人是个盗墓贼,所以,死心塌地的跟他在一起,直到胡八一出生之后,这位美丽的女子才知道,跟自己朝夕相处的这个男人是个盗墓贼,于是,愤懑之下,抛弃了胡八一父子俩,从此杳无音信。

  至于胡八一的母亲为什么如此痛恨盗墓贼,也是有原因的。

  是这样的,她家本来是个富贵人家,自从曾祖父的坟墓被盗墓贼掘了之后,家道便逐渐败落,到了特殊时期,更是家破人亡,仅仅剩她一人,她父亲临死之前,留下遗言,任何职业的男人都可以托付终生,唯独盗墓的这一行不可以。

  自从胡八一的母亲远走他乡之后,胡八一的父亲也金盆洗手,从此不再盗墓,而是改行在村里种田种地,喂猪打狗。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苦苦期待心爱的女人回来,但是,一直音讯全无。

  听胡八一说他连他妈妈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杨粮明心里顿时沉了一下,然后,对他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这种感觉也许是同病相怜。

  是啊!虽然养父养母对他视如亲生,可不知道为什么,杨粮明却始终想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什么样子?

  “好了,不想这些伤心事了,咱们赶快找工作吧!”胡八一抹了抹发红的眼睛,然后,推着笨重的载重单车,一步一步的往村里走去。

  新村的工厂有很多,到处都是厂房。

  但这里的工厂都是小厂,有些甚至只能用‘作坊’来形容。

  村里的街道两旁有杂货店,有饭店,有理发店,有卡拉ok,由于才是正月初十,因此,街道上比较清静,但也有三三两两的男男女女在徜徉,他/她们大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打工仔和打工妹,有的手挽手在闲逛,有的在各个工厂前面的招工牌前观摩。

  “走,咱们到那个厂前面去看看。”胡八一指着一个电子厂的厂门对杨粮明道。

  “好。”杨粮明初来咋到,什么都不懂,所以,胡八一说什么,他就做什么。

  很快,他们来到了这家电子厂的厂门口前,然后,朝门口的招工牌上面看去。

  只见上面写着;

  (诚聘

  点锡工;2名

  包装工;1名

  组装员工;5名

  本厂底薪190元,平时加班费1.2元一个小时,周末加班1.6元一个小时,全勤奖20元,包吃住,综合工资一个月350至500。

  招聘条件,初中学历,18周岁至28周岁,不限男女。

  注;河南人和贵州人不招。)

  这是杨粮明第一次看见工厂的招聘牌,他感觉很新奇,反反复复的看。

  “工资可以啊。”杨粮明自言自语的道。

  要知道,这个年代,在家乡,工资每个月有个三四百,家境就不错了。

  胡八一也一边扶着单车,一边仔细盯着招聘牌上面看。

  “工资350到500,还马马虎虎,比一般的电子厂工资要高了那么一点点。”胡八一一边看,一边点头。

  然后,他问杨粮明;“老乡,你觉得这个厂怎么样?”

  “可以。”杨粮明点头。

  杨粮明说的是心里话,这厂工资确实可以,只是,跟他的目标集装箱厂比起来,又差远了。

  “电子厂加班加得比较厉害,每个晚上都要加到十点半,十一点。”胡八一说。

  说完后,他对杨粮明道;“走,老乡,咱们再看看别的厂,买东西还货比三家呢。”

  “好。”杨粮明点头。

  “对了。”杨粮明问;“老乡,这个电子厂,后面怎么写‘不招河南人和贵州人’?”

  “河南人喜欢打架,手脚也不怎么干净,很多工厂都不要河南人,贵州人也是一样,喜欢偷偷摸摸,所以,很多厂都不要。”胡八一告诉杨粮明。

  “哦……”杨粮明若有所思。

  “呵呵,还有很多厂不要我们湖南人呢。”

  “为什么?”

  “我们湖南人都是辣椒一样的性格,喜欢打架,打架又很凶,所以,很多厂也不要。”

  “???”

  “不过,还有一种情况,厂里面也会做地域限制,假如一个厂里的一个地方的人太多了,那么,厂里招工的时候,也不会再招这个地方的人了,因为老板担心管不住,会出事,打个比方,假如这个厂里的河南人太多了,那么,他们在招工的时候,就会明确提示,不招河南人了,假如这个厂的我们湖南人太多了,他们也会在招工牌上面明确提示,不要湖南人了……”

  “我懂了。”

  “呵呵,在外面打工就是这样,可人家不招,你也没办法,是不是?”

  “没错。”

  “老乡,念了多少书?”

  “初中。”

  “和我一样。”胡八一说。

  然后,他又问;“会不会什么技术?”

  “在村里跟一个漆匠师傅学了一年的油漆。”

  “学漆东西?”

  “是的。”

  “听说,漆匠师傅画画都很厉害。”

  “差不多吧。”

  “那你画画一定也很厉害。”

  “马马虎虎,还能见人吧。”

  “厉害厉害,哪次有时间,想找你画几幅画,可不可以赏个脸?”

  “没问题——不要说赏脸,我以后叫你八一哥好不好?八一哥,我承受不起。”

  “呵呵,好。”

  然后,胡八一问杨粮明;“老乡,你叫什么名字?”

  “杨粮明。”

  “杨粮明?是哪个粮?”

  “粮食的粮。”

  “好,那我就叫你阿粮。”

  “谢谢八一哥。”

  俩人边说边走,很快,到了一个五金厂的前面。

  这个五金厂前面也有招工的字眼,不过,不是招工牌,而是一张纸,贴在保安室的墙壁上,纸是红纸,字是毛笔字,有好几个打工仔和打工妹在看。

  这个五金厂的厂区也不大,很陈旧,墙壁斑驳。

  杨粮明想去看一下招工纸上面写了什么玩意,但被胡八一止住了。

  “老乡,不,阿粮,这个厂不用去看。”

  “???”

  “五金厂很危险,里面都是冲床,每年都会有人残废,这些老板的心很黑的,赔不了多少钱,所以,宁愿捡垃圾,也不要进五金厂。”

  “好的。”

  “咱们去船厂看看,看船厂有没有招工?船厂里面的工资可以,普遍性的有一千多块钱一个月。”

  “工资这么高,里面一定很累。”

  “不知道,但是,咱们出来打工的,就是图挣两分钱是不是,所以,累,不怕,只要不像五金厂那么危险就行了。”

  “没错。”

  杨粮明的脑海中,又浮现出父母那慈祥和蔼的影子。

  ……

  船厂位于新村的最里面,紧挨宽阔湍急的西江。

  这个船厂是内河船厂,造的都是千吨以下的河运船只,比如挖沙船、轮渡、货船、以及少量的游艇之类的。

  远远望去,能够看见一艘正在建造中的船架。

  这个船厂的生意很好,现在才是正月初十,里面就搞得热火朝天了。

  到船厂的大门前面时,只见有一块大大的招工牌立在那里。

  不时有打工仔走过去,看上面写些什么。

  但他们看了一眼后,又悻悻离去。

  “一定是招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之类的。”胡八一说。

  “听说好厂很难得招工?”杨粮明说。

  “是的。”胡八一点头;“好厂里面,工资高,福利待遇好,员工一般很少辞工的,不管在什么工厂里面,有人辞工的时候才会招工,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个萝卜走了,必须要有另外一个萝卜填进来,总之,坑不能空着。”

  说完后,胡八一带着杨粮明,到船厂大门前面的招工牌面前去看,看上面写的招的是什么工种。

  看了之后,胡八一满脸失望。

  他揣摩得没错,招工牌上面写的要招聘的对象,确实是技术人员。

  而且是工程师,大专或以上学历,数量是只招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