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王大诗人的大作》
作者:他乡的月亮      更新:2019-11-14 05:35      字数:5038
  到王凯旋租房时,王凯旋的灯亮着,他正反反复复的在朗诵一首诗。

  门是半掩的,杨粮明没有敲门,他只是轻轻把门推开,然后就进去了。

  王凯旋正朗诵得聚精会神,根本没有注意到杨粮明进来,只见他一边摇头晃脑,一边朗诵;“鹅、鹅、鹅,脖颈用刀割。拔毛加瓢水,然后盖上锅。”

  不知道反反复复朗诵了多少遍,他才摇头晃脑的叹道;“一个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伟大诗人,就要横空出世了。”

  “凯哥!”杨粮明喊他。

  “哎哟。”王凯旋一愣;“粮老弟来了。”

  然后,他忙不迭的拉着杨粮明的手,问;“粮老弟,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

  “那首诗?”

  “这里。”

  王凯旋将一页稿纸拿给杨粮明看。

  杨粮明好奇的往上面一看,原来是一首五言体的打油诗。

  诗名是《杀鹅歌》。

  全诗如下。

  鹅、鹅、鹅,

  脖颈用刀割。

  拔毛加瓢水,

  然后盖上锅。

  看完这首诗,杨粮明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这首大作是哪位诗人写的?”

  “你先甭管,你先说,这首诗做的水平咋样?”王胖子边说,边推鼻梁上的眼镜。

  “这?……”

  看着王胖子一脸猴急的样子,杨粮明心里顿时明白了。

  于是,他像评价昨晚那首《蚊子,你好!》一样的给予评价;“很押韵。”

  “嗯,还有呢?”王胖子满意的点头。

  “还有?”杨粮明想了想;“很工整。”

  “没错。”王胖子对杨粮明翘起大拇指,接着,继续问;“还有呢?”

  “???”杨粮明懵了,没想到,今天晚上,王胖子会问个不停。

  不过,这从侧面也反应出,这位王诗人对这首诗的重视度。

  “很有画面感。”杨粮明终于蹦出来这么一句,因为他突然神奇般的想到了,在念书的时候,语文老师评价《江雪》这首诗的时候,貌似也是这么说的。

  “没错,你真是我王诗人的知音啊。”王凯旋高兴得展开双臂,想拥抱杨粮明,但被杨粮明巧妙的避开了。

  “不过,你只说对了一半。”王凯旋推了推鼻梁上的大黑框眼镜,表情切换成严肃;“这首诗除了很有画面感之外,它还很深刻的反应了鹅的悲惨处境,反应了作为一只弱小者就要被宰被烹的道理……”

  “……是啊。”杨粮明缓缓道。

  “所以,要想不像这首诗里面的鹅一样,只有让自己变得很强大,才能摆脱这种悲惨的命运。”王凯旋边说,边激动的举起拳头。

  “是的。”杨粮明点头。

  “你知道么?粮老弟,我王诗人为了这首诗,整整七天,没有睡过安稳觉,没有吃过安稳饭,连上班的时候,都老是走神,直到刚才下班的路上,差点跟一辆单车接吻,才突然灵感出现,把这首诗做完整。”王凯旋小得意的说。

  “……”杨粮明有些傻眼。

  “我明天就向《江门文艺》投稿。”王凯旋说。

  接着,他对着窗户,负手而立,嘴里自言自语的感慨;“一个当代的李白,一个拯救当代诗坛的伟大诗人,就要出现了。”

  “……”杨粮明更傻眼了。

  “轻轻的我来了,正如我轻轻的走,我轻轻的招手,不带走一颗白菜……”王凯旋摇头晃脑的念,满脑子沉浸在美好的憧憬中。

  良久,他才慢慢回过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