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门
作者:当我快乐时      更新:2019-10-17 13:00      字数:4100
  回到工地上,看到王亮又新招了二十多个工人,正笑嘻嘻分配给索要的工头们。鲁义心里明白这一项才是王亮赚的大头。他把人分拨出去后回头问鲁义家里人都好吗,又特别问了老朋友齐富贵,再说中午一起出去吃。鲁义都恭敬答应着,然后去履行自己原来的职责。他自然的和常虹走得近,休息时也会坐到一起说说话。

  “大哥,家里人都好吧?”常虹也是礼节地先问一句。

  “你没想过回家看看吗?”鲁义反问他。

  “没、没,回去干啥?念书时就不想家了。这样空手见父母还不如不见。”

  常虹态度挺冷。而鲁义回想自己当兵时心态也十分理解他。

  “想混出人模狗样然后耀武扬威回去?”

  “难啊!所以不回去了。反正有电话随时都知道家里情况。我就先挺着吧,干满这个月,拿到工钱,然后去更远更大的地方闯闯。”

  而鲁义忽然产生个想法,再自琢磨倒不是没可能,于是问道:“想没想过从这儿干长?当然不是要你一直干现在的活,先像大哥这样?”

  常虹疑惑了,没明白鲁义的话。

  鲁义只好再解释:“知道哥为什么低三下四给老王头打下手吗?”

  “你会接他的班吧?”

  这点儿常虹倒很快想到,然后也想到鲁义的意思:让自己也进一步。这倒是个出路,管着二十多个人,想想也不错了。

  “但我不想接了。哥以前干什么没跟你说吧。在老家哥也是个包工头,现在又想回去了。所以你有想法哥可以推荐给老王,让他再培养你。”

  “我行吗?”常虹疑惑了。

  “你有文化,也懂得能屈能伸。老王一两年也不会撒手,你要有心应该能成。”

  常虹越发茫然了:如果能做到那个位置可是名利双收,尤其在农村可是非常认可,比大专的虚名强多了。但是想到自己和王老板离得也太远了,即使跟面前的鲁大哥也只是因为奇遇而相识,他们为什么要提携自己?

  “我呢,就喜欢交朋友。”鲁义先叹口气,再说道:“你有文化,上次你帮老王在电脑上打资料,他算认识了。然后你再懂得向他靠近,我再推你一把,先教你把我的活接下来。你别以为非要会干才能当老板,老板就是人脉,你要有心还真是块料。”

  常虹属实上心了。再干活时总是抢在前面,鲁义再适机重用便帮助他在众人中树立些威信。然后在与其他工头接触时都带上他混个脸熟。而他们现在干的都是最基础的活,常虹听得多了也明白怎么干,慢慢也会分配简单任务,再越来越放开,情绪也是高涨起来。等到第一次拿到工资就请鲁义喝酒。鲁义也不推脱,只是简单选了街边大排档,点些串儿,要了几瓶啤酒便随意喝起来。

  常虹便端起酒杯说:“感谢的话我就不再说了,遇到大哥——跟您在一起这一个月我真的学到了很多,这些都是人生最宝贵的经验,您就是我常虹的贵人。”

  鲁义真是越来越喜欢这个年轻人。他有天真无邪的一面又有愤世嫉俗的一面,出自最朴实的农村家庭,不懒惰,能忍受,还有不屈服,又见过了一些世面,渴望出人头地。他需要一个机会,需要一个人带领……而因为他在身旁,自己受到他青春的感染这段日子并不寂寞,这也是鲁义打心里要感谢他的地方。当然不会说出来,而更愿意倾听他的故事,他的家庭,他的学习经历。

  农村孩子跳龙门读书开始是最光趟的路,但现在往往十年寒窗大学毕业紧接着面临的就是失业。没有了国家分配,得到手的只是一张薄薄的文凭。而忽然又是大学生遍地,那份自豪感都没了。一个最普通农民家孩子,没有人脉,几乎又斩断了跳龙门的希望,只好重新上路,所以苦恼又是双层的。

  “但我不后悔,读书还是让我学到了很多。也不是上的知识,它给了我一段非常难忘的经历。至少大学生活里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也有过许多美好的想法,就像某位诗人说的漂亮的肥皂泡,但至少是美妙的,也给了我快乐的哪怕虚幻的享受。只是苦了我的父母,他们白给我花了许多钱,可都是辛辛苦苦攒下的。我对不起他们,虽然他们不说。但也不只是我,比我高的许多大学生也找不到正经工作。我们都得重新来过,把不值钱的文凭忘掉。有人作职场的敲门砖,我们的啥也不是,但是丰富了我们的大脑。大哥你说是不是?我和别人干的活是不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