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乾隆皇帝的偶像(二合一章,今日更新完毕)
作者:十三闲客      更新:2019-09-24 09:20      字数:9876
  汝窑瓷器,其釉色有天青、天蓝、粉青几种。

  尤以天青为贵,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有“雨过天晴云**”之称誉。

  2010年,在香江春季艺术珍品拍卖会上,一件口沿处有轻微土蚀的天青釉宋代汝窑三足洗,拍出了1840万的天价。

  2014年,在濠江春季拍卖会上,另外一件北宋天青釉汝窑三足洗,也拍出了1495万元的高价。

  由此可见,宋代汝瓷在收藏家们心目中,其价值非同凡响。

  只是,让向南没有想到的是,宋代汝瓷居然会出现在这次古陶瓷修复技艺大比之中,作为承办方的长安博物馆真是气魄惊人。

  千万不要以为,这件宋代汝瓷三足洗碎裂成了七瓣,就一文不值了。

  实际上,只要它经过修复手法高明的文物修复师之手,重现往日风采之后,其价值立刻就会翻上无数倍。

  别的不说,在2005年的一场拍卖会上,一件经过修复的宋代汝窑天青釉刻花鹅颈瓶,就拍出了6380万元的高价!

  当然,长安博物馆再有气魄,也不可能将这件宋代汝瓷三足洗,交给参赛者们来修复。

  向南觉得,他们将这三足洗放在第一关的理论知识考核里,让大家长长眼界,就已经很不错了,真要交给他们来修复,估计没几个人有这个胆子。

  当然,那些认不出这是宋代汝瓷三足洗的修复师,不提也罢。

  向南简单地向三位评审专家解释了一下,自己是如何判断这只三足洗是宋代汝瓷的,几位专家听得是频频点头。

  “看来你对汝窑瓷器了解得还是挺多的嘛。”

  梁民锴等向南说完了,便笑着说了一句,紧接着,他又指着向南面前的三足洗碎片,问道,“你看这碎片,上面很不少土沁的地方,像这种情况,应该如何修复?”

  嗯?这位老专家很有意思啊,居然会问出这种问题来!

  这要是换一个不怎么懂文物修复的,估计就被绕进去了。

  什么是土沁?

  土沁就是,由于长时间被埋入泥土之中,古陶瓷釉面与泥土相接触的部分,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反应,最终形成土沁。

  如今玩古陶瓷的那些人,可是将土沁视之为宝的,在他们的眼中,其宝贵程度,更甚于古陶瓷器物本身。

  在这种情况下,文物修复师怎么可能会去清除土沁?

  更何况,沁入釉面之内,胎骨之中的土沁,是无法清除的,也没必要清除。

  因为,土沁还是古陶瓷鉴别的重要要素。

  梁民锴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带着误导性质的。

  但向南是什么人,怎么会被这么简单的问题给误导了?

  他自信地笑了一笑,从嘴里吐出了四个字:

  “无需修复。”

  “呵呵。”

  三个评委专家互相看了看,对了几眼,都笑了起来,看来这位年轻的古书画修复专家,的确是学了一些古陶瓷修复技艺。

  别的不说,理论知识还是很扎实的,就是不知道他的实际操作能力会是什么样子的。

  另一位专家方启华低头看了桌面上的参赛者资料,开口说道:

  “向南,理论知识考核,就先到这里了,下午我们会公布入围第二阶段考核的参赛者名单,到时候你可以关注一下。”

  “好,谢谢各位专家。”

  向南朝三位专家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开了。

  至于能不能过关,他毫不担心。

  这些只是古陶瓷修复的基础理论而已,如果这都过不了关,那他干脆回家洗洗睡得了。

  出了考核间的门,向南就将这些事抛在了脑后,看了看时间还早,便准备去长安博物馆的古书画修复中心找赵波。

  他刚往前走了两步,就看到之前被那个黄发年轻人拉到一边,私下交易“内幕消息”的中年男子,正一脸郁闷地从第六组的考核间里出来。

  “刚刚那个黄毛呢,跑哪儿去了?”

  中年男子脸色黑得像南宋建阳窑黑釉盏,火气都似乎有点压不住,

  “特马居然敢骗到你爷爷头上来了,别再让我看见你,要不然的话,我非让你把骗走的那只瓷鼻烟壶给吞下去!”

  四周的参赛者们见状,一个个都不动声色地往边上退了一步。

  还怪别人骗你,明明是你自己蠢好吗?

  看那年轻人的模样,染着个黄头发,打着个耳钉,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人,你居然还相信他有内幕消息。

  除非失传已久的明代珍贵瓷器品种卵幕杯的烧造工艺再现——那也不相信那个黄毛会有内幕消息。

  可你不但信了,还用瓷鼻烟壶跟他交易。

  这能怪谁?当然就只能怪你自己了。

  当然,这些话也只是大家在心里面想想,谁也不会闲着没事干,把这话说出来。

  这真要说出来了,说不定这中年男子恼羞成怒之下,还真要当场上演全武行了。

  中年男人发了一阵火,见没人搭理他,顿时脸色青一阵紫一阵,怏怏地离开了。

  向南撇了撇嘴,也没多在意,人间百态,这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不值得大惊小怪。

  他没在里面多作停留,转身就出了临时陈列厅的门,去找赵波了。

  向南不知道的是,当他从第五组的考核间里出来时,就有一双亮闪闪的大眼睛,始终关注着他。

  一直等到他出了门,又转了个弯,再也看不见身影了,那双眼睛才收回了目光,微微显得黯淡了些。

  向南对长安博物馆并不熟悉,问了几个工作人员,才找到古书画修复中心的办公大楼,他正准备上去,放在兜里的手里“嗡嗡嗡”地震动了起来。

  他拿出来一看,居然是那个“专职富三代”朱熙打来的。

  这小子,这时候不是应该忙着去帮助他爷爷和爸爸花钱吗?

  不去找成就感,打电话找自己干什么?

  想归想,向南迟疑了一下,还是接通了电话。

  “向南吗?你那边应该忙完了吧?”

  电话刚一接通,朱熙的声音就从电话里传了过来。

  “嗯,忙完了。”

  向南语气平淡,问道,“你找我有事?”

  “没事就不能找你?”

  朱熙愣了一下,显然是没想到向南说话这么直接,反问了一句之后,他才发现自己似乎跟向南没这么熟,要是对方直接挂了电话,那自己不是白忙活了?

  他连忙又说道,“不过我找你,的确是有事相求。”

  “什么事?”

  向南也没什么好奇心,淡淡地问了一句。

  “我这边有一副古字画,有些损伤,可能需要保养修复一下。”

  见向南在电话那头没有作声,朱熙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这是一幅明朝的古画,画家叫项元汴。”

  项元汴?

  向南一听,想也没想,立刻开口道:“我在长安博物馆,你来接我。”

  挂了电话以后,向南想了想,又给赵波发了条短信,说自己有事忙去了,让他中午不用等自己吃饭。

  赵波现在还在上班,说不定手上正忙着处理古字画修复,打电话很容易惊扰到他。

  发完短信之后,向南将手机放回兜里,便迈开大步,转身朝长安博物馆的大门口走去。

  在他的脑子里,却是不断回想起这项元汴的事迹来。

  项元汴这个人,那可是相当有意思啊!

  如果说,乾隆皇帝是“盖章达人”的话,那项元汴要是知道了,说不定会气得揭棺而起,大吼一声:“老子是巨能盖!”

  项元汴,明朝著名的收藏家、鉴赏家,字子京,号墨林,别号就太多了,要是全写出来,我怕你们说我水字数。

  项元汴少年之时,就聪敏异常,博学多才,当时文人墨客只要到了嘉兴,就会去拜访他。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他的两个儿子文彭和文嘉,在当时也是有名的画家,也都跟项元汴交往甚密。

  到了万历年间时,还发生了一件趣事,让这项元汴更是名声大噪。

  当时,明神宗朱翊钧听说了项元汴的名声,知道他博学多才,便专门下诏书征召项元汴出来做官。

  结果你猜怎么着?

  项元汴——拒不赴任!

  做官有什么意思?

  又苦又累,哪有躲在家里头,邀朋引友,赏书画饮美酒舒服?

  不去!

  他家资丰饶,广收名字名画,以及鼎彝玉石,储藏之丰,甲于海内,“极一时之盛”。

  根据有关记载,项元汴收藏过的书画作品,总数在两千余件以上。

  而民国时期,据《故宫书画录》统计,京城故宫博物院的书画收藏一共也就4600余件。

  可以说,项元汴以一人之力,有项元汴的画作时,顿时兴趣大增:

  也不知道他们手里的这幅项元汴的画,究竟画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