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芦苇帽子
作者:千年胡杨树      更新:2019-10-18 01:26      字数:2086
  几只小小黄斗完公鸡,败了丝毫未觉得羞耻,离开三奶奶家,它们几个又自己打闹在一起,跟着李赟来到村里的商业街上。

  不管怎么说,它们几个进了三奶奶家的院子,虽然也没欺负的成鸡群,但是也得跟三奶奶说一声,不然等她回家看那战争的现场肯定纳闷。

  村里就这样,家家户户不锁门,相去谁家借个东西,户主不在家进去拿就行,当遇到户主或是送的时候再给说就行。

  狗崽子们进院也得说一下,进到三奶奶的店里,她戴着老花镜,坐在马扎子上,手里抱着一个半成品的芦苇帽子正在编着,左手五个手指灵巧的压住编的岔口,右手把劈开的芦苇顺着当筋的那根芦苇上下翻飞着,看看编了几道后,左手松开,再挨道紧一遍,随后左手再压住,左右手互相配合着,一会就围着帽他脑子还是满灵活的。

  带着几个狗崽子没法去大棚里,刚开始带它们去过一次,这些败家玩意进去就奔着草莓去了,它们又不吃那个,可是能糟蹋啊,等李赟看着把它们赶出去时,它们已经把一分地大小的地方,连扯秧再踩踏的废了。

  虽然大棚算是集团的,但是管理大棚的这个本家的叔叔,还得靠这棚草莓的产量拿奖金呢,没办法李赟回家取了两千块交给二哥让他补给叔叔。

  所以在那以后,李赟是不再带着狗崽子去大棚那儿。

  以前的冬天是农民闲着的时候,有想多挣些钱的就出去找个建筑工地干个瓦工什么的。

  可是从去年村里开始干大棚时,冬天就越是忙的时候,每天光是为了大棚保持鲜花和水果生长所需要的温度就要忙活半天,村里的大棚多数还是老式的塑料膜大棚,不像是农场里全部是玻璃温室大棚,像是掀盖棉帘全部是机械操作。村里的棉帘还是得用人工,所以冬天的大棚比露天的时候还要费工费时。

  为了冬天鲜花保持新鲜,别让冻着,村里可是想了不少的办法,像是装货的地方就建了一座面积一亩地的个玻璃温室,装运鲜花的厢货车可以进来在温度适宜的地方装车,能让鲜花一直保持在适宜的温度,避免冻坏。

  真的村里的老乡为了自己能发家致富,是想出了不少实用的点子,为了赚钱,他们也是舍得花钱给装货的地建一个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