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4
作者:北佚      更新:2021-01-20 23:22      字数:2476
  比之读者从前看过的要强的多。不似通常平铺直叙的套路,温知秋开篇便借着白娘子和雷峰塔展开叙述。

  此时离电影《青蛇》播出还有近十年的时间,出了浙省杭市知道这神话的人也称不上多。而自古以来又以书生和怪的情情爱爱最吸引目光,一篇游记读下来,读者们已经清清楚楚的记得西湖断桥在杭市,雷峰塔下传说曾经压过善良多情的白娘子,还有个每逢农历八月十八就要大涨的钱塘江,说不得那翻涌不断的潮水正是当年白娘子为救夫施展法力的余波。

  回首再一瞧,就发现连题目都取得令人会心一笑,杭市有了白娘子和许仙的传说,还有西湖断桥雷峰塔佐证,可不是情意多的很?

  更不用说其间提到的什么定胜糕糖桂花,温知秋几乎详详细细的把其口感味道描述了一遍。或许是担心读者们想象的不够准确,温知秋用的语言少有“香气十足”这种空泛的话,都是诸如“像高温油炸过的花生一瞬间在口中爆开,里面裹着清甜软糯、和糯米口感颇为相似”的细致,饶是刚刚饱腹的读者看见这段也忍不住又口中生涎。

  至于温知秋半年之后第一份文章就挤掉杂志内一众老牌作家占据首页,连带着原来一些排版在温知秋前头的作家也被迫后退,自然有些作家心里不舒服。可一来强势崛起的温知秋不仅拢了一众读者的心,连新进杂志的新作者和一部分资历作家的心也偏向他。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向来占据首页的余老和张老也对此事毫无异议,甚至就是这二人主动提出要把《杭市多情》印在首页,而其作品屈居第二也心甘情愿。

  事实如此,有些人就算心底再怎么不舒服也不能表现出来。毕竟杂志里最资深、最德高望重的两位老作家都让了位,说明其对于温知秋的实力也是相当认可,甚至在某些方面自愧不如的!

  想到前些日子温知秋以三十几岁的年龄和余老等人一众成为华国作协正式理事,又在交流会中出乎众人意料的大煞外国作家威风。

  要知道,被温知秋羞走的哈更斯可不是籍籍无名之辈。国内近来颇为流行的一本《金发少年漂流记》就是出自他手,仅在沽市就卖出了近万本,听说在本土的销量也很是不错。虽然不比获得哈维奖的大家,这些心里有些小心思的人也没有自信能赢过哈更斯。更不要提赢得如此干脆利落,让对方心服口服了。

  无论是急才还是细心雕琢,都远胜华国的大部分作家,他们再不平又能怎样,实力不如人,闹出来也不过自取其辱罢了。

  于是一个个都把心中的躁动因子强自按捺下去。再加上许城阳又开诚布公的在杂志里召开了一次小型会议,阐明了温知秋于情于理都能得到一次首页机会的理由。并发言只有《杭市多情》一刊能在首页出刊,剩余几篇都将放回温知秋专属的位置去,众作家心里也就更舒坦几分。

  哪怕许城阳又趁热打铁将温知秋的排版向前挪了两版也没有人提出异议,毕竟比起温知秋长期占据首页将他们的光芒压制的一点不剩,这结果已经算得上好的。何况温知秋也确实有这份实力,向前排几版实属正常。

  新周刊一如既往的沿用了当初罗家和在红星使用刊登评论的法子,虽然红星如今已经没落,但并不意味着这招就不管用。相反,因着温知秋的高口碑和高质量,无论是行内行外的评论都多极,也能吸引来足够的目光和关注。

  甚至在此基础上,版。凡是评论有理有据且获得温知秋认同者,都能得到当篇文章的特定版。而倘若是版长评,其到的特定版上还会有温知秋手写版的签名。时间仅限于五篇游记全部刊印完当周,而在紧接着的一周,新周刊就会在杂志上公布读者名单。

  其实这个版本在之前红星时有过一个类似版本,当时因为种种事端最终没能实现温知秋和读者的评论互动。然而这次有新周刊这个强有力的后台,温向平也全程在线,版本能顺利进行。

  这个消息一放出,原本为温知秋出新作品而欢呼的读者们都转而埋头苦写,绞尽脑汁想着让自己的评论更出些。

  且不说先是有多少人慕着《蜀山》原著作者温知秋的名前来,又因为一篇游记彻底折服在温知秋的文章下。就是对温知秋略知其名的人也在看了这么一篇与众不同的游记后对温知秋多了几分好奇和好感。

  翻出温知秋曾经的作品来看,无论是《纽扣》还是《大惠山》都颇为有趣吸引人,甚至《格林童话》的译本也比后来再译的几本更见功力。行外人倒说不出什么来,只是觉着温知秋的译本看起来要更舒服更有意思,而看过其译本再去翻看其他的版本时,总是感觉这里或是那里少了些什么。

  对于自己搅起的风波很是满意,温向平打算着趁几篇游记都发出后一鼓作气发表札记,眼下这些还只能算是预热,定一下读者们的心而已。

  温向平将自己从前写的札记,乃至在鲁省时曾经写给苏玉秀的情书都翻了出来。因着主人的爱护,纸张都保存的极好,其上的笔迹都清晰整齐,一丝皱褶也无,整整齐齐的被小夹子夹在一处,右上角的时间则表明着每一张纸的诞生日期。

  温向平一一翻看过去,时不时在手边的白纸上写下什么。

  苏玉秀刚从温苏记回来,换下鞋便直直朝着她和温向平的屋子走去。一开门,果然温知秋正看着纸张入迷,全然没有意识到天色已暗,光线不足。

  苏玉秀没好气的打开灯,

  “你这做爸爸的老是给孩子们不做好榜样,到时候带起了眼镜,看你还有什么底气教训蜜果儿少看电视。”

  温向平再一次被妻子抓包,尴尬的挠了挠头发,转而站起身来惊讶道,

  “都这么晚了,我去接蜜果儿放学。”

  乌飞兔走,如今进入了又一个深秋早冬,天黑的早,此时不过才五点左右,天色已经肉眼可见的暗沉了。

  苏玉秀哪里还将希望寄于温向平身上。这人有什么毛病她还不清楚么。就是个一写起来就不管不顾的,有时候苏玉秀当真是要以为自己生了四个孩子,除了温朝阳和甜宝两个大些懂事些,蜜果儿跟温向平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那装傻转移话题的模样像了个十成十!

  苏玉秀嗔他一眼,将手上的包挂好在墙上,转身就要去操持晚饭,

  “爸妈早就去接了,哪里还等的着你。”

  温向平悻悻的套上外套,在门口换好鞋子,

  “那我去接甜宝和朝阳。”

  纵使两个孩子都已经是半大的孩子了,上的学校离家里也并不远,到底天色暗了不安全,再加上上次杨贺的事情温向平仍旧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