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积弊难除
作者:落梅河      更新:2019-10-18 19:56      字数:8492
  脚步沉重,却神情振奋的郭老二他们赶到城门时,东门的城门卒们正在收拾拒马,急着出城的和入城的人马,顿时都急切起来,很快便形成了拥堵。

  郭老二袖着手,带着一票兄弟,在那些赶着马车,或者挑着担子,或者带着老幼的人羡慕的目光中,灵活的从那些满载着货物的马车中穿行着,那些拉着货车的马,鼻子里喷着热气,他们经过时,蹄子有些不安的在地上踢着。

  不知怎么的,每次经过这些马,郭老二就觉得莫名的亲切,所要他总忍不住用目光朝它们示意,“辛苦了老兄!”。

  前面,一个商队的掌柜正在和守将谈入城税,城门洞里人声嘈杂,郭老二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只是看着一个人稳如泰山,另一个的脸上却愈加急切,他就知道,有人怕是有要被宰一笔。

  嘁,活该!

  谁让你恰好赶在这个时候进城?

  “借过!”他大声说着,故意从他们中穿过,嘈杂声中,马上传来清脆的金银落地的响声。

  愣了一下的守将回头对他大声喝道:“赶死啊!”

  郭老二他们已经进到了城里,并用快意的哈哈大笑来回复那个因为好事被当众戳穿,所以有些恼羞成怒的家伙。

  这也是他们这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候,每个人心中,还都因此涌起些行侠仗义般的成就感来。

  郭老二突然转过头,指着那个又在用心“收税”的城门守将的背影说:“有一天,我要这个不过芝麻粒大小,却比将军的派头还足的家伙,见了我恭恭敬敬的行礼,点头哈腰的想牵着我的马带我进城!”

  他的那些兄弟先是一愣,跟着是比刚刚还要响亮的哈哈大笑:“老二,还没上床呢,怎么就在做梦?”

  “老二,你的马呢?”

  “恭喜郭老爷功成名就出人头地,今夜是不是请我们这些患难之交的兄弟,去群芳院里坐坐?”

  郭老二笑,“改日,改日一定请,”

  又袖着手,弯着腰钻进了人群中。

  开玩笑,请大家伙吃两只鸡还行,那不过是百来文的事,但群芳院那样的地方,进去一次,没有十来两银子,怎么出得来?

  他一年可都攒不到那么多的钱。

  等到他刚回到那个家徒四壁的家门口,鼓楼的鼓声响起来,他摇了摇头,今夜,不知道又有多少倒霉蛋会被关在城外。

  他因此又生出些幸福感来。

  皇宫中,段正淳停下笔,“苏进贤,”

  “老奴在,”

  “誉儿那边?”

  “回皇上,太子那边之后并无其它消息,既然太子在之前的信中说,一切安好,那想必就是诸事顺遂,”

  “何况,太子如此聪慧,处事之成熟老道,依老奴看,不亚于那些大人,”苏进贤看着段正淳的脸色,小心道:“加上那个院子的管事安顺,也是个稳妥之人,老奴觉得,皇上完全无需担忧,”

  段正淳搁下笔,“出去走走,”

  苏进贤忙拿起风衣追出去,“皇上,小心风凉!”

  皇后宫中,听到钟声,高升洁也停下笔来,“不知道誉儿怎么样了?这孩子,偏偏要和御林军的将士一起走,也不说坐船,”

  她话中虽带着埋怨的语气,脸上,却是赞赏的神色。

  高观音静已经把她抄写的佛经小心的收起来,“娘娘你无需担心,有高一茜在,太子此时定是吃好喝好,加上累了一天,怕是正准备安歇呢!”

  “安歇?”高升洁笑:“这个孩子,难得到了宫外,此时上头又没人管束着,怎么会这么早便安歇?”

  “他今夜要是子时能安歇,高一茜怕就是应该知足,”

  高观音静笑:“太子忠厚纯孝,谦让守礼,定不会如此,”

  “你一说守礼,我便又有些忧心,”高升洁想着儿子前些天在京城中闹的那一出,想着他带走的那么多家子弟,“这孩子,该不会又闹出什么乱子来吧?”

  “不会的,不会的,”高观音静宽慰道。

  …………

  丞相府,鼓声响的时候,高泰明也停止议事,客气的对过来的翰林学士黄昊等人道:“今日就先到这儿,辛苦各位大人,”

  高明顺道:“府中已备好了薄宴,请诸位大人留步,”

  黄昊他们如何能够在高泰明这夜宴,纷纷找理由推却。

  高泰明也不强留:“即如此,明顺,代我送送诸位大人,”

  不多时,高明顺便又回转,“父亲,我……”

  “智昌来信了吗?”高泰明问。

  “智昌抵达后就来了封信,”高明顺道:“只说已经抵达,”

  高智昌在信中还鄙薄了段誉一番,说按他的观察,段誉好像连这样的短途跋涉都有些耐不住,但高明顺认为,这些话,就没必要让父亲知道。

  只是,一想到这事,他便就想起一起跟着段誉去那边庄子里的那么多子弟来。

  他正想谈谈这事,高泰明活动了一下手腕,道:“表弟此次带走了那么多英才,呵呵,想来京中各处,接下来会安生不少啊!”

  高明顺听了,也有些人不住想笑,段誉此去,把京中那些来头大的纨绔,差不多一网打尽,少了这些就不干正事的家伙,京中当然会安生不少。

  “父亲,赵大人……”

  “赵大人,”高泰明想了下,“他家的卓然,也去了是吧,他和我提起过,”

  “也无妨,智昌都去了。”高泰明不在意的道。

  “儿子说的不是这事,”高明顺拿出一个信封来,“这是赵大人今天一早塞给我的,”

  他把今天早上的事说了一遍,“我原本以为,只是一份薄礼,等到后来,管家来问后,说收到了一份重礼,我才细看了下,便吓了一跳,”

  高泰明把里面的礼单抽出来一看,开头,便是吴道子的《南岳图》,此后种种,不是名家字画,就是珍惜古玩,相对而言,单末的那两万两银,真有些不太起眼。

  “我估量过,这份重礼,怕是不下二十万两,”高明顺道,“儿子有些忐忑,”

  高泰明随意把礼单折起来,“只是忐忑?”

  高明顺看着他老子:“还有些,愤怒,”

  “这就是你今天甚少和赵大人对视的缘故?”高泰明问。

  高明顺低头,“是,”

  “才说推行新的记账法,赵大人便奉上如此重礼,由此想想,万爽(相当于户部)的账目,定是处处是漏洞,他们也是处处下手,儿子以为……”

  “顺势查帐吗?”高泰明道,“呵呵,”他笑了起来,“不用查,赵福元手上,一定干净不了,”

  “但你认为,换谁上去,手上会干净?”他问儿子,“你亲自去?”

  不待儿子回答他就摇头,“就是你手上能干净,你下属的手上就能干净?”

  高明顺闻言,也只能叹了口气。

  是,如果他倒万爽,怕也只能保证自己干净。

  “古今中外,盖莫如此,积弊已久,想一朝荡除,谈何容易?”高泰明道:“何况,若是我们主动查起,那边如何不会借此发作?”

  “怕是会正中下怀啊,”他说。

  “赵福元,对万爽上下,也非常熟稔,何况,”他指了下那礼单,“也算是知趣,就这样吧,”

  “你也尽快调整过来,”他叮嘱儿子。

  “是,父亲!”

  “只是,”高泰明抚须,“一出手便是二十万两,如此,以后要记着时时敲打,”

  …………

  鼓楼上的鼓声响起时,和段誉一样,浑身上下酸痛的纨绔们,被召集到可以用来议事的大殿中,大殿中此时放着四排蒲团,前面的小几上,各放着一个托盘,托盘中的碗碟中,传来了饭菜的香气。

  段誉沉着脸走进来,也没废话,“坐,用餐吧!”

  纨绔们纷纷来了精神,这是宴请我们?

  在大殿中?这规格,不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