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春秋大梦
作者:狐不归      更新:2021-01-24 07:37      字数:4764
  这日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宜撒野,宜作乐。

  镇国公府的门房一大早就听到有人叫门,肉着眼睛嘟嘟囔囔地前去开门。

  门外是大理寺卿游同和派过来的衙役,话说的也很客气,请程世子走一趟大理寺协助查案。门房立刻吓得什麽瞌睡都没有了,立即跑进去通传。

  很快程逸就出来了,跟着程逸一起出来的还有镇国公程源。经过这几年的修身养x程源已经b年轻时看着和气许多,但仍旧散发着不怒自威的气势,等在门口的衙役见镇国公亲自出来了不敢怠慢,连忙向其行礼。

  程源淡淡看了两名衙役一眼,开口问道:「大理寺传唤世子所谓何事?」

  其中一人禀报道:「请世子走一趟是因为昨日新罗使团下榻的驿馆出了命案,近日出入驿馆之人都要查问一番,还请国公爷见谅。」

  程逸听到驿馆命案心里咯噔一声,立时吓得脸都白了,衙役後面说了些什麽他完全没有听见。

  过了好一会儿程逸才问「驿馆里出事的人是谁?」

  程逸站在程源的身後,程源诧异地转过头看了他一眼。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程逸平时讲话不是这个样子的,而且脸色也不太对劲。

  实际上游同和对於能在程逸这边查到什麽并不抱什麽希望,但还是派了两个机警稳妥的衙役来镇国公府。刚才答话的那人斟酌了一下之後只说「是新罗一位姓金的使臣。」

  程逸闻言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握住自己还有些颤抖的手说「那走吧。」

  另外一边钟蕴做了件能把老母亲气死的事情。

  她带着顾瑶光和映雪一起,三人换了男装悄悄溜出了承恩侯府,说是要去把猫接回来。

  钟蕴从来都是脱了僵的野马一般,若是在以前,顾瑶光是不可能会答应跟着钟蕴一起疯的。

  但是时移世异,如今顾瑶光的性格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原来很多绝对不能做不敢做不应该做的事情,此刻竟觉得也没什麽大不了的。

  钟蕴其实也知道并不是穿上男装别人就认不出来她是女儿家了,但是平时那些广袖大摆的衣服穿着出门实在是太碍事了,她主要是图男装穿着行动方便。

  三人凭着昨天的记忆找到程朗府上,然而程朗并不在家,於是三人被拦在了门外。

  程朗自己住的地方人口很少,宅邸并不大,也没有专门的门房守在门口。钟蕴她们敲过门之後等了好一会儿才等到王叔慢悠悠地走出来应门。

  程朗的母亲姓卓,出身名门,王叔早年间跟着程朗的母亲从卓家到镇国公府再到现在专门过来照顾程朗,情分早已经超过了一般的主仆关系,程朗是把他当作自己的长辈来看待的。

  王叔看着眼前的三位小郎君,笑呵呵地问了一句有什麽事。

  钟蕴本着五讲四美尊老爱幼的原则向王叔一揖道「老人家有礼,敢问程将军可在府上?我们是从承恩侯府过来的。」

  映雪早已习惯了钟蕴尊卑不分的作风,顾瑶光见钟蕴行礼却多少有些诧异,暗自挑了挑眉。

  一听是承恩侯府的人,王叔心里明白应该是为了昨日元思捡到的狸奴而来,只是这几位小郎君看着也不像下人,不晓得是什麽身份。

  王叔天生长着一张笑脸,现在年纪大了更显慈祥。他一边把钟蕴等人往里面领一边道「昨儿家里的马车去了侯府一趟,回来的时候才发觉车里多了只猫,几位郎君可是为了它而来?」

  钟蕴连忙点头「没错没错,就是它。」

  眼下已是草木凋零的时节,院中种着两株银杏,金h的树叶落了满地。

  三人由王叔带着穿过庭院到了待客的花厅,王叔请三人稍坐,自己退下找元思去了。

  钟蕴本就不是拘谨的人,此刻见没有了外人她大大咧咧地往椅子上一靠,歪着身子开始跟顾瑶光和映雪两个人聊天。

  「这程将军是个什麽样的人啊?你说他为什麽好好的国公府不住要自己一个人住在外面?」

  其实按钟蕴自己的想法来说一个人要自己单独住出去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在钟蕴眼里程朗是个彻头彻尾的古人,这个年代除非分家没有人会自己搬出去住的,这样看起来程朗的举动就有些出人意料了。

  顾瑶光似乎是想到了什麽,她轻声道「也许是国公府里发生过让他什麽不开心的事情吧。」

  钟蕴转过头看着她,欲言又止地张了张嘴但没有说话,她抿了一下嘴唇之後说起了其他的事情「现在还早,你说咱们要是看到小白了能不能下午再来接他回去,我还想去东西市逛逛呢,带着猫毕竟不方便。」

  映雪终於开口拦了拦钟蕴「姑娘,你别总这麽想一出是一出的,咱们先见到小白再说吧。」

  钟蕴听到映雪这番话瘪了瘪嘴冲着她做了个鬼脸。

  三人没坐一会儿王叔就端着茶盘回来了,还有两三样小点心。

  王叔一边给三人上茶一边道「猫儿是元思发现的,也是他在照顾,我已经派人跟他说了,元思应该很快就过来了。」

  元思的腿脚不方便,抱着一只狸奴走得愈发慢,等他到花厅的时候钟蕴已经喝了一盏茶吃了不少点心了。

  钟蕴见门口走进来一个抱着猫的少年,此情此景与当年她初见云霁时的画面重叠,她有些恍惚地眨了眨眼。

  小白见到钟蕴立马从元思怀中跳到了地上,快跑两步之後一跃跳上了钟蕴的椅子,大摇大摆地往钟蕴的腿上坐下,显出与其圆润的t型完全不相称的矫捷灵敏。

  钟蕴抱起自家一个月没见的猫星人,低下头往小白身上蹭了蹭。

  钟蕴一只手揽住小白,一只手轻轻挠着小白已经跟脖子分不太清楚的下巴「你怎麽胖了这麽多?肯定是兄长这一个月天天都在喂你吃小鱼乾,你看你都肥了一大圈了。」

  元思拱手抱拳道「在下元思,敢问公子如何称呼?」

  钟蕴笑得灿烂,她也起身行礼道「好说好说,在下钟蕴。多谢元思兄照看我家的狸奴了。」

  许多春秋之後元思依然记得这一天,那时候感觉这样的日子似乎永远都不会过去,最大的事情也不过是一只猫的事情。他以为战场上的厮杀都已经远去,後来他才明白这段日子不过短暂的休憩。

  尽管他不止一次出生入死命悬一线,但此时的他仍未真正懂得命运的无常和残酷。

  前些年认识云霁的时候钟蕴年纪还小,那段时间钟毓没事就往云霁跟前凑,一来二去地连带着钟蕴跟云霁都熟悉了。

  但是钟蕴的心智远不止十岁,钟毓和云霁两人那时候在她看来也就是两个半大的少年郎,钟毓那点小心思她看得一清二楚。

  程朗和云霁之间,撇除那一层纠葛之外,两人还是从小到大最知心的朋友。程朗离开之後,云霁在京城就不再有什麽说得上话的人,正好钟毓的出现填补了这个空白。

  那时钟府还不是如日中天的承恩侯府,钟毓也还不是如今炙手可热的钟家三郎。一开始的时候钟毓也不是很明白自己的心思,所以得闲找云霁出去玩的时候还经常捎带上钟蕴一起。

  除了读书备考之外钟毓并没有别的正经事要做,而云霁已经开始在朝中任职,虽不是什麽特别要紧的差事但也不再像以前那麽自由。

  倒是钟毓把休沐的日子记得b云霁还清楚,总是提前就约好了行程事项,云霁也总是从善如流地答应。

  也是在那时钟毓几乎把长安城里各种有意思的去处摸了个遍,钟家的人见钟毓总不着家,只以为他是念书念的倦了,觉得年轻人松快松快也是好事,反正家里也不指着钟毓考取功名来光耀门楣。

  钟蕴记得那年初夏钟毓本来要带着自己和云霁去湖上泛舟,经过西市时半路下起了暴雨,马车不能再前行,大家只好就近找了个地方避雨。

  茶楼里俱是避雨的行人,掌柜的只盼着这雨再多下一阵才好。一楼已经坐满了,钟毓望着喧哗的大堂暗暗皱了皱眉头。

  跑堂的小二倒是机灵,连忙说客官楼上请,二楼有雅间。

  上楼的时候钟蕴注意到驾车的老陈没有跟上来,她回过头看到老陈正站在楼梯前面的转角处,被一个跟自己年纪相仿的小姑娘给挡住了去路。

  老陈年近四十,是钟府专门负责赶马车的家仆,一张方正的国字脸,长得又高又壮,身手也算得上矫捷,是看家护院的一把好手。

  小姑娘抬起眼盯着老陈,老陈被盯得得莫名有点心慌,但是又觉得没道理怕一个小丫头片子。彷佛是为了掩饰自己的不安,他往前踏了半步之後问道「小姑娘,你拦住我做什麽?」

  此时天色晦暗,老陈的影子正好盖住了面前的小姑娘。小姑娘并没有回答老陈,视线越过老陈落在钟蕴身上,变脸般冲着钟蕴露出了一个甜甜的笑容,钟蕴对这种软萌萝莉毫无抵抗力,不自觉地就跟着扬起了嘴角。

  钟毓坐在云霁身旁,看着钟蕴领了个逼她还要小些的小丫头走过来,不禁打趣道「你这是打哪儿捡的谁家的孩子?」

  钟蕴牵着小姑娘的手来到桌前坐下,撇撇嘴斜了一眼钟毓,懒得搭理他的玩笑。

  茶楼的掌柜眼尖地注意到了这一桌客人,亲自上楼来招呼。

  钟蕴点了好些小食茶点,送上来的时候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钟蕴挑了几样放到小姑娘面前,招呼她若有喜欢的尽管多吃些。

  云霁不言不语地喝着茶,眼神中有浅淡的笑意,钟蕴这副小大人的模样他第一次见的时候就觉得很有意思,浑然不知自己在钟蕴眼中才是毛头小子。

  眼前这个小姑娘自称父母双亡,逃难才来到京城,这套说辞钟蕴自然是一个字都不相信的,真以为她没见过难民麽。

  但是钟蕴也不想为难一个还不到十岁的小丫头,她拨弄着碗里的茶,有一搭没一搭地跟云霁钟毓二人说着闲话,直到见人差不多吃饱喝足了,才问道「你叫什麽名字?」

  映雪并不是一开始就叫映雪的,她出身贫寒,小时候父母一直管她叫二丫。

  母亲有时会揽着她叹息,管她叫幺女,直到她九岁的时候。这年家里实在揭不开锅,有个叫张麻子的人带走了二丫,她不知道自己当时值多少米面,没多久她就被张麻子送去了一个叫做烟雨楼的地方。

  楼里的妈妈指着她说「以後你叫映雪。」从此才有了映雪。

  烟雨楼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里的姑娘个个花容月貌知书达理,过的是乡下丫头从不曾见过也无法想象的日子。

  住进烟雨楼之後,有先生教她识字,有乐师教她弹琴,还有楼里的姑娘教她如何走路,如何打扮,如何说话,甚至是如何不说话。

  那时她年幼而懵懂,不明白人世种种,背後总有其需要支付的代价。

  映雪第一次遇见钟蕴是在十六岁那年,当时她已经是烟雨楼里身价最高的姑娘,愿意为她一掷千金的人不胜枚举。

  钟蕴来到烟雨楼时穿着男装,楼里的姑娘倒也不是看不出来钟蕴是女儿家,但烟雨楼打开门做生意,来者都是客,况且钟蕴出手阔绰,待人又好,众人没有不爱同她一道玩的。

  後来钟蕴的恶名一夜之间传遍京城,堂堂承恩侯府的千金居然混迹於烟花之地,老侯爷的棺材板儿怕是要压不住了。当时钟蕴父母皆已故去,袭爵的是钟蕴的兄长,钟毓得知此事只一笑而过。

  钟毓钟蕴两人都尚未婚配,想与侯府结亲的自然不在少数,但闹了这麽一出之後很久都没有人提过这事儿,渐渐地钟氏兄妹就成了京城里的一桩奇谈,还有些人阴阳怪气地说这下钟老侯爷怕是要断子绝孙了。

  这些风言风语的映雪自然也有所耳闻,但与钟蕴接触的久了她觉得这兄妹俩实在是少有的妙人,这世间能活得如此洒脱自在的可没有几个。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钟蕴常到烟雨楼来跟姑娘们喝喝酒说说话,还常说要出钱给映雪赎身,映雪听了只笑笑不接话。

  怪的是钟毓却从未曾来过烟雨楼,倒是听说他和一名将军有些纠葛。

  後来本朝有了第一个女皇帝,烟雨楼也有了新的花魁,映雪接手烟雨楼做了管事妈妈,钟蕴再来喝酒映雪便不再收她的酒资。

  再後来朝中准许天下女子自立门户。一人给了一笔安家银钱之後,映雪便遣散了楼中众人,五十载过去烟雨楼终於走到了尽头。

  映雪一直活到八十九岁,送走了钟家兄妹,历经了三代帝王,福寿双全寿终正寝,结果一睁眼又回到了九岁那年刚被卖到烟雨楼的时候,一辈子光y彷佛一场春秋大梦。

  刚刚下过雨又艳艳高照的长安城水汽蒸腾,她抬起头看着年幼的钟蕴回答道:「我叫映雪,你呢?」

  ————————————我是今天也是随机更新的分割线——————————————

  今天上传了封面哦,虽然简陋但终于有名字在上面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