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7
作者:桃下蹊      更新:2021-01-24 22:10      字数:2496
  ,又努力了半年多,杨小少爷实在是受不了这种水深火热的日子,跳起来反抗。

  “我不会读书有什么关系,到时候让宋望替我去考就够了!”

  杨老爷气得发抖,喝道:“孽子,原来你竟打着这样的主意。替考这事,那有你想得那样简单。你忘了考童生的事了么,那时候是五人相互做保,再找了一名廪生认保,带着去县城参加考试。童生就查得这么严,考秀才只会更严。再说,替考这事被查出来,我们整个杨家都要跟着完蛋,你以为我会冒这个险么?”

  杨老爷一席话,说得杨小少爷哑口无言,只得苦哈哈地去学习。

  可惜,他学业荒废得太久,加之心思早就不在这块上面,所以就算想憋着劲学,也没有这个毅力及恒心。

  这样又相互折磨了几个月,杨小少爷放弃了科考之路,杨老爷也不得不接受现实。

  但他毕竟不甘心,就把主意打到了宋望的头上,想宋望为养子,让宋望去考功名,替杨家带来好处。

  这是好事,宋望自然不会拒绝。

  然而,杨小少爷却决不允许一个奴才爬到自己头上来,就趁着这事还没彻底定下来,把宋望带出来游山玩水。

  半途中,杨小少爷把宋望给打了个半死,找到孙树椿所在的牙行,说刁奴欺主,把宋望便宜卖了。

  当初在牙行选人的时候,孟泽得知宋望会识字,当即就想到这背后可能有隐情。等把人领回来一问,没想到事情居然会这般狗血。

  若是杨老爷真认了宋望做养子,这对宋望来说也是不错的结局,毕竟,能脱了奴籍做良人,这机会实在难得。

  “还想回去么?“孟泽问。

  宋望摇头,“不想回去。我也想通了,就算我做了杨家的养子,在杨家人眼里,也不过是个奴仆而已。即便考取了功名,也不过是为他们做嫁衣,我自己是什么都享不着。

  孟泽见他心里有主意,年前在镇上帮忙的时候特地留意过几回。

  见这人虽然少言寡语,但该做事就做事,一点儿也不含糊,也不抱怨活多活累。又看到他同其他长工的关系虽不热络,但却能做到合群,孟泽这心里就越发满意了,这是个可造之材。

  事实证明,孟泽并没有看错。如今这铺子,王哥是个有实职的大管事,他成了一个没有职位的二管事,其他七个人,已经下意识地服从他的调配。

  小小年纪,就能不知不觉地做到这点,已经很了不起了。

  县城的铺子可以放手了,孟泽就开始着手准备地里的事情。

  严县令前些天找到他,打算从今年开始,慢慢在全郡县引种番薯和土豆。孟泽会意,当即从县衙拉了一车土豆和番薯回到村里,交给了孟里正。

  孟里正听说是番邦的东西,惊疑地问道:“番邦的东西,我们这能种得活么?”

  “当然能种活,不然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呢?“孟泽指着筐子说道。

  “那要怎么种?“问这话的是孟平。

  “红薯简单,先把一颗红薯种到地里,等它发芽长藤,然后把藤剪下来,分枝插在土里就成。”孟泽回道。

  “那这个怎么种?也是埋在土里,等它长藤么?“孟平指着筐里的土豆。

  “这个就简单多了,你们找个篮子把它们装起来,放到太阳底下晒几天,隔一阵子喷点水在上面,它身上就会长出很多小芽出来。一颗土豆能出很多芽,到时候拿刀把这些芽连块切下来,直接往土里一种就行了。”

  孟里正也是经验丰富的老庄稼汉,当孟泽这么说,当即来了兴趣,“真有这么好种!”

  “土豆是最好种的,这东西对水肥要求不高,平素撒点儿草木灰就成了,种下后不用怎么管。番薯也差不多,好种成高,不然的话,县令大人也不会想着要在全郡推广种植。”

  “照你这么说,若是家家户户都种上,哪怕稻子成不好,一般人家也不至于饿肚子了?“孟平问。

  “差不多是这样!”

  “这可是天大的恩德呀,咱们的县令真是个为民着想的好官。”孟里正赞道。

  “确实是,有这样的父母官,老百姓的日子才好过!“孟泽评价道。

  交待完种植事项,孟泽就撒手不管了,孟里正要怎么安排都随他。

  回到家,孟泽把张大年和张老汉叫来商量事情。

  “找你们来,是商量种地的事情。那10亩薏仁地,我打算种点儿别的。

  “种啥?”张老汉问道。

  “种葵瓜子,苗我都已经发好了!“孟泽指着刚从空间里运出来的一筐筐的小苗。

  张大年和张老汉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问道:“葵瓜子是药材么?”

  “不是,是一种吃食。葵瓜子种5亩,枸杞再种5亩。”

  既然孟泽已经安排好了,张大年和张老汉只管点头就是。

  孟泽又问:“你们自家有地没有?”

  “有的!“张大年回道,“年前,我从里正手里买了3分水地,两亩旱地。买水地,主要是想着能把一家人的口粮给挣回来,不用去镇上米行买米吃。

  张大年这打算合情合理,虽然是给孟泽做工,但家里也不可能一点儿田地都没有。3分水地并不多,就算张家三个男人一点儿忙都不帮,张氏带着女儿也能种下来,至于旱地,那就更不用担心会占用他们三个的时间了。

  孟泽又看向张老汉,张老汉回道:“老婆子年纪大了,庆春又在镇上做工,我们就没买水田。如今,家里只有3亩旱地外加一个菜园子。”

  孟泽点头,把装着红薯和土豆的筐子拿了出来,递到他们面前,把同孟里正的那番说辞又拿出来说了一遍。

  张大年和张老汉听了,都有些激动。

  “这些先拿回去,待会儿叫。上墩子和天鸣,咱们把葵花籽苗给种了。”孟泽吩咐着。

  张大年和张老汉忙不迭应了,把东西各自带了回去,又把张墩子和马天明叫上,准备种葵花籽苗。

  孟泽在地里等着,见人到了,就先种了几株,以作示范。

  张老汉看了看苗与苗之间的间距,说道:“这种的也太稀疏了点!”

  孟泽回道:“要种这么宽,这东西长得高,花朵开起来有面盆那么大,现在不种开点,等长大后,花与花挤在一起,影响成。”

  面盆大的花,还有这样的东西?“张墩子非常好奇。

  “有呢,我现在说你也不明白,等长成了你就知道了!”孟泽回道。

  孟泽这么一说,众人都按捺下心中的好奇,默默地做起事情来。

  张大年挖坑,孟泽和张墩子撒草木灰,张老汉和马天明种苗,几人配合默契,约莫过了一炷香时间,这葵花籽苗就全种下去了。

  葵花籽苗发多了,原本打算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