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她未卜先知?
作者:木木子      更新:2019-10-18 22:02      字数:8836
  朝廷会从南家购买粮食赈灾,会安排钦差去监督赈灾,而赈灾这事,却由南家和当地的官员执行,朝廷会给南家铺子里的伙计发放工钱。

  此次赈灾,会从户部调出户籍,全由户籍来领粮食,若是没有户籍的,则要去官府补上户籍,才能领到粮食,而且,公文上会贴出每个人口能够领到的粮食数量。

  如此,虽然看似繁琐,却是让户部能够重新整理户籍人口,确定有多少黑人口。而且还避免了官员贪污,是真正的让百姓领到粮食。

  太后听着南尽欢款款而谈说出这些,满心赞许。

  她是实在没想到,南尽欢居然能够想出这样的办法来。可比那些朝廷官员有用多了。

  “哀家觉得这个办法甚好,以后,赈灾,就都依着尽欢这样的办法来做,也免除了官员贪污,还能让百姓真的得到好处。”太后第一个点头赞同。

  元烈帝更是开怀大笑,直言南尽欢可惜生了个女儿身,不然,他定要封南尽欢当丞相。

  赈灾这事确定了下来后,南尽欢回到南府里,又去见了南富,将她的做法也跟南富说了,南富也是很赞赏,没想到南尽欢竟然能够想出这样的主意来。

  南尽欢跟南富说道,“爹爹,我又仔细想了想,这回大祸,南家米庄是赚了,可是那么多的粮商都亏了银子,他们定然会眼红南家。爹爹跟我说过,做生意,最忌讳一家吃独利,能让别人也赚些钱,便少了些祸事。”

  南富听着,赞许的点头,等待着南尽欢接下来要说的话。

  “我想过了,南家的米庄铺子在配合朝廷赈灾,便就没办法继续卖米。不如,咱们价格稍微低一些卖一部分米给粮商,但是从我南家米庄买米的粮商,必须要跟我们签订合约,他们卖出的米价,得与我们南家米庄卖给百姓的米价是一样的。如此一来,他们也会赚些银子,老百姓也能买到米。我也算过,我们南家米庄仍旧是赚。”

  “好,就这么办。尽欢你真的是长大了,思虑也周全。”南富赞许的点着头,直接喊了南人杰去处理这件事。

  南尽欢是刚接手生意,对于生意道上的关系远不如南富,有南富安排人去办这事,会将这事办得更好。

  此时,南富心里也有了计较。

  之前绸缎被水匪劫了的事,南玉华送来的那些证词里全都是指向南尽欢,可现在,他反而有些怀疑,他的女儿,不应当是那样的人。

  人间多祸事,很快就有流言传出说当今天子不仁,忍怒上天,才会降下这么多祸事,朝堂之中不少大臣开始上折子逼迫元烈帝尽快选出储君监管国事。

  一旦选定了储君,元烈帝就必定会被卸下权利,甚至会被幽居宫中,所有大权落在储君手里。

  这些日,北寒川每日都进宫跟元烈帝商议。

  “既然大臣相逼,朕还是赶快写下立储君的诏书,将厉王叔封为皇太叔,摄理国事。”元烈帝道,他倒是不怎么着急,反倒觉得这是一个将北寒川立为皇太叔的契机。

  “皇上,臣并无争权之心,而且臣在朝中没有根基,即便皇上封臣为储君,恐怕也杜绝不了大臣的心思,反而还会引来更大的动乱。景王党、裕王党、还有荣西王一党,他们早就羽翼丰满,难保不会发动宫变。”北寒川冷静的分析道。

  “好在,南家有足够的米粮,这次赈灾也做得很到位,百姓也是很感念皇上的恩德。一旦立下储君,他们会在储君的根基未稳之前,去动南家,避免南家和储君一心。”

  元烈帝听着北寒川所说,也觉得有理,是自己欠缺考虑。

  但是,他也提醒了北寒川一点,“厉王叔,你刚刚说道一点很重要,一定会有人动南家,所以,你必须得当上皇帝,如此,你才能护住南家和南尽欢。不管谁被立为储君,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迎娶南尽欢,将南家掌握在手里。”

  北寒川沉了脸色,他当然明白这事,所以对于皇位和储君,很纠结。

  但只要皇帝一直都是元烈帝,南家便是安全的。

  “朕的时间不多了,厉王叔要尽快培养势力。”元烈帝拍了拍他的肩膀,他因为常年生病,身体甚是清瘦,虽说北寒川是他的叔叔,但这般看着,他更像是北寒川的长辈。

  “臣知道。”

  元烈帝舒了口气轻松道,“好在榆阳盐商那块,拿回了不少银子,又有南家的钱财撑着,国库充盈,那些大臣还掀不起什么浪来。好不容易得到了线索,你继续去追查三足金乌图案的线索。”

  “是。”

  之前北寒川去榆阳处理盐商的事,他安排在那些盐商身边的人已经打探出来,原来那十个盐商都是琼州那位易公子的人,他们这些年赚的钱大部分进了易公子的腰包,接着又往江南那边一查,发现,几乎是大部分盐商都跟易公子有勾结,抓了不少人,他们也吐露出一些有关易公子的讯息。

  更是从中抄没了四百五十万两银子充入国库。

  堪堪应付了这次的修建水利工程和赈灾。

  易公子做生意抢不过南家,所以在南家未涉及的生意里,大部分会有易公子的产业,北寒川现在去做的,是去查到易公子都插手哪些生意,然后斩断他的生意来源,至于关于易公子的其他讯息,则是少得可怜。

  不过,可以肯定一点,易公子攒这么多银子,暗中培养势力,定然是有谋反之心。

  北寒川马上要离开上京,但是这次大祸的事,既然有人想逼皇上立储君,也一定会有人把目光看向南府,南尽欢提前一年收购粮米,在这次大祸过后,展现出了亮眼的先见之明。或许会有人认为她只是运气好,撞到了这事,但是这事却值不得仔细推敲。就南尽欢做过的几桩大生意里,哪桩不是漂漂亮亮?

  怎么会莽撞得突然收购粮米,而且还不是小数量,这个数量,正好完全可以应付这次灾祸引起的饥荒?

  但凡有些心思的人,都会对此产生怀疑。

  北寒川不放心南尽欢,可他又必须要去办公事,只得交代了他手上明面和暗地里的势力仔细盯着,帮南尽欢把麻烦和危险解决掉。

  北寒川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

  第一个恼羞成怒的人,便是北奕辰。

  这次大灾发生,他都已经联合曹魏,上下打点过,准备把他的人安排去赈灾,如此便能从中捞些银子,可是没想到却让南尽欢这一招,彻底瓦解了他的计划。

  最重要的是,翠柳潜伏在南尽欢身边那么长时间,居然对于南尽欢收购粮食应对大灾的事,也不清楚。

  到了现在,他才不信南尽欢只是运气好,去年收了粮食,今年就闹了饥荒,运气好的赚了一大笔。从南尽欢一开始高价收粮,又压低米价,根本就是早有预谋,甚至知道今年会闹饥荒的事。

  翠柳被北奕辰叫来了景王府狠狠训斥。

  “你跟在她身边,就一点消息都没有打探出来?你就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大或者高人给她指点,让她去买粮食?或者告诉她,今年会闹饥荒?”

  翠柳还是第一回见到温文尔雅的北奕辰发这么大的火,吓得跪在地上磕头求饶,“奴婢真的不知道,小姐也从来都没有说起过,可能小姐真的只是运气好遇上。而且做生意的事,一直都是老爷在指点小姐。”

  北奕辰怒的踢了翠柳一脚,冰冷质问,“你到底是不知道,还是已经背叛了本王?”

  “殿下明鉴,奴婢对殿下忠心耿耿,但凡有用的消息,奴婢都是第一时间传回来给殿下的。”

  “这么大的一件事,你却什么都不知道!真是个没用的东西!你要是再传不回来有用的消息,以后,你就别在来见本王了!”北奕辰骂了一句,转身就走了。

  现在处置了翠柳也没用,在南尽欢身边能够打探到消息的人也就只有翠柳一个,只能先留着她。

  北寒川在追查的易公子,此时已经到了上京城,而且就住在南家一处别院里。

  此人眉清目秀,天庭饱满,身形高挑健硕,芝兰玉树,甚有翩翩风度,年龄不过二十多,一双眼睛满是精光。

  此刻,他一脸愠色,一身白衣衬得他像个生怒的谪仙,不但不可怕,反而有几分温雅。

  他的气质其实与北奕辰有些相似,只不过北奕辰多一些贵气,而他,更多一些精明和算计,以及玩世不恭。

  南玉华匆匆赶过来,一看到他的背影,她的心便就软了,思念了那么久的人,总算是出现在她的面前,她声音带着些情意喊道,“公子,你总算是来京中了。”

  易璟转身怒色冰冷的看了南玉华一眼,质问道,“当初我传信问你,可要收购大米,你却回我不必。现在闹饥荒,南家提前将所有的大米都收购了,赚了个钵满盆满!你可是故意断我财路?”

  “不是的,我也是被南尽欢给瞒住了,当初跟着南尽欢去买米粮的人,全都亏了银子。我还是去跟二叔打探,得知南尽欢只是买米粮准备救济百姓。谁知道,我们都被她给唬了!”南玉华急忙解释道。

  易璟细细想着,问道,“你也觉得南尽欢早在去年,就知道了今年会发生饥荒,所以提前囤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