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终于赐婚
作者:木木子      更新:2019-10-18 22:08      字数:9834
  中秋之后的第二日,极其偏远的几个小县城报了天降祥瑞下来,他们发现了一块古老的石环,石环上有字。

  “元凌振兴,在淮之南。”

  八个大字。

  他们简单推测一番,认为此石环是在预警元凌国会更加振兴,而振兴的关键是“在淮之南”,南家祖籍江陵,江陵正好处于淮之南,“在淮之南”四个字很可能就是在说南家。

  南家这些年来,行过不少善事,为百姓修桥铺路,赈灾难民,为军队提供军饷,在元凌国的商业经济上,也是颇有建树。元凌国之所以这些年来一直振兴,也的确跟南家分不开。

  几个小县城的石环送到了太史局里。

  太史局里的人也仔细查探过,石环以及石环上的字都是很古老的年间形成,绝对不是后人假造。另外又推了推近来的天象,紫薇帝星的光芒比之前更加强,贪狼星弱。

  这的确是个吉兆。

  元烈帝在朝堂上,高兴的对南家一番赞赏,让人送去不少赏赐的东西。

  同时,北寒川趁热打铁,站出来道,“臣想请皇上为臣和南富之女,南尽欢赐婚。”

  北寒川这话,顿时将原本喜气满堂的朝堂惊起万丈巨浪。

  朝中大臣们对南家以及南尽欢都没有成见,反而因为南家的善举,对他们也很敬重。

  但是,上天也曾有预警,太史局寓言,南尽欢与北寒川若结合,会令天下大乱,所以,当初北寒川本来就要迎娶南尽欢了,却因此婚事被阻拦。

  而南尽欢早就失洁于北寒川的事,闹得上京城皆知,却未能嫁给北寒川,因此一直被人暗地里嘲笑,受人白眼。

  虽然他们很同情南尽欢,但是,他们是朝中大臣,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自然是将国家大义放在心里,又岂心疼同情区区一个南尽欢。

  如今厉王会被立为储君是板上定钉的事,如此一来,厉王更不能跟南尽欢成亲了!

  首先,太史局的人就站出来反对,“皇上,曾有预言,南姑娘不可为皇室之妃嫔。”

  另外还有几位早就投靠了荣西王的御史大人也站出来反对,“皇上,为江山社稷,断不能让厉王和南尽欢成亲。还望厉王殿下能够放下儿女私情,以国家江山为重。”

  北寒川神色冷冷,并未有任何言语,但一副胸有成竹之态。

  接下来,好几位被北寒川暗中交代过的大臣站出来道,“一时天象只表一时之事。既然现在有上天预警南家对我元凌国振兴有助,厉王殿下娶南姑娘,又怎会于元凌国不利?”

  “可当初太史局的确有说南尽欢和厉王成亲,会不利天下!”另一边的大臣说道。

  北寒川这边的大臣立马辩驳,“只是当初而已!或许是那个时候,厉王殿下和南姑娘的确不宜成亲。这就如同婚嫁都要看黄历,选良辰吉日一般,不好的日子成亲,以后自然会万事不顺,若是换到一个好日子,那以后就万事顺意。当初应当就是那个日子不行!”

  “对!当初的日子不行。现在又有天降祥瑞,定是好日子!”

  好几个大臣附和此言。

  元烈帝看着朝堂里的那些大臣卖力表演,暗中藏笑,向太史局的人道,“太史局再去测一测,看看厉王与尽欢成亲,是吉是凶?等出了结果,朕再决定是否要赐婚。”

  太史局这边的人,也早就被北寒川交代过。

  今日在朝堂上也不耽搁,太史局的人就在朝堂上推演测算了一番,然后恭恭敬敬的朝元烈帝道,“回皇上,厉王殿下和南姑娘的大喜,乃是吉兆。”

  要知道当初说北寒川和南尽欢成亲,会不利天下,都是景王逼迫所为。

  如今,北奕辰已倒,而北寒川十有八、九就是储君,太史局自然不会去得罪未来天子。

  有天降祥瑞,再加上太史局说的话,荣西王那边的人就是再想阻拦,如今也无话可说。

  元烈帝宝相庄严的端坐在龙椅上,眉目不见喜怒,只有威严,“既然如此,那朕即刻就为厉王和尽欢赐婚。”

  下首的北寒川毕恭毕敬的拱手,“谢主隆恩。”

  朝会散去,北寒川一派春风得意,好些大臣过来朝北寒川祝贺,北寒川也都笑着点头致谢,还大方的邀请他们过些日子来参加他的婚宴。

  正好,刘振锁拿了赐婚圣旨就要出宫去南府宣旨。

  北寒川快步过去拦下他,“刘公公,宣旨之事,可否让本王去?”

  刘振锁意味的看了北寒川一眼,也是大方乐意,“那就劳烦厉王殿下跑这一趟,奴才乐个清闲。”

  北寒川拿了那赐婚圣旨,打开来,看了一眼,立即出宫,出了宫门后,骑上马就往南府而去。

  到了南府门口,北寒川的随从以及宫中的侍从正要大喊“圣旨到”这三个大字。

  北寒川制止了他们,示意众人留在外面,他则下马来,难得一回,从正门进了南府。

  他让小厮领着他到花厅里坐下,然后让人去通报南富和南尽欢。

  南富得了消息很快赶了过来。

  南尽欢有些纳闷,平日里北寒川来南府甚少走大门,素来时翻墙或者走屋顶,哪怕是走大门,来了也会径直去找她,断然不会在花厅里等着。

  今日倒有些怪异。

  南尽欢往南富几步才到花厅。

  她跨门进来,正好看见南富拿着一卷明黄色绸缎金龙纹绣的卷轴看着,神情激动。

  “爹爹,您看什么呢?这么激动?”南尽欢疑惑问道。

  南富收起圣旨,擦了一把老泪,神色兴奋激动,“终于赐婚了!皇上为你和厉王殿下赐婚了!”

  南尽欢听此,也神色一喜,询问的目光看向一旁坐着的北寒川。

  北寒川唇角含笑,朝着她点了点头,神色温柔。

  南尽欢激动的过去拿起放在桌上的圣旨一看,圣旨的内容果然是赐婚与她和北寒川。

  “真的赐婚了?没有人反对吗?”南尽欢激动高兴地道。

  北寒川摇头,“很多大臣赞同。”

  “可是……”南尽欢还是很担心,害怕又是空欢喜一场。

  北寒川握着她的手,给她信心,“这一次,不会再出变故了。”

  “厉王府已经将成婚所有的事宜都准备妥当,新嫁衣也准备好了。”

  “下月初六就是极好的日子,我们在那一日成婚吧。”

  “日子是赶了些,但本王迫不及待的想娶你过门了。”

  ……

  北寒川说了许多深情的话,每一句都真心实意,没有半点掺假。

  南尽欢的担忧虽然少了许多,但是她还是愁道,“离婚期连二十日都不到,会不会太赶?”

  “不赶,厉王府的一切都准备妥当,至于南府这边的安排,本王会派人过来,你不必操心,只要安心的等嫁便行。”北寒川道,他的话,如四月春风,让南尽欢感到安心。

  南富一副老父亲得偿心愿的神情,“早些成亲的好,若是时间赶了,随便办办都成。”

  南尽欢努嘴不高兴了,“爹爹,我可是您唯一的女儿,天下第一首富的女儿成亲,哪能随便办办?”

  “瞧瞧你这年纪,瞧瞧你这名声,能嫁出去就不错了,你还挑三拣四?”南富宠溺又高兴的责备。

  北寒川和南尽欢的婚事定下来,真的让他悬了多年的心定了下来。

  他自然宝贝自家闺女,可是,闺女的名声早失,跟厉王没名没份的,还总是亲亲热热,他这张脸实在是没地儿搁,也担心自家闺女对厉王一门心思,厉王眼下对她疼爱喜欢,却怕日后厉王会腻了、烦了,会抛弃尽欢。

  现在婚事定了下来,他才真的放心了。

  婚事简陋些又能如何?

  日后两人将日子过好一些就成。

  南尽欢嫌弃的看了看自家爹爹两眼,“爹爹,我们不能要求太低,不然,会让婆家人看不起,嫁过去会没好日子过的。”

  南富瞅了她两眼,“你就作吧!”

  北寒川则是宠溺的看着南尽欢,很享受此时的时光,“没有婆家人,有的全是娘家人。娘子不必担心。还有,你我的婚事,更不会简单操办。”

  北寒川的母妃早就死了,厉王府里只有他一人,另外皇宫那边,太后娘娘更加像是她的娘家人,至于皇上,辈分还比她要低一辈。

  北寒川和南尽欢的婚事定下,虽一家欢喜,却是多家仇恨。

  杜漪澜得了消息后,就匆匆出宫去见曹魏。

  自从景王谋反失败之后,虽然曹魏早早撇清了跟景王的关系,但是,厉王未接受他的投靠,元烈帝又将宫中大权紧紧捏在手里,曹魏虽未损失多少势力,但这种时候,也知道低调行事,故而,告假了好些日子,未曾进宫。

  “义父,皇上为厉王和南尽欢赐婚了!您可要给女儿想想办法!”杜漪澜一进去,就一脸伤心,一张秀美的小脸上挂着泪痕,即便如此,并未掩饰她的嚣张与盛气凌人。

  曹魏烦闷,语气淡淡,“早些日子,为了你,咱家就去见过厉王,他连一个侧妃的位置都不愿给你,你还敢肖想正妃不成?”

  杜漪澜咬牙恨恨,“我即便成了厉王殿下正妃,可这正妃之位决不能是南尽欢。”

  因为南尽欢是殿下喜欢的女子,若南尽欢为正妃,她就更没有机会了。

  “求义父想个办法破坏他们的婚事,不是太史局早有预言,南尽欢不能嫁给厉王殿下吗?”杜漪澜恳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