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元烈帝身体变好
作者:木木子      更新:2019-10-27 03:11      字数:11878
  元烈帝的确比之前面色红润,整个人丰神俊朗了许多,不似之前那样瘦骨嶙峋,一看就知是久病之体。

  “见过皇上。”北寒川拱手行礼。

  元烈帝放下药碗,用帕子擦了嘴角的药渍,“厉王叔前来有何事?”

  北寒川回禀道,“周颐敦等人来信,不想回黔南军,他们打算继续留在了冷州城,当南家的暗兵。”

  元烈帝对此没有多惊讶和震怒,只道,“他们能够舍弃荣誉和名利,只当默默无名的暗兵,就为报答南家相助之恩,朕也十分佩服他们。”

  “既然他们不想回黔南军,那朕就废除黔南军旗号。如今各地兵马还算充足,这一支兵马就留在暗中,以免应付以后的突然之变。”元烈帝说道。

  北寒川脸色一喜,“多谢皇上。”

  元烈帝站了起来,走过来道,“既然你进宫了,就陪朕到外面走走。现在天气凉爽,倒适宜散步。”

  “是!”

  虽然已经是寒冬将至的深秋,御花园里并不见萧索颓败,各色各样的菊、花开得十分好,还有不少针叶的树木葱葱郁郁,桂花也还未开败,到处弥漫着浓郁的桂花香气。

  元烈帝闻着那桂花香味,甚是畅快爽朗,开怀笑道,“前几日朕跟兰嫔摘许多桂花,准备弄桂花酿,兰嫔进宫也有五六年了,朕居然才知道她酿得一手极好的桂花酿。大约有半个多月,下雪之前,就能喝了!”

  元烈帝心情十分好,看到一棵桂花树开得极好,就让身边的小太监爬上树去摘了好些桂花,送去给兰嫔。

  “现在朕的身体还能撑着,荣西王那只老狐狸暂时不会出手,朝堂上还算太平。但这样的太平不会太久,得找到适合时机,除掉荣西王,国内才能真正太平,之后才好对抗叱云等国。”元烈帝忧虑说道。

  北寒川坦然道,“叱云国的情况都在掌握之中,皇上尽可放心,只管安心调理身体就好。”

  元烈帝点头,一切交给北寒川,他很放心。

  宋嫔派了宫女过来请元烈帝过去,说是煮了开胃的药膳粥,元烈帝正好觉得腹中有些饥饿,便应了下来,又问北寒川,“厉王叔可要一同去。”

  北寒川摇头拒绝了。

  虽然他跟元烈帝亲近,但那毕竟是后宫之地,元烈帝跟妃子相处,他不宜前去。况且,他与自家娘子在一处的时候,也不想有别的人在旁看着。

  北寒川去了文渊阁里看折子。

  文渊阁里伺候的老太监汪大海小声说道,“近来皇上的身体越发的好了。”

  “皇上身体好了,这是好事。”北寒川很高兴。

  近来一切都顺利,北寒川脸上的笑容都比以前多了许多。

  汪大海却是一脸的急色,担忧不已,“殿下,您是皇太叔呢!以后要继承皇位的人。”

  北寒川抬头冷眼

  看他,“你是何意?”

  汪大海大胆起来,说道,“皇上身体好了,对您……实在不利!皇上开始召嫔妃侍寝,这要是有嫔妃怀上了身孕,会动摇您的地位。”

  北寒川骤然生怒,冷声训斥,“大胆奴才!本王虽为储君,但心中只有万千百姓的生计,以及江山社稷,看重的并不是皇位!”

  汪大海吓得连忙跪地求饶,“殿下恕罪,奴才失言了!”

  汪大海是个忠心的奴才,平日里也没有结党营私,只守着文渊阁这一处地方,更没有跟曹魏狼狈为奸,反而守住了文渊阁未落在曹魏手里。

  北寒川还不至于因为他那一句话,就取他性命。

  他道,“以后这样的想法,这样的话,别再让本王听到。你是文渊阁的大太监,唯一的职责是守住文渊阁。”

  “奴才明白了!”汪大海惊出了一身汗。

  他守住文渊阁这么多年,进来文渊阁看折子的人没有十人,也有七八人。他之所以提醒北寒川那一句,是真的觉得这江山之主是厉王的话,百姓才有福,元凌国才会更加强大。

  “皇上沉疴多年,虽然看似无所作为,实际上,皇上比本王更深谋远虑,更有雄才伟略,只是因为他病重之躯,难以长寿,又无子嗣,这才费心培养本王、暗中肃清朝中各方势力。”北寒川感慨的说道。

  他很明白,若非元烈帝病重,不然,元烈帝一定会是一位很英明的君主。

  如果元烈帝的身体真的好了,还有了子嗣,他反而会更高兴。

  这个皇位,他一点都不看重。

  不用继承皇位,他反而更高兴。

  这样,他就有更多的时间陪着南尽欢,陪她去过普通简单又幸福的日子。不用每日被沉重的繁杂事物纠缠得脱不开身。

  到时候,他只想当个逍遥王爷,日日陪着她,与她一同练习厨艺,以后他们还有孩子,他呢,就教孩子习武,尽欢就教孩子打算盘做生意……

  等北寒川再从文渊阁里出来时,已经是晚霞满天,他不再宫中多逗留,匆匆出宫回府。

  宫里是有专供皇太叔休息的宫殿,太监宫女、嬷嬷一应俱全,就是为了方便他在宫中处理事情,之前北奕辰是储君的时候,就经常留宿宫中,还宠幸了好几个宫女。

  北寒川的宫殿自然不是原先北奕辰留宿的那处地方,伺候的宫人也都换了一批。

  不过,厉王府里尚有娇妻在,北寒川是一刻都不想在宫中多留。

  他刚刚到厉王府门口,就见王府的马车停下,南尽欢穿着一身宝蓝色凤凰金绣的长裙从马车下来,他快一步过去牵住她的手,“出去谈生意了?”

  南尽欢含笑着答道,“生意的事都已经安排好,倒不用太操心,就是账目需要去看一看,顺便了解一下。你在宫中情形如何?”

  “一切尚好,周颐敦带人留在冷州城之事,皇上很赞同。另外,皇上的身体一日比一日好,可能会养好身体吧。”北寒川说道。

  南尽欢默然的和北寒川走进府里,她思忖了许久之后,还是决定多嘴一句,“皇上的身体好了,我很高兴,只是,我们还是要防患于未然。”

  “你在意皇位?”北寒川问,并没有怒气,只是在寻求她的意思。

  南尽欢摇头,生怕北寒川误会,解释道,“之前是因为皇上的身体不好,皇位要落到别的王爷身上,我才会筹谋,想替南家找个靠山。如果皇位一直都是皇上的,那南家的靠山一直都在。我只是担心会有人从中挑唆生事。”

  北寒川点了头,考虑会儿,尽欢说得不错。

  是得防备着。

  南尽欢还提醒了一句,“有时候皇上和太后的话,也不能全信。”

  北寒川愕然的看了她一眼,但也没多说什么。

  因着南尽欢的提醒,北寒川对宫里的消息多留意了些,尤其是元烈帝身边的消息。

  这日,宫中的太医便服出现在敛芳华包厢里,他朝坐着的北寒川微微施礼,“见过殿下。”

  “李太医不必惊慌,本王私下找你,只是想问一问皇上的身体情况。”北寒川见李太医脸上有惶恐之色,开口说道。

  李太医却面露犹豫之色,他是专门负责给皇上调理身体的太医,对于皇上的病情,除了皇上自己之外,就只有他是最清楚的。

  厉王约他来敛芳华里相见,他就猜到厉王想要问皇上身体的状况。

  皇上现在的身体越来越好,而厉王是皇太叔,他问皇上的身体状况……李太医差不多能猜出些厉王的用心。

  北寒川见他犹犹豫豫,只道,“本王虽是皇上的叔叔,但是,在本王心里,是将皇上当做兄长一般敬重和爱护。本王只想皇上的身体越来越好。李太医不必有顾虑。”

  “是!”李太医应下。

  “之前皇上身体里有各种各样的残毒,原本是寿数不长,药石无灵,可之后用过药后,皇上身体里的毒素一直在慢慢的清理,虽然现在还没有完全清理干净,但是已经好转许多,有很大几率能够清理掉身体里所有的毒素。”李太医如实说道。

  “说句僭越的话,若皇上身体里的毒素不能清除干净,皇上还有多久的寿数?”北寒川问道。

  李太医犹豫了一会儿,答道,“至少也有十年。”

  北寒川点了头,让李太医退下。

  李太医回了宫后,立即秘密去上阳宫里见了元烈帝。

  元烈帝脸色阴郁,一双眸子幽深,透露着冷意,薄唇轻动,“他问了什么?”

  “如皇上您猜的一样,厉王殿下就是问了您的身体状况,臣也都如实回答了。”李太医恭敬的答道。

  他去见北寒川之前,

  就悄悄的给元烈帝传了信。

  元烈帝也知道自己的身体在渐渐好转,所以早就对李太医有交代。

  “厉王知道了朕的身体在好转,他如何表现?”元烈帝问道。

  李太医答道,“回皇上,厉王殿下并无任何表现,他只是说了,他对皇上如兄长般京中和爱护,最是希望您的身体能够好。”

  元烈帝让李太医退下,而后,瞟了一眼跪在一旁的刘振锁。

  “当初靳老爷子说朕的身体可以调理好,但是朕选择了放弃,没想到老爷子将方子给了你,你暗中调换了朕的药。”

  刘振锁正色恳切道,“奴才只是想让皇上您的身体好,不受病痛折磨。”

  “可是朕不死,如何让厉王登基?”元烈帝突然发怒,筹谋了那么久,并且将北寒川培养起来,北寒川是他最满意的储君人选,他将他毕生的宏图伟业都寄托在北寒川身上。

  可现在,他的身体好了。

  还需要储君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