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7
作者:火焰淡黄      更新:2021-01-25 03:37      字数:2488
  她怎么就一时脑抽,将平日里与一众小伙伴们互相调侃打趣,彼此却从未当真过的话给发了出去呢?

  最可怕的是对方竟然秒回了啊!

  这,算不算是所谓的“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的典范?!

  【小味:……】

  傅佩瑶:【……】

  哟?

  反应过来了呢?

  可惜,迟了啦!

  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哪能随随便便就能回去的呢?!

  【亲,什么时候能发货呢?】

  【小味:现在。】

  傅佩瑶:【两本书,一起发货?还是先发《豪华版个性凉屋》?】

  【小味:一起。】

  傅佩瑶:【亲,你们那儿的智脑,已经这么能干了?】

  【小味:嗯,已经发货,请给五分好评。】

  傅佩瑶:【……】

  瞅瞅,这言简意赅的!

  说没气闷,谁信呢?

  然而,傅佩瑶并不打算出言安慰。毕竟,对某些人来说,一味的安慰劝说,那是会起到反作用的。尤其,这出言劝说的人,还是挑起此事的“罪魁祸首”,更难让人生出挖坑给人跳,然后自个儿就“兴灾乐祸”的想法!

  反正,“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本着往后定要时常骚扰骚扰“三味书屋”店家的想法,傅佩瑶飞快地了书,再发挥自己“舌灿如莲花”的技能,给对方写了一个洋洋洒洒近五百字的好评。

  当然,有那聪明的,自然能从字里行间品出店家额外赠送的四本妙书一本农业,一本园艺,一本菜谱,一本茶谱。

  尤其,这四本书,店家也是用了华文繁体字,重新编排并打印出来的!并和《避暑屋》这本书一样,原本书和翻译后的书两本一起寄了过来。

  这样贴心便捷的服务,必需点赞。

  而,那平日里就有些懵懂憨厚的,就只会一根劲地认定店家是好人,日益扩大的奸商队伍中的“清流”!

  第352章风靡大唐的凉屋(1)

  至于到这个评价后,“三味书屋”店家脸上的神情如何?

  傅佩瑶表示,不必凑近了看,都能“脑补”出来啊!

  当然,这一点也不妨碍过几天,她会再次骚扰“三味书屋”的店家。

  那么,如今,炎炎盛夏里,那本黑科技版本的《豪华版个性凉屋》书籍,暂时还不能堂而皇之地拿出来,就只能先参考那本普通版本的《避暑屋》了。

  而,避暑屋也有好几种修建方式。

  比较常用的,则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则是“冬暖夏凉”型空调。

  先在屋子中间挖一口深井,上面放上石盖。

  把石盖揭开,冬天暖气从洞口上升,室内就会变得暖和。夏天会有凉气上升,给室内带来丝丝凉意。

  当然,墙壁上面还有一个通风口,能形成空气对流,是夏天降低室温的最简便普通的方法。而,到了冬天,只需将这个通风口封住,就能保证室内的温度。

  夏季时,想要更凉一些,还能在房中放置玉石做的床塌,床旁放置冰盆,一众下人对着冰盆扇扇子,让冰冷的气息弥漫在整个屋子里,从而真正地享受一把炎炎盛夏季节,瞬间就抵达白雪皑皑寒冬,寒意从脚板心升起,身体里所残存的热量全部被带走的“冰爽”感。

  第二种,则可选择傍水而建的“凉亭”。

  利用水车将水送到屋顶,然后沿着屋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再辅以水车的帮助,将凉气徐徐送入屋中,屋子里自然凉快起来。

  比起第一种,只能待在类似封闭似的屋子里“纳凉”的方法,傅佩瑶更喜欢拥有“水帘洞”瀑布般效果的第二种“纳凉”方式。

  这本书里,还着重介绍了旧时皇宫里常用的一种纳凉方式。

  种上一大片直入云霄,几乎能达到“遮天蔽日”功效的竹林。再造假山瀑布,飞瀑下挖个十亩左右的大池子,里面全部种上荷花,塘边再栽几颗垂柳。待到盛夏来临,只是随意站在一处,就有一种满目清凉感。酷暑带来的燥热和烦闷感,也尽皆消失。

  旁边修建的院子里,或摆上茉莉、素馨、建兰等香花,或直接用漂亮的瓷盆栽种碗莲,王莲、睡莲等一应莲花,与池塘里的莲花相映成辉,并用风轮对着飞瀑吹,就能将带着淡淡湿凉之气的香风送入内室。

  满室幽香冷风中,何愁不能睡一个安稳觉呢?

  ……

  “娘,我们修个凉亭吧?”

  虽然,十亩地的荷花池是不能享受到了,但,将花园里的小湖加以改造,再修建一个纳凉的凉亭,却也是可以的。

  “凉亭?”虽懒洋洋地倚在塌上,状若翻看手里的书卷,做出一幅“心静自然凉”姿态,但,实则隐隐觉得有些烦闷的长公主,早就留意到了傅佩瑶那忽而懊恼,忽而郁闷,忽而兴奋激动,忽而喜笑颜开的丰富表情,自然猜测到以傅佩瑶的来历,指不定就想出了什么便捷的纳凉方式,遂放下手里的书卷,佯装随意地问道:“详细说说?”

  “我们将湖挖深挖大一些,种上荷花。在湖中心,修一座凉亭。引来活水,形成水帘状从屋檐下坠落。亭子四周又有水力带动的风扇,一天十二个时辰不信歇地对着屋内送风。”

  “若天气再热一些,还能将冰桶放在风扇面前,送来的就是凉风。若觉得荷香太过淡雅,可以再在亭檐上挂上茉莉、红蕉、桂花等香包,或者带着淡雅清香的香珠,这样一来,就能达到满室生香的功效……”

  “这法子,不错!”长公主立刻就明白了傅佩瑶的话,甚至,还颇有闲情逸致地延伸地想像了下:若为私密故,在凉亭四周覆上轻纱,远远瞧着,纱动风动人影动,岂不是给人予一种“仙境”的感觉?

  “那让人现在就安排?”不得不说,傅佩瑶和长公主确实是嫡亲的母女,只是一个对望的视线,彼此就瞧见了对方心底深处的“浪漫”的念头,遂在此件事上保持了一种很是默契的做法,“上次,外婆赏了一些轻薄的纱帘,纱帘上面有一幅幅漂亮的绣图,悬挂在凉亭上,又是一景。往后,若娘有三五知己好友来府里做客,也可邀请她们到凉亭小惬一番。”

  想像了下自己在知己好友面前“炫女”,惹来无数人羡慕嫉妒的小眼神,长公主也不由得笑眯了眼,嘴里却问道:“你就不怕,其它人见了也跟风,这所谓的‘凉亭’,就不再是你一人独享的成果?”

  “这有什么?!”傅佩瑶不以为然地摆摆手,笑眯眯地说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所谓的凉亭,也没多大技术含量。只要脑瓜子灵活的人,早晚会想到这一点。倒不如早早就让它们在大唐遍地开花,往后大家也不必再力地储藏冰块,节省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