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8
作者:火焰淡黄      更新:2021-01-25 03:38      字数:2484
  伸手揉按着酸胀的太阳穴:“你才十一岁,满打满算,也只是个小姑娘。”何必将这样的重担,扛到自己身上?

  当然,最重要的是现在就将“底牌”掀开,以后,可该怎么办?

  人哪,尤其,面对太上皇和皇帝这样权威并重的大人物时,哪怕不能反抗,只能接受他们给予一应恩赐,也必需一点点,如同挤牙膏般,将自己手里的东西“敬上”,而不是一下子就将所有东西全部奉上。

  不然,谁敢肯定,在发现再也无法从傅佩瑶身上榨出剩余价值时,就出现那等凄惨又悲怆的“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呢?

  “爹,你别瞧不起人哪!”

  来自于亲人长辈的疼爱关切,让人一颗心都觉得暖暖的,尤其,做出这般别扭关心姿态的,还是向来看自己特别不顺眼的傅四爷,让人如何不兴奋激动呢?然而,这,并不代表傅佩瑶就能顺理成章地将所有的繁琐之事全部推到傅四爷和长公主身上。

  “那什么……红薯不是大丰了吗?杂交水稻也把江南的粮仓塞得满满的,玉米和土豆更一跃而成为高原地带平民百姓赖以生存的主食……”

  “所以呢?”

  傅四爷悲哀地发现,如今的他,竟隐隐有些看不太懂傅佩瑶的行事风格了!

  这,可如何是好?

  一想到,未来几十年里,指不定每天都要以不同的姿势为傅佩瑶“背锅”,傅四爷就恨不能时光倒流,那么,他一定不会每每在傅佩瑶展露出“牙尖嘴利”的性情时,以一种“与有荣嫣”的骄傲和自豪心态,与一众友人吹嘘什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并欣慰于自己侥幸得到了“衣钵传人”!

  如今,这所谓的“衣钵传人”,都已隐隐有凌驾于他之上的节奏了!

  想想,就让人觉得心酸!

  傅佩瑶并不知道短短时间里,傅四爷就“脑补”了许多,只是一脸好奇地看了眼越发哀怨忧愁的傅四爷,就侃侃而谈道:“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所以,这些高产量种子带来的弊端还未显现,比如说赋税。”

  在土豆、红薯和玉米这三样高产量种子未出现时,大唐王朝只将水稻这样的粮食纳入税务体系。而,在傅佩瑶提供了大量的杂交水稻、土豆、红薯和玉米这四样高产量种子后,在太上皇、皇帝和一众大臣们身体力行的推动之下,这四样农作物已经在大唐王朝遍地开花。

  那么,赋税还延用之前的方案,就难出现大量的“粮种”流入其它国家的情况。

  第386章父女商谈赋税事(2)

  以往,只有水稻才纳入赋税体系。

  而,相比起江南这样一个地理位置绝佳,气候环境更是绝妙,一年能轻轻松松就获两季水稻的地方,其它的地方,不论是北方,抑或是南方,都面临着一年一季水稻,每年栽种的水稻,除去交纳赋税后,就再也余不下多少的尴尬场景。

  如今,大唐王朝已将红薯、土豆和玉米这三样产量高,又不娇气挑土壤气候环境的农作物纳入税务体系,更有杂交水稻的高产量带来的底气,那么,若还是按照之前的征税方式,取赋税,就难出现农民囤粮过多的情况。

  而,作为“三足鼎立”之一的大唐王朝,一举一动,都难逃脱其它相邻两个同样强势大国的窥探。

  在这种情况下,谁敢肯定,这两个国家就不会“眼红”大唐王朝的杂交水稻、玉米、红薯和土豆这四样高产量农作物的种子,并私下里派遣所谓的“商人”大量购?

  在庞大的“利益链”趋使下,连一众位高权重之人,都会按不住地“内外勾结”,又如何能指望一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状态的普通农民,懂得这些高产量种子背后暗藏的深意,从而将粮种仔细地妥,不会因为商人提供的高额财帛而心动,留下只供下一年栽种所需的粮种,将其它的粮种全部售卖出去?

  如此一来,岂不是平白无故就令大唐王朝成为其余两大强国的“试验田”?就连本属于大唐王朝的丰盛果实,也被这两国一声不吭,轻轻松松地给摘了“桃子”。

  但,若大唐一意孤行地调高赋税,又难令藏于朝内的“内奸”察觉到动手的机会,从而推波助澜,煽风点火,激发起百姓和朝庭更大的矛盾。

  最终,出现所谓的“农民起义”。

  如此一来,哪怕太上皇和皇帝再如何地疼宠傅佩瑶,并打心眼里认定这件事与傅佩瑶无关,只是他们得到这些高产量种子后,行动上太过激进冒失,才会出现这样不可预料的情况,却也难生出淡淡的埋怨。最终,在有心人的推动之下,从而本着“帝皇不可能犯错,一旦犯错,那么,定然是臣子没尽到提醒责任”等念头,而将这口“黑锅”给扣到傅佩瑶身上。

  到那时,等待傅佩瑶一家的,又会是何等凄惨又狼狈的结局?

  ……

  “瑶儿,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傅四爷难以言喻地看着傅佩瑶,这回,甭说脑袋了,就连牙齿,甚至,全身的骨头都在叫嚷着“疼痛”了!

  “嗯啊!”傅佩瑶眨巴着水润的眼眸,笑嘻嘻地回望傅四爷,满脸不在乎的摆手,道:“爹,你的承受能力太差了!不就是赋税嘛!至于一幅如遭雷劈的模样?!”

  傅四爷抹了一把脸,只觉得整个人生愈发地艰难起来。

  “赋税”这两个字,代表着什么?

  那是真正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论谁,都不能否认赋税与国家政治发展之间那真正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牵绊关系!

  然而,傅佩瑶仍嫌不够,继续一摆手,道:“和治理黄河的水患相比,这所谓的赋税,还真算不了什么!”

  “黄河水患?!”傅四爷一字一顿地说着,简直恨不能来道雷将他给劈晕过去,从而不用再面对接下来那越来越可怕的打击!

  “是呀!”傅佩瑶摊手,耸肩,一脸的无奈,“前不久,我无意中翻看到律法的书籍,才发现我朝赋税体系中,不仅包括了商业粮食等最最基本的税,还包括了人头税!”

  诸如杂交水稻、玉米、红薯和土豆等高产量农作物的推广,在交纳了最基本的赋税后,就会导致往日里“吃不饱,穿不暖”的农民们,在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后,本着“养儿防老”的思想而加大“造人”力度。

  别跟他们说什么“少生孩子多种树”“生得越多就越穷”,在广袤的乡野之地,那是真正的儿女越多,就越能得到众人的艳羡和追捧。

  毕竟,儿女多,意味着劳力就多。而,劳力多,意味着家里粮食蔬菜瓜果等出息就不会少,更能在关键时刻凝聚成一股抵抗“天灾人祸”的强悍力量。

  人多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