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4
作者:火焰淡黄      更新:2021-01-25 03:41      字数:2491
  木,破坏植被,影响到周围环境,从而令本只需耗一些人力物资就能消掉的灾祸,变成了长达至少半年,漫延好几个省市的大灾难。”

  “在灾害发生前,人们可以多挖些井,并修建储水缸,并安排一些人转移到其它地方,等到灾荒年过去后再回去。然而,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真正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件事情,唯有努力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水患……”

  说到这儿时,傅佩瑶不由得顿了顿,想起了穿越前,从电视中看到的几次抗洪救灾纪录片中,那一片荒凉,满目苍夷的场景,就不由得喉咙微哽,胸口犹如被一块巨石压住似的,沉默了好半晌之后,才又道:“严格说来,也是属于大自然给予的报复。”

  虽然并不知道,方才那一刻,傅佩瑶究竟想到了什么,身上才会突然流露出一种悲怆的情绪来,然而,长公主却并未出声询问,只是轻抚傅佩瑶的后背,给予傅佩瑶无声的安慰和支持。

  “想要从根源上解决此事,唯有治理黄河的同时,还得让黄河流域附近的人铭刻‘多种树,少砍伐’的道理。”

  至于这样的道理,如何才能深入人心?

  那不是很简单嘛!

  在科技爆炸的现代社会里都能施行罚款制,从而将“法律法规”烙刻在每个人的骨子里,以避绝大多数挑战规矩的事情出现,比如说,破坏生态环境,滥砍乱伐等等,那么,在“君主制”的大唐王朝,又岂不能轻轻松松就达到这个要求呢?

  尤其,这还是一个可以施行重刑,而不会惹人诟病的朝代!

  比如说,情节严重的,直接诛九族,从而真正达到“杀鸡给猴”看的震慑目标;再次一些的,阖族流放边疆,永世不许回故土,这招,对向来看重“落叶归根”的华夏人来说,那是绝对不逊于“诛九族”的惩罚……

  长公主嘴角微抽地看着傅佩瑶,简直不敢相信,这些话,竟然是傅佩瑶这么个看起来乖乖巧巧,软萌贴心的小姑娘能说出来的。

  果然,该说,这丫头,就是披着羊皮的恶狼吗?不出手则矣,一旦出手,分分钟就要了人半条老命!

  然而,与此同时,心里生出来的那淡淡的“与有荣嫣”的情绪,又是怎么回事?

  长公主心里的纠结,傅佩瑶并不知晓,此刻,她终于道出了自己今日这番谈话的主要用意:“而,一旦发生了这些灾害,那么,国家就必需尽快做出救灾的举动。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国库不能空虚,得有大笔可供使用的银钱!”

  偏偏,哪怕,如今,大唐王朝建国近百年,已慢慢走向“太平盛世”的发展,然而,“国库缺钱”,却依然是摆在皇帝和大臣面前的难题。

  驻守边疆的士兵们,要不要定期拨钱?

  蛮夷骚扰边境,邻国蠢蠢欲动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情况下,要不要拨钱?

  邻国派来自家皇子王爷前来大唐朝贺,要不要给予最高级别的招待?在他们走的时候,为了彰显泱泱大国的气度,要不要给予一定的赏赐?

  前朝大臣,后宫妃嫔们,要不要定期给予一定的赏赐?

  太上皇和皇帝过寿的时候,办理盛大的宫宴,要不要花钱?

  ……

  风调雨顺的情况下,这些,都不叫问题。再不济,还可以“拆东墙,补西墙”,总好过前朝那国库空得连老鼠都不愿意筑窝,边疆战士数十年没拿到国家拨下去的银钱,就连大臣每个月的俸银都发不下去的情况吧!

  然而,灾害三五年发作一次的情况下,这,就是大问题了!

  官商富绅们打着“积福”的口号,或真正地“发善心”,再或者为了给自己镀点“仁善”的名声,而做出的“施粥送衣”举动,也不能太过,否则,就难被隐于暗处的对手上一本,被心烦气盛的皇帝当成“蝗虫”给宰了!

  第437章会所这个新概念(1)

  “那么,你有甚么好主意?”

  对于傅佩瑶的这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心态,长公主很是满意。不为旁的,只为傅佩瑶小小年纪,就与一般世家贵女迥异的“大局观”。

  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若,一个国家处于风雨飘摇,江山动乱,人心惶恐的时代,那么,很快,这个国家就将不复存在。

  乱世中,人命又会贱到何种程度?

  远不是人们口耳相传的那般简单,更非史书上一笔带过的轻描淡写。

  若非如此,又岂会生出“宁做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的感慨呢?!

  “我想办一个拍卖会。”不待长公主发问,傅佩瑶就又详细地补充道:“拍卖会,就是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将物品卖给出价最高的人。”

  “公开竞价?”长公主心思转了几转,很快,就明白了傅佩瑶的话外之意,遂微微点头,赞道:“不错,人哪,总是爱惜脸面的。尤其,那些打心眼里觉得‘天最大,地老二,自己老三’的纨绔子弟们,更是个个都不差钱的主。从他们身上赚钱,确实好过从他们家那些一个比一个奸诈狡猾的老狐狸身上赚钱来得轻快。”

  “嗯!”傅佩瑶重重地点头,古往今来,“纨绔子弟”之间,最容易出现所谓的“意气之争”。尤其,彼此之间的家族理念不同,从而明里暗里结成仇家的情况下,那更是在任何场合里,都恨不能豁出性命,将对方踩在脚下。

  倘若,这样的两个人,看上同一件物品,不需刻意挑动,就能激起他们的“斗志”!

  “自古以来,江南多豪富。”江南,那可是“鱼米之乡”,而,纵观史书,不论天灾,抑或是人祸,都极少波及到江南一地,“这些商人家里的钱财,少则三代子孙不事生产,才能败光,多则十代子孙,都不一定能败光。”

  “听说,江南流行‘斗富’。只是,往常,碍于诸多缘由,他们只能私下里争斗,而不敢将一切摆在明面上。故,哪怕斗赢了一方,却也不可能得到多少人的敬仰和膜拜。”

  当然,这其中,也有商人不敢太过地“炫富”,以被当地大官甚至皇帝给惦记上,从而在关键时刻,成为那只“杀鸡给猴看”的“鸡”有关。

  “除了这些人以外,大唐王朝还有历经好几个朝代,拥有颇多底蕴的‘世家’。”

  “想要正大光明地从这些人口袋里掏钱,并让他们生不出丝毫的被‘宰’的愤懑和怨怼等情绪,唯有拍卖会。”

  “拍卖会,不仅能拍卖世间罕有的东西,也能拍卖皇室中人用过的东西。比如说,外婆和皇帝舅舅这两位用过的东西,哪怕只是一个杯子,一只碗,都能卖出让人无法想象的高价。”

  “再有就是宫里库房堆积了好多年,因为诸多缘由,而无法再赏赐官员妃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