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曹操出兵,汉中议事(上)
作者:金雨潇      更新:2019-10-19 03:58      字数:5996
  眼看入冬了,随着秋老虎的过去,丝丝寒风不知从何处袭来,南郑城中也多了些冷意。

  太守府中,张富正在练字,他的字写得本是不错,不过比之蔡琰差了许多,就连糜贞也是写得一手号子,让自诩读书人的张大官人颇有些不好意思

  又兼汉中大营的军队尽数交给了张郃、申耽、糜芳等人,又请了无事可做的张卫帮忙盯着,张富就成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整日呆在府中,白天习武练字,夜晚胡天黑地,日子倒是过得痛快。

  除了偶尔会出城看看正在兴建的汉中学院,接受接受老夫子的教育,就是有时候会被张鲁“拉夫”去商议要事,要不就是被杨氏耳提命面一番,让他为张家开枝散叶尽心尽力。但这事哪由得他,尽管张富颇为用心,每日耕耘,身体都有些发虚了,但糜氏的肚子就是不见动静,张富也毫无办法啊!

  这一日,好日子总算到头了,侍女月儿跑进书房来,翠声叫道:

  “少爷,老爷派人前来请你去往大堂议事。”

  “不急不急。待本少爷将这字写完再说。”练字炼心,张富原本有些急躁的性子也慢慢平和了下来。不急不躁,慢悠悠的将《小戴礼记》《曾子问》一章中最后一句“今以三年之丧,从其利者,吾弗知也!”写完,方才落笔。

  这便是他寻常的课业了,每日练习儒家经典,领会其中要义,便练习书法。等十日或者半月就出城前往学院一趟,将课业交给老先生,即便有事,也得派人送去给老先生阅。张富没有进步,先生便不吝夸赞,勉励几句。若是先生不满意了,那张富便会被老先生严厉训诫一番,下来还会被住在书院里的蔡琰取笑一阵,让张富颇为郁闷。

  随着张鲁的亲卫出了小院,进入大堂,却发现大堂里已经坐满了人,张鲁、杨松、张卫、申家兄弟,就连张郃也在其中,还有留在南郑的各路文武十几人,一看便是大场面。见张富进来,张鲁便招呼着他坐下,连礼也免了。

  这时,张富才发现众人之中正在传阅着一份帛书,看过的脸上皆有些惊色,赶忙开口道:

  “爹爹,出了何事?”

  张鲁开口道:

  “朝中有圣令下来,命某带大军两万从汉中出,配合大司空曹操征讨西凉余孽张绣。”

  “曹操要出兵了?”张富也被惊到了,没想到这曹操这般等不及,眼看就快年关了,这大冷天的还要出兵,难道?

  “正是。”上首张鲁笑道:

  “没想到这司空大人也是急性子么,这才两个多月,圣令就下来了。”

  张富摇了摇头,道:

  “他这可不是急性子啊,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哦?我儿此言何解?”不止张鲁,其余诸人也看了过来,张富也不故弄玄虚,直言道:

  “曹孟德是着急了啊!如今帝入许都一年了,曹孟德更是一下被封为大司空,位列三公,朝中不服者多矣!他得建立功勋将这些不服的声音压下去才行。”

  “只是李傕郭汜虽败,却逃入了凉州,只是凉州情况颇为特殊,曹操自不可能率大军进入凉州追杀李傕郭汜的,若他真敢这样做,一定会成为众矢之的,得不偿失的。”

  “在这种时候,同为李、郭二人同党的张绣,何况他又占据了帝乡南阳,便成了最好的替罪羔羊。曹操只要大败了张绣,便收回了帝乡,又董卓残余势力,在朝中建立了威望,此一举两得之事,何乐而不为?”

  张富说完,堂上众臣尽皆拜服。杨松开口问道:

  “少主,那为今之计,该如何为上?”

  张富却是笑道:

  “大人本就是聪明之人,此时该如何处置想必心中早有计较,何不说来让我等见识见识。”

  张富说完,张鲁有些疑惑的的看着杨松,道:

  “先生若有主意,但说无妨。”

  杨松只得站起身来,道:

  “不敢有瞒主公,松却有些想法。”

  “眼下我汉中大军多在西凉之地与韩遂大战,恐无力进兵南阳,只是陛下之令,却也不可不听。何不遣汉东都督黄权屯兵房陵,做出兵之势,也好给朝中一个交代。至于是否进兵,就得看曹操、张绣两家打得如何了。”

  杨松话音刚落,众人皆以为然,唯独张富与张郃不语,甚至张富还微微摇了摇头,张鲁忙问其故,张富却是转头道:

  “儁乂将军以为如何?”

  张郃本不欲出言,但张富问起,只得拱了拱手,开口道:

  “此汉中私事,某本不欲多言,但公子问起,便也说说某的看法。”

  “儁乂但说无妨。”连张鲁也来了些兴趣。

  张郃也不再推辞,正色道:

  “大人妙计,好则好矣,却失了光明磊落。张绣乃是西凉余孽,天下人人得而诛之。将军既得了上令,就该派兵前往相助,若是胜了,天子封赏自不会少;即便是败了,也可得天下人望。”

  “若是依大人之言,恐怕好处皆无,天子面前施了信任,天下志士百姓面前落得个畏畏缩缩的名声,实不可取也!倒不如上书辞绝,按兵不动的好。”

  “某乃武夫,素喜得罪大人之处,还望大人勿怪!”张郃说着,对着杨松拱了拱手,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盘腿坐了下去。

  满堂文武却是有些目瞪口呆的看着自顾自坐了下去的张郃,心中皆是大惊,没想到这人还真有些脾气,连杨松这个老阴人都不放在眼里。

  果然不愧是曹魏的擎天之柱,就这份见识便足以当得。想到这里,张富出言道:

  “爹爹,儁乂将军之言有理。袁绍何德何能占据河北之地,天下皆称之为大将军,曹操又有何本事能领大司空之位?便是奉天子之令讨伐不臣而得之,前者败董卓,后者取李傕郭汜,聚天下人望,方才有今日之势。”

  “如今帝乡被西凉余孽占据,圣上命爹爹清缴,实是信任爹爹之故,爹爹此时若不出兵,恐失了人心,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