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生员(八)-第二出
作者:九悟      更新:2019-10-19 04:05      字数:4116
  顺天府府衙位于京师北面,对面是府学,东侧是国子监。所以,京城中有句话叫做“南匠北酸”。京城的南面工匠多。而北城就是穷酸读书人多。

  府衙外的顺天府街中,各种茶铺、酒楼林立。这算是时代特色:衙门经济。

  从府衙中跑出来的侯府小厮在距离府衙八字墙五十米开外的酒楼中见到等候在此的张管事。在二楼雅间中将情况说一遍。

  张管事本来还带着笑意的胖脸,瞬间沉下来。

  他等在这里,一个是为了就近听到结果。侯爷那边传下话来:只看结果不问过程。另外一个原因是看张昭的笑话。当日,张昭回绝他的态度令他很不爽。然而,现在他听到什么?

  张管事喝骂道:“你他娘的,劳资现在去哪里找锦衣卫的人?”

  明朝的勋贵在刚开始时都会挂一个锦衣卫的头衔,什么千户、同知、指挥使之类的。但这和锦衣卫的谍报系统是两马事。不过,人面确实是熟的。

  张管事嚣张归嚣张,做事情还是一套。他动手前自然找锦衣卫系统里的熟人打听过。毕竟,张昭“调动”锦衣卫校尉的事,传的很广。而结果是:张昭和锦衣卫的几个实权人物屁的关系都没有。这个钱宁哪里冒出来的?

  小厮给骂的如同鹌鹑一样,瑟瑟发抖,不敢言语。

  张管事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想一想,估计是张昭给这个经手的钱校尉什么好处了。这里面的弯弯绕,府衙里的官老爷们未必知道。吩咐道:“不用纠结这个。打第二张牌。”

  …

  …

  府衙的大堂中。

  三名审案官意态踌躇。谁都没有先开口。

  现在的问题是,锦衣卫帮张昭起张昭强占刘大户家100亩地的事情。”

  茶铺的气氛顿时又被推向高-潮。各种议论如沸腾的开水般扬起来。

  刘小娘子心里顿时松口气。

  这不像锦衣卫的事,可以被糊弄。这个是事实。

  …

  …

  李幽这桌。

  几名新认识的同年喝着茶。石同学笑呵呵的道:“大戏开锣啊!又是新的一出。子远兄,你如何看?”

  李幽很享受给同年们关注的目光,这几日李氏族学的几名童生自然不会和他混在一块。清清嗓子,再瞥一眼墙角处的美人,笑道:“按理说,兼并土地不是什么过错。

  但是,张子尚的案子如今满京城都在关注,一点过错都会被放大。而刚才第一出戏还没有定论。双方各执一词。这里如果突破,那会被综合考虑进来。”

  这里面的逻辑是:如果强占100亩地属实,那么张昭就有过错。而过错方的话,自然不会有多大的说服力。那第一个问题就可以自由心证。主审官会有偏向性。

  更别提舆论关注着。府衙的判决结果,不能服众怎么行?

  几名同年纷纷恭维道:“子远兄高见啊!”

  稍远处的几名士子纷纷对李幽举杯,或者微微颔首,表示认同他的分析。

  …

  …

  小安镇中。

  早饭后,谭大娘就回到自己的小院中。见小姐正忙碌着照顾病重的夫人,忙回到厨房里煮粥。

  方小娘子在清冷的厅中喝粥,饥肠辘辘的肚子稍微好受点。想着自己的处境,不免悲从心来。

  谭大娘是方家的老人,不然也不会留在这时,叹道:“好人都没好报啊。小姐,那张秀才刚中,就被同学举报。今日去府衙中被审。他家小姐早晨哭成泪人。”

  家里用度早断,全靠张少爷接济的。

  方小娘子压着自家事的心情,做人要知恩图报,关心的问道:“他没事吧?”随即醒悟,轻声祷告道:“愿他吉人自有天相。”

  不知何时,冬日的小雨停歇。一道阳光从厚厚的云层刺穿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