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回 鱼米之乡(三)
作者:平乐公      更新:2019-12-23 07:44      字数:5452
  次日,柳梦梅又来到昨日的地方,独自缘着湖畔一直徐徐而行,耳边听到的是脚步带动的草的沙沙声和时不时地鸟鸣声。望向水面,见有一只野鸭孤零零在那漂游着,他便想自己不也是跟这野鸭子一样形单影只可怜兮兮吗。少刻,又听到有斑鸠叫于山谷中,但并未有其它同类回应之声,甚是凄婉,他想大概也是被家人落下来的吧。

  他就这般走了大半天,不知不觉绕到了庐山脚下,心想:“据说这方圆几百里的庐山,名胜古迹多不胜数,随处可见。不知我从此处上去会有什么。”忽然,不知哪里传来了阵阵笛声。此笛声欢快愉悦,有百花齐放声,有百鸟齐鸣声,有流水潺潺声,有春雨润物声,吹的是一幅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画面。柳梦梅听了很是身心舒畅,几日来的忧愁悄然散去,同时觉得似乎好像在哪里听过似的。他轻轻跃起,施展轻功,循着声音寻去。

  原来声音是来自一溪谷中,但见这谷中白石堆积,诸多摩崖石刻。溪水流成一潭,潭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溪潭上头边大石上端坐一青年公子,身背一柄剑,拿着一支竹笛在吹。柳梦梅不想冒然下去打搅了他,故而便依旧立在一根竹梢上。

  倏忽,笛声骤然而止住,传来一声道:“上面的朋友,若有雅兴,何须这般腼腆呢?”接着便是哈哈大笑声。柳梦梅轻声落下,抱拳施礼道:“偶然路过,闻得琴声,花香鸟语,流水潺潺,使人欣欣然,愁消烟散,故而欲来一探。无意冒犯,若有得罪,还望见谅。”那青年道:“高山流水觅知音。难得你能听懂我的笛音,也算是我的知音了。千金易得,知音难求。朋友不必客气。”

  言毕,便又吹了起来。柳梦梅盘膝而坐,静心聆听,待琴音停毕,心灵有如潭水般纯净,不禁赞道:“仁兄的笛声把这里的一山一水描绘得惟妙惟肖,述尽了这里的一草一木,清晰地展现了一幅幅庐山秀美画面,使人心旷神怡,怡然自得。这里的山水本来就天下独绝,如今再配上仁兄这独绝的笛声,那真的是锦上添花,美上加美啊。”那青年摆了摆笛子道:“我这笛声虽然尚可凑和着那么听几下,但是要说给这里锦上添花,那是万万做不到的。能配得上给庐山锦上添花惟有那些大贤至圣之人留下的东西,譬如东坡的诗,陶公的文,羲之的字,慧远的寺,陆羽的茶。我区区一曲,何足道哉!”

  柳梦梅暗暗赞叹其谦逊,又佩服其才华,便有结交之意,遂道:“仁兄过谦了。在下柳梦梅,若不嫌弃,能否交为一友。”这人笑道:“你既知我音,便就是我朋友了。我姓楚,名风舟。”柳梦梅心中赞道:“楚风舟,真个好名字,好有诗情画意。”

  两人又聊到了这庐山的秀美上来。柳梦梅道:“楚兄,你说这庐山称得上是天下第一美吗?”楚风舟道:“照我看啊,足矣!这庐山的美,美在两方面,一是山水,二是人文。北面有长江,南面有彭蠡,江流纵横,湖泊遍布,乃水泽之乡。有水便是美。山上自不必说了,溪瀑无数,泉涧上万;奇花遍野,秀竹千竿;鸾凤和鸣,白鹿呦呦;气候宜人,冬暖夏凉;十步一小景,百步一大景;宛若人间仙境,胜如蓬莱仙岛。”

  柳梦梅道:“若是单单论山水来看,未必说得上是冠绝天下。其他地方有和它一样美的名山大川也未可知。譬如那西蜀就有很多奇山异水,美不胜收。”楚风舟点了点头道:“柳兄说的甚是。庐山的人文美绝对是天下独有的。古往今来,庐山接待过多少的圣贤之士,李白,杜甫,苏东坡,白居易,陶渊明,王羲之,陆羽,岳飞,……。我说一天一夜也道不完,也绝不半点夸张。他们到来之后,留下无数的摩崖石刻,写下近万首的诗篇,传下了许多千古佳话。柳兄,你想想,天底下有哪一座山能有这般多圣贤的拜访?有哪一个地方诞生了这么多的诗篇呢?”

  柳梦梅道:“确实没有可与之媲美的地方。而且宗教氛围也是颇为浓厚,无数神话传说,寺院比比皆是。其中东林寺还是莲宗的发源地。于是,只要来到这里,会有种让人心安的感觉。”楚风舟道:“秀美的山水,并上这璀璨的人文,说它是天下第一美的地方,自然是名副其实,一点也不为过了。”柳梦梅道:“是的,一点也没错。虽然在古典书籍中从未这样称呼过,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历代的文人心目中早就是处在第一位置了。庐山若是第二,那谁又敢称第一呢?”

  楚风舟道:“我们何不开个先河,把这天下第一山五个字刻在这块磐石上。游人看到,传扬开来,那么渐渐这天下第一山的称谓便叫响了。以后只要一听到天下第一山,就知道是庐山了。”柳梦梅道:“楚兄,我看这却使不得的。庐山早已不仅仅是一座山,早已有了古之圣贤的情怀。圣贤岂会去在乎熟是第一熟是第二呢?若是我们把这五字留在这,那岂不是与它所承载的精神背道而弛?那岂不是有辱这里圣洁的灵魂。”楚风舟听了他这番话,万分佩服,笑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我粗俗了。幸好柳兄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才得以悬崖勒马。”柳梦梅相视一笑道:“不敢,不敢。”

  柳梦梅想到一事,便问道:“楚兄,你我都是第一次见面,但我老觉得你的笛声似曾相识。”楚风舟笑道:“我已在这里游玩了七天了,偶尔听到也是不足以为怪的。”柳梦梅忽而想到琵琶亭,便道:“楚兄,你可是去过琵琶亭?”楚风舟笑道:“原来柳兄是在那里听到的。那夜我看月色不错,便想着去体会一番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情景,便携上琵琶来到了琵琶亭,然后弹了起来。但无奈琵琶声粗糙不堪,实在是难以入耳,完全没有了意境,故而便换了笛声了。”柳梦梅道:“哦,原来如此。那夜我是刚刚登岸,看来我们是挺有缘的。”楚风舟道:“任何相遇都是一种缘分的。”

  柳梦梅道:“不知楚兄打算游玩几日。”楚风舟道:“我本是途径浮梁,见庐山不远,便绕道过来。好不容易来了一遭,自然是要好好赏玩一番的,岂能匆匆而过。游了几天下来,真的是好山好水看不足,甚至想要不干脆就不走了。”柳梦梅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结伴而游,如何?”楚风舟道:“十分乐意。”

  欲知详情,请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