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
作者:芽芽乖      更新:2021-01-26 09:29      字数:2493
  大家伙不管职位如何,都捡了自己喜欢的差事做,竟一派详和。

  当然,等到很久以后,县丞大人才知道同寮们在县里都有自己的产业,不愿意在衙门里泡着。

  平安县衙里这些人,都是没啥子门路的,有门路的都走了。平安县是一个小县人口不多出产不丰,就没什么油水了。剩下的人也没什么好争的。那一点俸禄只够吃喝,只能另想法子赚钱,在衙门里挂职,不过是做事方便罢了。

  第十章

  这天,唐县丞下衙回家时,见着吴管家和一个年轻后生在院子里说话。唐县丞看着眼生,应该不认识。

  见着唐县丞回来,吴管家和后生都站了起来。

  “老爷,奴才齐大,给老爷请安。”齐大冲唐县丞一躬身。

  唐县丞不解:“吴叔,这位是谁啊?”

  吴管家说:“老爷,这是从老家来的,是老太太回老家后新买的下人,叫齐大。”

  吴管家说话的时候,齐大从怀里摸了一封信给唐县丞。

  唐县丞不解的接了信拆开,一目十行的看完。

  “你叫齐大?跟着继祖来的?那继祖呢?”

  “少爷绕道安远县,先把带来货的卖了,之后再过来。”

  唐县丞和齐大说话的时候,吴管家回屋拆包裹去了。齐大先把唐家人给准备的东西带来了,吴管家也着急看老妻给带了什么来。

  一路上无聊,唐继祖跟镖师聊天,想对青海多些了解,毕竟此时的青海和后世的青海很多不同。可惜镖师也只到青海州府所在的西宁,再偏远的平安县,只是听过,从来没去过,似乎很穷。

  继祖有些担心,自己带的这些致物件,能卖出去吗?若说卖到西宁府,人好歹是州府,再差也有限,再说自己带的东西又不多,只怕能买的也看不上。继祖有些担心,若是这头一炮打不响,不说别人,就自己也要灰心了。

  到了西宁时,继祖让大伙休整一日,自己出门打听去了。西宁这边和继祖担心的一样,那些商铺都有自己进货的路子。继祖带去的货,跟人家进的货差不多,这些商铺就不想买。想买的出的钱太低,继祖也不想卖。

  好在,继祖还打听到一事。从西宁到平安县,离平安县还有一天路程的地方,往西走有个大县叫安远县,那个县产药材,比平安县富裕,又不像西宁是州府商贾众多。或许那个地方有机会?

  到岔口的地方,继祖写了封信,另雇了辆马车,让齐大带了家里给唐县丞和吴管家他们准备的东西,先去平安县,继祖带了小吴管家和货物绕道去了那个安远县。

  还别说,安远县没让唐大少爷失望,带来的货都卖了个好价钱。因为这个县卖药材有钱但又交通不便,除了药材的商队,很少有其他商队来。倒让唐大少捡了个便宜。小吴管家算了算,除了成本和一路的花销,尽赚了五百两不止。这个数额,让管家松了大气。

  继祖和掌柜的银货两清后,没急着走,看着掌柜的翻捡缎子。

  掌柜的多的人啊,便问:“小少爷,还有事吗?”

  继祖嘿嘿一笑,从怀里摸出几张给掌柜的:“我这有几张图纸,掌柜的您给看看,可有用?”

  掌柜的接过翻了翻手上的几张图纸,越看越有兴趣。掌柜的在这家绸缎铺做了二十多年了,眼光还是有些的。

  继祖觉得有戏。

  “掌柜的,我之前一直住在京城,三个月前才跟着祖母回了南边老家。这些都是我按着京城的人的穿戴画的,不敢说是最新的款式,不过瞧着还是新颖的吧。掌柜的给瞧瞧,要是有用,您随便给点。刚才那批货是家里的,这些图纸可是我的零花钱。”

  掌柜的笑笑,再看了下图纸。

  “小少爷,就这点图纸?”

  当然不止这几张。继祖对画画比念四书五经还有兴趣。在京城时也拜了师傅。和老太太商量了要西北的时候,继祖就在画了。若能卖掉就卖掉,不能就当练习。画的有花样,首饰,还有些衣服款式。继祖不好意思画大姑娘小媳妇的衣服,多是青年男子或者小童的。

  继祖把其他的图纸都给了掌柜的。

  掌柜的仔细看了说:“小少爷这些样子都不错,不知小少爷准备多少钱卖呢?”

  继祖摆摆手:“不过平时没事时乱画的,掌柜的您看着给吧。”

  掌柜的犹豫的说了个价:“壹百两,如何?”

  “行,掌柜的觉得行就行。”

  于是继祖的口袋里多了壹百两。

  “吴叔,我厉害吧,随随便便就赚了壹百两。”

  小吴管家点头,真心地夸大少爷能。小吴管家很开心啊,主人家手头宽裕,管家就轻松了。小吴管家真没想到,大少爷没事时随便画的图纸,竟然能卖钱?

  “少爷,那我们是要进些药材还是先去看老爷。”

  继祖想了想说:“还是先去看父亲吧,这边的药材有固定的人来,我们不好去插一脚。平安县也有药材,父亲在那边三个多月了,我们先去听听父亲的意见。”

  “行,那我们就去平安县了。”

  平安县里,唐县丞睡不着硬拉着吴管家聊天。其实吴管家也没睡意,他也想儿子了好不好。吴小子没心没肺早和齐大去睡了。

  唐县丞又把儿子的信仔细看了一遍:“吴叔啊,没想那小子胆子这么大,我都不敢拿了家里的钱做买卖。你说要是亏了怎么办?”

  “老爷不必忧心,信上说了,都是些布料钗环之类的,便是卖不出去,自己留着用也行。”

  “可是那些东西要用到什么时候去了?家里缺的是现钱。”

  唐县丞现在很为家里的银子担心。县丞,管住不管吃,再给几身官服,薪水五两每月。这钱普通人家里够用了。可是唐县丞不够啊。不仅唐县丞,整个县衙里就没够用的。

  吃穿要钱,孩子要读书要钱,人情往来要钱,下人要钱。

  唐县丞才知道县衙里其他同僚都有产业,最多的当数县令大人。平日里没事的时候,都管自己的产业去了。不是人家没干事,是因为平安县地方小人口少,又没什么出产,外来人口少,整个县衙的事都不多。人家是把自己的产业当主业,当差当副业了。

  唐县丞也想学着开个什么铺子,只是没干过不懂行,又没本钱,所以一直没动。

  所以当知道儿子来看自己顺便做点买卖的时候,唐县丞即高兴又忧心。

  继祖和小吴管家还有镖师们风尘仆仆的来平安县。继祖不知道自己爹住哪里,也懒得到处问,直接找到了最显眼的县衙来。

  小吴管家给门口守着的衙差几个铜板,让他往里通传一声,说唐县丞的儿子来看他来了。

  唐县丞心不在焉的处理公务,也不晓得儿子的货卖得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