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9
作者:风吹翦羽      更新:2021-01-30 11:27      字数:2495
  萧启绑来的时候?

  看来萧昱肯定是离了京城后便直接往桐城而来了。

  可恶!这么说来萧昱岂不是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溜走的?

  想通了这一切的萧祚更是气愤,一连处置了许多下人还是无法平息怒火。

  最后他将矛头指向陆家和白家。

  前去搜捕萧启的人回来后虽然怀疑陆家把王爷当枪使,可是白家也确实可疑得很。

  只是他们搜不到人,便没有证据证明对方和萧启勾结。

  可是既然萧昱前些时候还在桐城,能待的地方不多,头一个一定是豫王的院子,而按照陆家那个老头子所说,豫王和白家三爷有不可告人的关系。

  那么听说了他的大军压境,直扑桐城而来,萧昱肯定不会再待在豫王那里,反而会再找一个安全又不起眼的地方。

  按照豫王和白家三爷的关系,几人躲到白家去不是合情合理么?

  因此萧祚立刻命人去把陆家和白家的人都捉起来。

  白衡和穆祈一直都在注意着萧祚的动向,因此萧祚的人一往着白家而来,他们就猜到了萧祚要对白家出手了。

  白衡立刻前往老爷子的院子,劝老爷子离开。

  白夫人前些时候已经被他劝走了,其余的女眷和奴仆也走的走,散得散,往日偌大的白家此时却是冷清清的。

  留守下来的都是年纪已经大了,不想再折腾了,不然就是家里已经没人了,独身一个了无牵挂的,就是让他们走也不知道该走到哪里去,不如和老爷子共进退。

  这几人都是极其忠心的,老爷子用了他们一辈子,自然知道他们的性子。

  再有,若不是忠心的,也留不到这个时候了。

  就像前院原本的二管事,一听说二爷白仲轲投靠了祚王后,竟也跑去投靠白仲轲。

  二管事这一走,有许多原本只是在观望的人,也跟着悄悄地溜了。

  他们也不在乎卖身契这回事,祚王都造反了,天下都要大乱了,在战乱时候谁还管你那一张卖身契在哪里啊。

  这些日子桐城里已经发生很多烧杀掳掠的案子,可是官府不作为,萧祚也不管,再有很多犯案的根本就是萧祚手底下的士兵。

  官府不能管也不敢管,没见前些时候一个挺身而出的捕头直接被杀了么?

  这下子哪里还有人敢管呢。

  因此桐城里人心惶惶,不只晚上没人敢出门,就是白天街道上都萧条得很。

  但是官府和商铺孝敬祚王的份例却不能少了。

  曾经有商家跟前来银子的王府管事打商量,却被对方二话不说就投入大牢,还没了家产和店铺之后,就没有人敢再出头了。

  萧祚自以为桐城还在正常运作,却不知道桐城里的众人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了。

  此时的沉默都只是爆发前的宁静罢了。

  ******

  京城里。

  首辅、次辅和六部尚书奉命监国。

  几人日以继夜的埋头在成堆的奏折中,朝堂中还算稳定,毕竟萧昱一登基后,便大刀阔斧的换了许多朝臣。

  他早就培养了自己的班底,哪里有可能让先帝朝的那些老臣留下来。

  本来还等着看他笑话的朝臣发现,自己才是个大笑话。

  萧昱能够潜伏多年,一举成事,本就不是个简单的,哪有可能被他们拿捏住。

  原本还想倚老卖老的那些臣子们,都被萧昱给撸了职务,他最受不了被人威胁的感觉,既然你抱病,那便回家好好养身子罢。

  他不缺健康又年轻的臣子替自己办事。

  还有本来想以退为进,试图用告老还乡施压的老臣,也真的告老了。

  萧昱可不玩什么欲擒故纵、尽力挽留的,你说要告老,行,朕还替你选了个好日子,快回去罢。

  经过几次的交锋,众人这才知道,原来萧昱不是可以被威胁拿捏的。

  以前的先帝妥协是因着他底气不足,想要得到朝臣的支持,再有他本就不是储君,没有受过帝王心术的教育或训练。

  登基后不有些捉襟见肘,那些老臣们都是成了的,见先帝这样自然是好呼拢的。

  幸好先帝背后还有个太后,才没有让先帝成了空架子的皇帝。

  不过那些老臣的暗中刁难,还真让先帝吃了些苦头。

  先帝好不容易服了那些老臣后,这才有心力关注萧昱。

  萧昱便是趁着这时候拼命累积势力,暗中拉拢朝臣,慢慢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势力。

  也是因着先帝的前车之鉴,萧昱登基后自然不会放任那些老臣爬到自己头顶上。

  萧昱的头脑和手腕比先帝好了不是一丁点儿。

  很快就将刺头都给拔掉了,朝中也就安分下来了。

  只是萧昱这一次出宫后,首辅几人发现刺头似乎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而且这一次的刺头很明显是萧祚的人。

  就在这时候,竟然传来萧祚造反的消息,紧接着又有陛下失踪的消息流传开来。

  京城里顿时人心浮动。

  朝臣们心里有些惊慌,难道萧祚真的能够造反成功?

  萧昱倘若在外面回不来了,京城不就是萧祚的囊中之物了?

  这时候,有人站出来说:“我们不能让萧祚那贼子成功,倘若陛下真的遭遇不幸了,不还有太子殿下么?我愿意奉殿下登基。”

  首辅几人闻言心里一跳,目光同时朝那人刺了过去,那人却恍若未觉,继续滔滔不绝得发表着高见,话中意思都是这个非常时刻,太子殿下该站出来了。

  太子殿下离京的消息自然没有传出去。

  因此朝中还没有人知道萧启压根儿不在宫里,甚至不在京城呢。

  朝臣们被那人几句话煽动了,开始有人觉得那人说得有道理,此时正是太子殿下要站出来的时候了,陛下微服出巡失踪了,那么太子殿下应该要出来监国才是。

  慢慢的,开始不断有人请求太子殿下站出来。

  这个时候,一开始提议的那人彷佛不经意地说道:“殿下到这时候都还不站出来,难道是觉得自己无法胜任?……或者殿下根本不在宫里呢?”

  不管是哪一种可能,都是很糟糕的结果。

  首辅几人这下确定了,眼前这人就是专门来挑拨的。

  众人听了那人的分析,也觉得很有道理。

  倘若殿下在宫里,此时还不站出来,那也太说不过去了;倘若殿下不在宫里,那么殿下去了哪里呢?堂堂太子殿下却私自出宫,这……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其实太子出不出宫平日根本没人管,天下太平的时候,太子就算跟着陛下微服出巡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可现在是非常时刻啊。

  朝廷不可一日无君,陛下在外面回不来,还听说失踪了,那么就该太子殿下出场了,结果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