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
作者:竹斋眠听雨      更新:2021-01-31 05:43      字数:2489
  备马出去了。早上出门的时候也没看见他的马回来,现在估计还在赵大人那里呢。”

  “城里有没有什么传言?有没有人听说要闹水灾?”

  “这接连下了一个多月的雨,前两天好不容易放晴,谁知道在这当口还会出事?怎么说,难不成情况真的很严重?这官府怎么不先把公文张贴出来,好让百姓心里有个准备啊。”

  “官府那边估计也是刚刚接到消息,正在商量对策。爹让大哥去帮赵大人,让我把家里人都安置好。不过我还是得先去找一趟赵大人,看看外边情势怎么样了。”

  “赵阳,若月就拜托你了。”

  殷梅笙不在,裴若月想到要和素来讨厌自己的老太太相处,心里有点得慌。“一定要去吗?我在这里待着也行,你尽管去。”

  “这里地势太低了,万一有洪水很快就会被淹没。你一个人在这里我不放心。有赵阳陪着你,你只管在我房间里待着。若是老太太去找你麻烦的话,你不吭声,不理她便好。我打听完消息便立马回去。”

  “那你快去吧,我帮他拾拾东西,我们待会就走。”

  于是殷梅笙便往赵大人那处去了。赵大人是前两年刚刚调到这里的地方官,约摸四十多岁。他当年入仕拜在了殷老爷的门下,因此算是殷老爷的门生,和他们家交情甚好。等赶到了赵大人那里,刚好碰到殷兰筝踏着门前的上马石蹬上马鞍,向赵大人道别。

  刚好和大哥碰了个对面。

  可殷兰筝正眼也不瞧他一眼,直接骑马走了,好像根本不认识这个弟弟一般。

  殷梅笙也不气。他知道殷兰筝对自己失望,可是他不想讨好他,装作别人所对他期待的样子。和大哥相比,他要自私得多,没有勇气为了别人的期待而牺牲自己的幸福。那些高尚的事情让别人做去吧。他只想过随心所欲的生活,不愿意承受高尚的代价。

  “殷二公子。”

  “晚生拜见赵大人。”

  “你也是为了洪水的事?”

  “赵大人,这洪水当真会来么?第二道堤坝难不成真守不住?”

  “不容乐观。”赵大人昨晚一宿没睡,满面愁容,“今早又有快马来报,说上游水涨得越来越快,已经漫过堤坝了。”

  “大人可想好了应对之策?”

  “还能怎么办?这水道四通八达,即使把城门关了,洪水也还是会漫进来。我已经吩咐下去,让百姓快点拾东西,多准备点粮食,尽量往高的地方躲去。你大哥现在带人去加固城墙,疏浚河道,我待会也要过去看看。不过修归修,怕是起不了太大作用。”

  “我记得有些进城的河道下面是有水闸的,大哥可有和大人提起这事?”

  “这个放心,我也已经派人去看了。不过那些水闸年久失修,不知道还能不能发挥作用。有你大哥在这帮我,这些事情你不必操心,你还是先去把家人安顿好再说吧。”

  “对了,殷大人的藏书你可千万看紧。里面多的是稀世孤本,别让水泡烂了。”

  “晚生明白。”

  告别了赵大人,殷梅笙立即便赶回家去。一路上闹哄哄的,到处都是惊慌失措的百姓。有小孩子穿梭在人群之中,不嫌事大的大声招呼着,“发大水喽,发大水喽。”米店门口已经排成了长龙,更有甚者已经一拥而上哄抢着粮食,被维持秩序的差役连声呵斥。原本好好做着生意的人,忽然从街上纷乱的人群中听说了这个消息,立马便起摊子,匆匆的挑着货物往家里的方向跑,连货物撒了一地都顾不上回头。大家都乱得跟热锅上的蚂蚁般,互相传递着些不实的谣言,被某种高涨的情绪所控制。殷梅笙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路在心中盘算着家中的钱财和粮食,眉头直皱。

  “少爷回来了。”

  一看到殷梅笙从门外进来,殷家的仆人便仿佛看见了主心骨一般,一脸得救了的神色。虽然殷梅笙平日里很少插手府中的事务,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是靠得住的。“管家呢,把他叫到我的书房里来,还有荣氏,叫她带上府里的账本,动作快。”

  “是,管家带人在修补上个月坏掉的院墙呢,我去喊他。荣妈妈正在老太太那,我让顺儿去叫她过来。”

  “赵阳呢?赵阳回来了没有?”

  “回来了,带一个挺俊的小公子……”丫鬟本还想说些什么,但是又想到那小公子和少爷是那种关系,不禁脸红,“应该在少爷房间待着呢。”

  “那就好,”殷梅笙放了心,“你去帮我传话,说我待会就过来。”

  “是。”

  于是殷梅笙便召集了管家和荣氏,在书房里商量家里人丁和财产处置的事情。殷家在后花园的西南一角建了一座三层高的小楼,平日里堆放老爷的藏书,到这时候也可权作避难的场所。把下人也算进去的话,殷家上下一共有四十多口,都躲在这里怕是不太实际。

  “这住得近的,少爷可以先让他们回去,等水退了之后再让他们过来。他们这个月的工钱还压在我这里,少爷大可放心。”

  “我担心这个做什么,”殷梅笙翻看着账本,“下人的处置你看着办。想走的便走,不想走的也别拦他。藏书楼已经清理好了吗?务必要在下午前把钱粮运到楼上。老太太和大嫂那边可知会过了?让她们拾拾,把贵重物品都贴身带着。”

  “老太太那边我已经说了。”荣氏上前一步,“我已经下令让厨房把面粉做成馒头,又让人把水缸扛到藏书楼上,装满了三大缸的水。一楼的藏书已经运到阁楼去了,和银子一起,放在了藏书楼的最顶层,经手的下人都是信得过的。”

  “下午把留在府内的人员清点一番,把必要的物资都带到楼上去。把女眷安排在三楼居住,我们住在二层。吩咐下去,不允许擅自携带火种进藏书楼,如厨娘要携带火种,必须先向我报备,也不允许携带油灯。总之一切可能会走水的东西,都不能带到楼上,务必跟下人说清楚了。”

  “是。还有一件事,刚刚我在府里巡视的时候,看见花园的水池里有三只小艇,可以备不时之用。我已经叫人把这三条小船拖到岸上,系在藏书楼下了。”

  “好。还有什么我没想到的,还多劳你们二位心。”殷梅笙把账本交还给荣氏,神情有些落寞,“我记得院子里有几株母亲亲手种的兰花,让花匠找个花盆装起来,也放到藏书楼上吧。”

  “好,我待会就去吩咐。”荣氏从没有听梅笙提起和母亲有关的事,以为他早已把夫人忘了,一时之间竟有些感动,“我已经把夫人留下的一箱子衣物珠宝都好好的放起来了,少爷不必操心。”

  “对了,少爷,”管家开口,“大少爷这几日可要回家?刚刚夫人差人过来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