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9
作者:微小的沙      更新:2021-01-31 08:30      字数:2497
  城墙上渗水口下泻而出,直接烫伤了下面的匈奴人,顿时哭嚎满天。

  “火箭准备!”蓝袍小将又一次举起发号施令的手。

  阔坦无比惊慌,顾不上身上火烧火燎的疼,也顾不得士兵们哀嚎,连滚带爬的逃离城墙根。他终于逃离那片地狱火海,却被城墙蓝袍小将一箭射穿了胸膛。

  白神在上,他这是再也回不去草原了么?

  城墙上传来军民的欢呼声,有位大叔挥着做饭的大铁勺,热泪盈眶喊道:“他娘的贼寇,快快滚回你们的老家去吧!”

  举着自家长板凳要打匈奴人的汉子跟着喊道:“贼寇滚出去,从我们北轩的土地上滚出去!”

  分散在城墙各处的百姓,也跟着激愤大喊道:“贼寇滚出去,从我们的土地上滚出去!”

  声势浩大,振奋人心!

  箭雨“唰唰”,击退了匈奴五千人的进攻。

  战事停息,定国公带着周刚等人向百姓们致谢,尤其对徐掌柜特别礼遇。“多亏有先生先酒后油之妙计,才能助我军大胜。”

  “哪里,哪里,多亏有小公子的提点,还有我这友人的提醒。”徐掌柜脸上笑开了花,不忘提携大厨朋友。原来,徐掌柜到朋友处借酒,朋友听完他用途,马上献上滚油之计。两人一合计,扯上蜗居在衙门里的县太爷,一起发动全城百姓,展开了一场军民大协作,这才助定国公他们赢得了胜利。

  “本将不会忘记诸位之功,奏报之中定会向上禀明。”周刚守城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感受到来自百姓的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下,他们长阳城的城墙变得坚不可摧。他也是第一次瞧着县太爷顺眼几分,往日这位不作为的九品小官,只会装糊涂抹稀泥。“本将也在此代表长阳守兵,感谢陈大人相助之情。”

  “呵呵,不敢,不敢,下官应该做的。”陈县令抚着大肚子笑了。

  可平静没过多久,第二日,太阳刚刚升起,敌人的号角声又起。

  匈奴人死了一名战将,又派来一名战将,这位吸取前者经验,先用投石车开路,第一波就是大强攻,打得定国公他们没有还手之力,只能先行撤下墙头。

  昨日一堆“功臣”,全都站在路口远远观望战局,徐掌柜问县太爷:“大人,咱们怎么办?”

  陈县令哪知道应该怎么办,他今生唯一愿望就是在任时多捞些银子,等年龄大了,回家乡当个富家老员外。

  “匈奴五千多人,昨日咱们杀了两三百人,也不过是他们总人数的一个零头。”王管家眉宇间带着沉重,“投石车攻城威力大,可大石难取,离这里最近的山也有二里地,运输不方便。怕只怕匈奴有人琢磨出如何使用投石车定点投射,这样一来,城墙被攉开一道口子,也并非难事。”

  赵元嵩:“所以,在这之前,咱们得想办法毁了投石车喽?”

  陈县令看着从城墙外飞进来的三人合抱大石头,哆哆嗦嗦问道:“长阳还守得住么?”

  王管家:“只要再坚持一天。”按原计划,冯玉林率天罡军已到屏录关了,估计明日会对玉屏关展开攻击,来一招围魏救赵。

  投石终于停歇,城下转来战马嘶鸣,箭矢破空,喊杀之声。城墙掩体后,定国公大手一挥,“上城墙!”一群军士“呼啦啦”快速就位。

  百姓民壮们似乎在昨日的战斗中找到了信心与血性,他们不用人招呼,拿着烧火棍、长板凳、菜刀等就要上城墙。昨日没有出现的女人们,也有出来帮忙的,她们拆解着棉被,将棉絮浸在油中,后又捞出来裹在箭尖上。

  匈奴人豪华版攻城梯已被烧毁,这次他们使用的是简易版,碗口粗的两根木头架起的梯子,由四人抬到城下,后面的人在其弓箭的掩护下,向上攀爬。因某些墙垛被投石车摧毁,不好做防御,这时便出现防御缺口,周刚与邓勉见势不妙,一人执刀,一人持矛,像阵风一样扑了过去。

  赵元嵩也没闲着,和民壮们一起往城墙上运酒。

  战场上的厮杀没太多花哨,全是最简单的劈砍刺杀。赵元嵩等人尽量避开激战人群,向梯子上洒酒。可匈奴人早有防备,一名持刀的匈奴人,瞪着大眼睛挥舞着大刀向赵元嵩砍来。赵元嵩惊慌后退,却被身后的碎石绊倒,再想躲已经来不及,眼看那刀就要落在他头顶,他心道:要死了么?还没等到男神回来,好不甘心啊!

  就在这时,他看到匈奴人身后的邓勉,竟像只矫健的豹飞扑而来,用长矛狠狠穿透匈奴人的后胸,他左腰用力,带着手臂向上挑动,将这死透的匈奴人直接挑落到城下。

  赵元嵩抹了抹溅在脸上的血,傻傻望着他。

  邓勉崩着一张脸,没了往日的夯与熊,仿佛瞬间长大了好几岁,他上下打量他,“受伤了?”

  赵元嵩摇头。

  “没受伤,就别傻坐在这儿,快去点了他们的梯子!”他一脸嫌弃之余,还回手一矛敲在另一匈奴的颈侧,“咔吧”一声,赵元嵩仿佛听到了颈项断裂声,那匈奴没来得及哀嚎便倒在地上。

  赵元嵩:“……。”行吧,定国公府人都凶残,所以他应该更凶残些才能自保。

  第40章长阳关之战

  在邓勉几位兵哥的掩护下,赵元嵩与几位民壮将酒水洒到木梯上。如何避开飞来箭矢在城墙上穿梭,赵元嵩有经验,他指点其他人道:“小心,身体再矮些,要从墙垛口泼酒的话,你们先看好,再伸出手去泼,可别将头伸出去。”

  被他抢救回一条命的人拍拍胸口,对他表达感谢。

  俗话说,同窗情、同袍情是最真挚,也是最让人终身难忘的感情。城墙奋战这几日下来,邓勉对赵元嵩的看法有了彻底改观。尤其在昨晚,他从袍泽口中听到小纨绔那首《无衣》,更是知晓京都传言纯属瞎掰,他能站在城墙头吟唱出激发士兵们同仇敌忾的词,怎么可能是个不学无术的?若真要给他安上纨绔头衔,那他也是有文化的小纨绔啊!

  邓勉书读得少,性子直,他并不会像赵元吉那些书生,深究赵元嵩的词是否押韵合辙。他只知这首词应情应景,在战火纷飞中,他看到听了词的士兵们慷慨激昂地喊出同生共死的决心,士兵的士气在伤亡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噌噌大涨。

  邓勉在他自己都没察觉的情况下,接纳了赵元嵩为定国公府一员。

  可能是匈奴人昨日吃过大亏,见城墙上又洒下烈酒,他们马上撤退。陈县令拄着从衙门里带来的水火棍,后背贴在内城墙垛边上踮起脚跟,隔着一丈宽的城墙眺望城外,兴奋又激动叫道:“匈奴人退了,匈奴人怕了咱们的洒酒计!”

  定国公与周刚听他叫喊,合力制住一名爬上墙的匈奴人,将他当作护盾,抵在墙垛口下望,才看清匈奴人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