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2
作者:微小的沙      更新:2021-01-31 08:31      字数:2497
  王爷年事已高,恐怕不能久站。”

  皇帝陛下被唤回神志,马上拾好心情,没让其他人发现端倪,点头道:“嗯,是了,快赐座。”

  赵元嵩一介草民,没有皇上命令,根本没有得见天颜的资格。相较于皇上,他更在意他家男神,甫一进门,他目光全在风敬德的背影上,见到他平安无事,才悄悄松了口气。

  赵元嵩病情不宜移动,他也是求了白大夫半天,被他扎了好几针才能出来的。原本他只有五成把握能救下风敬德,可当他在外间听到众朝臣们的争吵议论后,这把握便增致到八成。不管是学派,还是党派,他们之间的矛盾远比他想象中的深,只要选择好利益的投放,他们不乱才怪。

  皇后娘娘待皇帝陛下与昌誉王寒暄后,深深福礼道:“皇上,本来后宫是不可干政的,但今日臣妾得知一件事关我北轩社稷的大事,不得不请昌誉王叔一起前来,向皇上禀报。”

  “皇后快请起。”皇帝陛下示意李公公快去扶起皇后,迫不及待问道:“什么大事?”

  皇后娘娘左右看了看,欲言又止:“长缨救妻另有原因,而且无诏回京是迫不得已的。然这个原因,臣妾不知该讲不该讲。”

  皇帝陛下见皇后娘娘颇为慎重,心中更是疑惑,皇后娘娘用眼神示意,她要悄悄告诉他。皇帝陛下默许皇后上前,在听完皇后所言,当下抬手赶人,“除定国公府人外,昌誉王叔、蒋丞相、御史大夫、尚书令留下,其他人跪安吧。”

  众位大臣在惊疑中退出崇明殿,各自出宫,又私下聚会等待消息。

  皇后娘娘早被美丽的爱情故事洗了脑,她对脸色苍白的赵元嵩多了几分怜惜。“皇上,这孩子昨日才从昏迷中醒过来,身上还伤着,您看这礼节上……”

  “礼,赐座。”屋内空下来,皇帝陛下更能看清赵元嵩的外貌,他目光定定的,无法从赵元嵩脸上移开。

  赵元嵩并不惧前方灼热视线,他发髻中与后颈处埋有银针,只要头偏上一偏,那些地方就如被针贯穿一样的疼。与其坐着挺直背脊,还不如跪着用后脚跟垫着屁-股来得轻松。“草民有罪,不敢坐着。”他先谢过皇上,缓缓走向风敬德身边跪下,他的头与肩颈都不能动,动作僵硬,直挺挺跪地,在膝盖撞地前,被眼疾手快的风敬德扶托住,才没让他摔趴在地上。

  赵元嵩轻声对风敬德道谢,却被他一把抓住了手腕,而且力道越来越重,虽看不见将军大人的脸,他也知道男神这是发怒了。赵元嵩轻轻挣了挣,小声道:“将军,皇上看着呢,你先放开我。”

  “咳咳,长缨,你先放开他!”皇上也听到了。

  风敬德用大拇指在赵元嵩手背上搓了搓才将人放开。

  皇后娘娘被他们的互动感动了,眼角闪着泪花,赞道:“这两孩子感情真好!”

  皇帝陛下又咳了咳,询问道:“赵元嵩,你何罪之有?”

  “草民万死,边关大战,草民却因私情千里寻夫,给将军添了麻烦。之后,将军无诏回京是真,为救草民也是真,不过,将军却不算渎职。”他说话速度缓慢,够不到底气,看上去挺可怜。

  皇帝陛下想先召御医给他看看,却被蒋丞相抢了话头。“皇上,他这话说的前后矛盾啊,不会是病糊涂了吧?”

  “草民并没有病糊涂,这位大人您听草民慢慢讲。因草民在去边关寻夫途中,得知制藤甲的秘法,那藤甲制作简单,防御力较一般藤甲高,据草民所知,士卒绝大多数穿麻衣戴帻巾,只有将领才能分得一件铠甲,而冲杀在前的却是士卒。草民发现的藤甲如能广泛用于军中,几乎可武装全部军队,减少士兵死亡。”

  “什么?”众人皆惊,皇帝陛下追问道:“那是什么藤?”

  古大人自认学识渊博,也不相信:“那藤长什么样?”如果真有这种藤,对北轩来说可是件好事。

  蒋丞相目光深邃,不屑道:“连古大人都不知道的,他怎么又能知道!他这是脱词,什么藤甲的防御力还能抵得过青铜钢铁?”

  昌誉王将手伸向御书案,扒拉下御笔架,给自己造势,大喝道:“你们急什么,不给人家机会,怎么能说得清。一个个标榜自己是有才之士,通古博今,哼,本王看你们连小娃儿都不如。”

  “王叔莫气,荣锦上茶。”皇帝陛下也觉自己心急了。

  “莫气?呵,明明是皇上在问小娃娃问题,他们这些饱学之士不好好听着,喧宾夺主挑刺,还把不把你这皇帝放眼里啊?本王听说他们参风敬德不敬君王,那他们这样是否也算不敬君王?哼,该杀,全都该杀!”昌誉王抬起枯枝般的手,指向蒋丞相他们。

  “臣惶恐。”两位一品大员齐齐跪地,“请皇上恕罪。”御史大夫也都跟着躬下身体。

  昌誉王看自己威慑的效果挺好,背着皇上无声裂嘴大笑,给现场唯一不能低头的赵元嵩使眼色。赵元嵩用余光看到了,快速对老王爷挤眼睛。

  风敬德似有所感,微抬头看向昌誉王,老王爷迅速敛,还是那位德高望重的皇族长辈。

  “好了,下不为例。”皇帝陛下发话道:“两位爱卿平身。”

  “谢皇上。”

  皇帝陛下让赵元嵩继续讲,这次两位大人乖乖立于一边,不敢再多言。

  “这藤名为金刚藤,如何制甲,只有草民一人知晓。长阳关战事吃紧,草民没空向将军禀报。”

  “你可以告知其他人呀,就那个谁……对了,代统领周刚。”皇帝提出自己疑问。

  赵元嵩抿唇,尴尬道:“草民发现了特殊藤甲,当时除了将军,草民谁也不想告诉。”

  古大人小声冷哼:“真是个纨绔,自私自利,见识太浅薄。”

  赵元嵩默认:“草民真没多大见识,那日抵达长阳关,将军正与匈奴人大战。关外近万匈奴大军压境,城内只有两千多士兵把守,长阳战事吃紧,草民又急又怕,根本没空与将军说这事。后来大元帅及时赶到,可敌我双方人数太过悬殊,长阳将士们在不眠不休战斗。那天,敌寇用抢来的投石车攻城,大元帅教导草民:‘人在城在,城破人亡!身为风家人,死也要死在战场上!’草民觉得自己嫁入定国公府,也算是风家人,怎奈人小言轻,便擅自跑去动员城中百姓帮忙守城,当时,草民也是抱着必死决心的。抽空与管家提了几句藤甲之事,并没时间详述藤甲制作法。”

  赵元嵩从袖袋里抽出记载制藤甲的纸张献出,不好意思嗫嚅道:“等战事平息,草民受了伤,昏迷不醒。听说将军一开始并没打算带草民回京求医,而是让全城的大夫为草民诊治,当他从管家那里听说草民知晓制藤甲秘法后,才决定带草民回京。皇上明见,将军此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