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
作者:菱若冰秋      更新:2021-01-31 16:43      字数:2324
  “听赵家小姐这么一说,还真忍不住想看看,不知老夫人意下如何?”

  张氏这话让已经很为难的李氏,站在越发的更不知如何是好了。她这个外孙女哪里擅长什么女红,都怪平时由着这个孩子,要是她那个女儿还在世的话,今日也不会让人逼至如此。

  见李氏没有说话,脸色不大好看,张氏不明所以的又道:“苏老夫人可是有什么为难之处?”

  说完,赵乔又趁机添了一把火:“都说苏家的绣艺湛,莫不是苏老夫人不舍得当场绣给大家看看吧?又或者是别人误传了,其实苏家的绣技一般般而已。”

  此刻,李氏颇为苦恼,好好的怎么得罪这样一女子。不过看这赵乔一步步逼近,丝毫不顾及旁人的感受,估计是否是她那两个宝贝孙女招惹到那女子,还有得一说。

  眼下大家都一个个看着在,张氏又似乎很感兴趣的样子,如果她执意推辞,只会让人觉得苏家不给面子,落人话柄。可是让她那个不擅长女红的孙女,当场作绣,不用猜也知道结果,最后让别人看了笑话。

  进退两难间,李氏心一横,准备把实情说出来,总好过到时候被人看笑话的好。

  正要开口禀明真相,一个声音从拐角处突然响起。

  “谁说苏家的绣艺一般般。”笙歌起身,脸色平静道,然后缓步来到李氏身边,目光却盯着赵乔,“母亲的绣艺,在大都也是留有美名的,赵小姐方才夸了苏家,如今又突然改口否定,这是为何?”

  木笙歌嘴上的功夫,她原先已经领教过了,若是执意要跟她争辩,是讨不了便宜的,她只得解释说:“我也是听人说起,这道听途说的事难跟事实会有出入。”面上笑着,心里恨的牙痒痒。

  笙歌心上冷笑:“你既未亲眼证实,又怎可凭着自己猜想随口定断他人。”母亲的一手好绣工,断不能被这种人三言两语给讹传了。

  面对笙歌句句字言,赵乔一时招架不住,一时急道:“口说无凭,你母亲既然过世了,你是她的女儿,不如你向大家展现一下绣技,如何?”说这话时,赵乔内心是矛盾的。她的本意是想让苏璃陌出丑,让苏家人丢了面子,谁想木笙歌来趟这浑水。转念一想,木笙歌的母亲走的早,应该也没学到什么,想必绣工也不咋的。想到这,心生得意,等着看好戏。

  笙歌当然不许任何人伤害自己的亲人,这个赵乔不仅出言紧逼外祖母,还质疑母亲的绣艺,丝毫不知敛和让步,这是她无法容忍的。

  今日她想做个安静的听众,奈何这个赵乔一再相逼,欺人太甚,若是她装聋装哑,任由着她欺负苏家人,那是万万不能的,所以为了苏家,也为了母亲,她不得不挺身而出。

  既然如此,不给点颜色瞧瞧,还真以为苏家人个个好欺负呢。

  木笙歌转身向张氏施了一礼,恭敬道:“既然赵家小姐不相信,那笙歌只好代母献丑了。”

  张氏点了点头,随即抬手让人去准备。

  李氏和王氏捏了一把汗,李氏对王氏使了个眼色,王氏立马会意,凑近笙歌的旁边小声劝道:“笙歌,我知道你是气不过赵家小姐,但是生气归生气,可千万不能逞强,你母亲的绣艺不是谁都能模仿的,趁现在还来得及,赶紧向夫人解释清楚,兴许将军夫人深明大义,不会怪罪的。”王氏将其中的厉害对笙歌言明。

  笙歌冲王氏到笑道:“舅妈是对笙歌没信心吗?你和外祖母只管放心,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更不会因此给苏家人丢了脸面,你看璃陌对我就很有信心。”

  王氏顺着笙歌的目光望去,自己的女儿可不是一副淡定之态,看起来倒不怎么担心的样子。

  王氏望了望一边担忧的李氏,幽幽低道:“既然如此,舅妈也不便多说,这事你心里有数就行。”

  笙歌点了应了声,没有出声,她心里自然是有数的。

  第三十二章好感(求藏和推荐票)

  ?  今天是愚人节,很开心到来自只看见沙漠书友的打赏,小冰秋在这说声谢谢了。周日下午两点主站简介推和最新签约榜,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新书期,需要你们多多爱护,记得藏奥,有推荐票的记得投票奥,我们一起冲榜去。小冰秋会努力自己用心写好这部,嗯嗯。加油!!!

  这时,府里的下人按照张氏的交代拿来了刺绣需要的针线等物品,木笙歌当即坐了下来,穿针引线,手法十分娴熟。

  一时之间,众人的目光皆落在她身上。

  月牙白锦衣长裙,一根玄紫色腰带曼佻在腰间,外披烟笼纱衣,笙歌今日这一身衣裳虽偏素雅些,可是比起在场那些身着艳丽的小姐们,倒显得格外的与众不同。况且她天生生就的一副好容颜,在阳光的沐浴下,更加动人无比。那专注的神情,看得众人入了神。

  苏璃陌走到王氏身边,对看得愣住的母亲说道:“母亲,你和祖母就等着看好戏吧。”

  看好戏?这句话说的意味深长,王氏疑惑的看向女儿。

  苏璃陌却盯着愣住的赵乔,轻笑了下。想让她苏家在人前落了颜面,那是休想,不到最后,谁成笑话还不一定呢!

  等待中,茶凉了大半,张氏吩咐下人重新给客人又换了热茶。

  待热茶端上来后,笙歌这边已针结束,将手里的绣品展现于人前,人群里有人忍不住喃喃念叨:“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笙歌绣的是一副红梅图,屈曲盘旋的枝干,一片片鲜红的花瓣,中间嫩黄的花蕊加以点缀,秀美十足,瞧着跟真花没什么区别。配上这首诗,更显意境。

  刺绣的红梅,见过不少,但是能把这红梅绣的跟真的一样,却是少见,张氏忍不住赞赏道:“苏家的绣艺果然名不虚传,今日有幸得见。苏老夫人,你这外孙女可真是心灵手巧啊。”

  “将军夫人说的极是,你看这绣品上端正的诗句,一看啊,这木小姐就是个才女。”那些有意奉承张氏的人,也跟着附和道。

  大家把目光从这件绣图上又转移到笙歌身上,满意的不时点头,至于笙歌原先凄苦的身世一事早已抛之脑后。

  一件出的绣品,一个容貌俱佳的女子,一下子吸引了在座所有人的目光,当然也就没有谁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