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4
作者:菱若冰秋      更新:2021-01-31 17:17      字数:2297
  记着上次之事,说不定正等着看好戏,她此举倒把我惊讶住了。”

  吴妈妈略有所悟,努了努嘴,说:“早就跟你说了少夫人不是那种爱计较的人,你还偏不信,这下总该相信了吧。总之,这件事多亏了少夫人,要不是她,只怕蓉淳这会不会轻易就这么走了。”

  说着,吴妈妈话锋一转,又道:“少夫人帮了咱们这么大一个忙,你可好好感谢人家了?”

  要不是少夫人,恐怕这件事就败露了,今日蓉淳那丫头可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看到她愤愤又不甘心的离开,吴妈妈心里别提多解气了。

  第三百八十九章答谢

  这时,刘妈妈脸上的笑意一时敛了去,冲着吴妈妈摇了摇头。

  “怎么,你没和少夫人道谢?”吴妈妈难诧异的看着她,被她这么看她,刘妈妈觉得自己像是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来一样。

  刘妈妈回道:“少夫人走的匆忙一时没来得及说。”

  说完,刘妈妈又在心里反问自己,事实果真是这个样子吗?

  吴妈妈叹了叹气,一副很了解她似的说道:“我看你不是没来得及说,八成是开不了这个口。”

  “你好好想想,如果没有少夫人,二夫人要是知道她的衣服被弄坏的事,你觉得以她的脾气会善罢甘休吗?”

  刘妈妈听了,没有说话自然心里是认同吴妈妈的说法。比起少夫人的宽宏大量,二夫人则是爱计较之人。

  不容多想,吴妈妈将衣服拿进屋,然后出来拉着刘妈妈就走。

  刘妈妈不知她这时要做什么,便拦住问道:“这是要带我去哪里?”

  吴妈妈回道:“还能去哪,自然是去翰宣院向少夫人道谢去。”

  闻言,刘妈妈身子顿了一下,暗自沉思了会,觉得有必要去跟人家说句谢谢,毕竟这忙不小,于是由着吴妈妈领她去翰宣院。

  二人到的时候,笙歌在屋里看书。听到拾锦过来回禀时,便将手里的书放于一旁,理了理衣服,让拾锦把人请进来。

  刘妈妈和吴妈妈进屋后,二人先是跪了下来恭敬的向笙歌行礼。

  “见过少夫人。”

  笙歌冲二人摆摆手,示意她们起来说话:“刘妈妈,吴妈妈,起来说话。”

  两人互相看了彼此一眼,起身立在一旁。

  两人一同过来,笙歌看这情景,似乎已猜到了她们过来的原因。

  这时,吴妈妈看向刘妈妈,见对方颇有些犹豫,索性她就说道:“奴婢和刘管事是特地过来感谢少夫人出手帮忙的,如果没有少夫人,恐怕这会蓉淳那丫头已经将衣服弄坏一事告诉了二夫人。二夫人要是责怪下来,奴婢和刘妈妈受罚事小,衣秀居的丫头们也跟着一起受罚,自是于心不忍。说来,多亏了少夫人您。”

  笙歌听了,问道:“怎么,吴妈妈的意思是今日蓉淳去了衣秀居?”

  吴妈妈回答道:“如少夫人所说,正是如此。”

  笙歌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明白了什么,她心道,衣服昨个才弄坏,蓉淳这么快就去衣秀居查看衣服,难不成姚氏得到了风,她不信世上竟有这般巧合的事。

  不过到底是她的猜测而已,当着刘、吴二人的面,她倒是没有说出来。

  笙歌随即说:“事情解决了就好,你们没必要特地过来道谢,小事一桩,也就是顺手的事情罢了。”

  说是小事,然而对她们来说可不是区区小事。

  一直未开口说话的刘妈妈,在这个时候出声道:“奴婢有一事不明,还请少夫人可以告知。”

  话音刚落,吴妈妈伸手拉了拉她的衣服边角,示意她别在这个时候说出什么不好的话来。

  笙歌似乎并不介意,抬了抬手示意她说下去:“刘妈妈不必拘束,有什么想不通的,尽管问就好。我若是知道,一定知无不言。”

  刘妈妈顿了一下,她没想到对方会这般干脆的回答。

  起初刘妈妈还有些犹豫,不过见少夫人都这么说了,自然就不再犹豫,她问道:“昨日话到嘴边,一直没问,不知少少妇为何出手帮奴婢,上次奴婢可是当面拂了你的面,按理说,你应该……”

  笙歌笑了笑:“应该什么,应该置之不理,又或者等着看好戏,是吗?”

  刘妈妈没有出声,算是默认了笙歌的说法。

  见刘妈妈眼眸低垂,不再言语,笙歌便解释说:“当日刘妈妈也是依规矩办事,我也并没有要责怪于你的意思,至于衣服的事情,我是听拾锦无意间说起的,她说你脸色不太好,我心里寻思着多半是出了事,思量之下,决定到你那里看看为好。好在那破了的口子不是很深,也不是没法子补救。不过这事,你们还希望不要怪我多管闲事才是。”

  刘妈妈听后,便再次跪下说道道:“上次之事,少夫人没有放在心上,不怪奴婢不讲情面,还出手帮忙,奴婢无以为报,这就给你磕头了。”

  说完,刘妈妈便磕了头,笙歌看到这般场景,一边吩咐拾锦将刘妈妈拉起来,一边说道:“刘妈妈这么做,倒是客气了。不过就是举手之劳的小事而已,就别这般客套了,更别再动不动就跪下磕头。比起你们平时里为顾家尽心尽力的这点上,这种小事倒是不值一提。”

  她是木家的嫡女,无心与同父异母的一较高下,只想静守一偶,嫁给自小倾慕的男子,奈何错付。

  他是镇国大将军独子,英俊潇洒,才气过人,多少闺中女子只一眼便愿把终身托付,谁知花灯会上的惊鸿一瞥,从此成一生一念的牵绊,再难忘却,任凭弱水三千,他只取这一瓢!

  然一纸婚约,一直心心念念找寻的女子竟是自己不屑的新娘。

  又到了一年红梅盛开之计,当诸多误会和阴谋阻挡在两人之间,是否能解开心中的心结,执手相看余生花开?

  四岁时,她错过了母亲最后一面,出嫁之日,自小倾慕男子正与同父异母的妹妹在拜堂成亲,她这一生总在错失。觉得此生已再无期盼,谁知与自己一纸婚书的男子,竟是花灯会上的恩人。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笙歌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四岁时,她错过了母亲最后一面,出嫁之日

  四岁时,她错过了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