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6
作者:画眉郎      更新:2021-02-01 04:56      字数:2495
  “今天金元宝怎么过来了?”

  “被抛弃了。”缪谦修简单说了几句。奶奶在网上发现一个有趣的老年人游日本的旅游产品,趁着天气好,拉上爷爷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单阳合上笔记本,双手把金元宝拎起来,挂在自己的脖子上,“可怜的元宝被抛弃了,来,我们去洗爪子睡觉。”

  金元宝喵喵应了两句。

  晚上休息的时候,金元宝窝在缪谦修和单阳的中间,把被子压出了一个峡谷。单阳在峡谷的这一端看着同样侧躺着的缪谦修,他正用手有一下没一下地给元宝挠脖子,眼神很温柔。单阳忽然觉得好笑,虽然缪谦修看起来总是一副气鼓鼓略凶的样子,对金元宝很是嫌弃,但实际上却有颗柔软的心。他这么想着,闭上了眼睛,抿着嘴笑。

  额头上传来湿热的触感,然后是唇角。

  “晚安。”缪谦修轻柔地说道,用手抚了抚单阳柔顺的头发。

  其实这样也不错。单阳打了一个哈欠。也许看起来并不完满,但自己一点也不贪心了。

  金元宝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像是赞同。

  没有进入主持人行列之前,单阳虽然有所了解,但从未真正意义上地认识到这份工作的含义。主持人,作为观众,似乎首先想到的是“主持”;但是作为主持人本身,他第一个关注的却应该是“人”。这个“人”,应该有足够的个性,足够的魅力,足够的涵养,给观众带来获,为他们带来愉悦的感受。我们的观众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一个色小盒子带来的神奇感。他们想要更多的自由,这种对自由的掌控欲,逼迫着娱乐节目的变革,也对于主持人本身有着更苛刻的要求。

  没有什么人,能比多年的老主持人更能体会个中滋味。单阳渴望着能和赵亮有更深层的接触,从他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

  和大多数文艺工作者一样,赵亮是个“表里不一”的人。尽管《明天不上班》是全国数一数二的综艺节目,赵亮本人也是出了名的“快嘴”,但到了台下,他经常是安静地坐在角落里,戴上节目里不会出现的厚重眼镜,一脸严肃地陷入自己的世界,让人难以接近。单阳不想太过唐突,带着明显的功利心去讨好赵亮,只能不断地在日常的工作和演出中磨砺自己,试图让自己更加出。

  每周录制日的下午两点,节目组照例会开组内会议,讨论节目的编排和内容。abc的娱乐组是非常有经验的制作团队,汇集了全国优秀的娱乐电视节目制作人才,每一次会议上的头脑风暴都能给单阳带来暴风雪一般强有力的冲击感。之后三点,节目团队开始进行排,如果没有意外,所有人员都会提前聚集。赵亮虽然是主持人团队中资质最老,节目任务最多的成员,但是极少缺席排,总是以极其认真地态度对待每一场排演。这一点也让单阳尤其佩服。

  一个主持人,可以不一定是观赏价值高的,也不一定是风趣的,甚至不一定需要有亲和力,但一定得是真诚的。虽然观众们总是以一种漫不经心的姿态来审视台上的这些人,但最冷漠的观众总是有最敏锐的洞察力。他们往往能以一种近乎本能的敏感感受到主持人身上散发出的那种“真诚”。毫不敷衍观众,尽可能得服务于观众,将观众融入到节目本身中来。

  值得庆幸的是,多次排演下来,单阳也终于以自己的努力,给赵亮留下了不错的印象。首先,单阳善于站位,这对于一个新得才出厂的主持人而言,实在是太难得的品质。大多数主持人在职场的最初始,都找不准自己的定位。他们不知道摄像机在什么地方,不知道何为机位和站台,全场乱飘,总是让自己的搭档在台上尴尬地找人。

  有一次,赵亮忍不住问了单阳这个问题。那是一次中场休息,赵亮照例坐在专属于他的角落里,单阳正把热咖啡送到他的手上。赵亮指了指自己身边的位置,笑了笑,让单阳坐下休息会儿。

  赵亮说,“即便是科班出身的正统主持人新人,也很难有你这样的领悟。”

  单阳想了想,回答道:“这可能是因为我之前做过两年多摄像师的助手吧。”那完全是出于他自己的兴趣,在电台工作之余,通过熟人的关系在地方台的摄影棚找到了这样一个观摩的机会,有幸认识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摄像师,人称“胡一眼”,说的是这位师傅能用一眼就知道三脚架下去的位置,是不是最佳的机位。“那个时候,只要我把三脚架放下去,如果胡师傅冲我抬下巴,就说明我的位置不对,得重新对。时间久了,我几乎是潜意识地就认出摄影棚里的机位和他们的焦点。不能让机器来找我,我会找它们。”

  “这很难得。”赵亮难得露出了几分笑模样,“我当年还在读书的时候,实习期间也是扛三脚架的,现在好像认真做这件事情的年轻人少了。”

  大概是心情不错,赵亮破例说了许多话,单阳也顺便问了些问题。赵亮聊起了自己的年轻时代,当年一个月只能拿50块钱的补贴,却要东奔西跑四处跑节目,累得苦不堪言。“我一米七几的个头,最瘦的时候只有一百多点,穿上衣服就跟空架子一样,吓人得很。那时候有个老师跟我说,赵亮,你这样不行,样子太难看了。没过几年,电视节目确实是帅哥美女光鲜亮丽的市场了。我不行,我从小就长得太欠缺。但我很要强,心里面不服气。主持人不是靠嘴么,谁规定的长得不好就不能出头。憋着一股劲儿,使劲往前冲。我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最多的时候接了十个栏目,一个星期录十场,做梦都在说台词。说到底,主持人也是年轻饭,吃着吃着,身体就吃不消了。还是你们年轻人好,有资本,如果足够有心,就能走得远。”

  赵亮早在十年前出过一本自传小说,里面提到了很多年轻时候及出名初期的感悟,单阳在刚开始萌生从事主持行业之初就拜读过了。赵亮给他的感觉是特别有涵养的读书人,思考之间充满着智慧,但又一点也不阳春白雪,将娱乐观众视为一件极其严肃而高尚的活动。单阳没有提到自己已经了解过赵亮的生平,就着之前读书时候的感悟,和赵亮交流了一些想法。赵亮虽然私底下看起来很严肃,却不是拒人千里之外,相反的,他也好为人师,将能够答疑解惑视为快乐。

  “现在做节目比以前难了。在《走走停停》火起来的时候,全国都在看我的节目,不管我走到哪个城市,都有人认得我,吃饭不要钱,买东西也不要钱。大家看到我,都喊,哎呀,是赵亮,哈哈哈,赵亮。对,一看到我就乐。我也很开心。现在难,年轻人要出头,很难。但主持人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出名吗?作为娱乐主持人,我们不能拒绝观众,但又不能俗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