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8
作者:画眉郎      更新:2021-02-01 05:02      字数:2491
  。“鱼多多”所有播放剧目都是经过授权的,换句话说,就是花了钱的。他们很少招广告,也不搞噱头,只是要求观众们同样付观看。这种花钱看剧的行为在网站创立的初始饱受嘲讽,国人都习惯伸手,剧,文,图,音乐,只要我能百度来的,我绝对不会花钱。谁会为你的“正义”买单?

  “鱼多多”创立伊始,是真的没有什么人买单。但创立者并没有如看衰者所愿,立刻吐掉苦果转投主流怀抱,而是一天一天坚持下来,初心不忘。最终,它由小做大,由窄做专,成为版权意识新时代的领头羊。

  群体是会觉醒的,当文明开化浸染到足够深的层面,当进步的渴求足够迫切,对的东西终归会是对的。

  当然,也有分析家指出,“鱼多多”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因为它并不仅仅是领先于时代,成为潮流,有意识就可以成功;它更是创立者的一种执念,一种很昂贵的执念。

  而“鱼多多”的创立者,众所周知,并不缺钱。但有好事者深挖,爆料说钻石王老五马腾林并非是“鱼多多”的唯一东家,甚至不是大东家。出钱出力的另有其人,其背景之深,令人咋舌。当然这种无聊的装神弄鬼的言论,很快就被淹没在网络垃圾之中,没了踪迹。

  除了版权视频,“鱼多多”还创设了自己的品牌栏目,其中,网站的鼻祖节目,也是至今的王牌节目,就是单阳主持的晚间脱口秀《晚上十点半》。单阳离开dc电视台后,经过短暂的休假,重新站到聚光灯下,成为“鱼多多”第一位签约的网络主持人。

  那时的“鱼多多”网站还名不见经传,单阳自带人气和话题,并从dc挖来一批主创。彼此合作娴熟,轻车熟路地打造出适合网络传播和中国舆情的脱口秀品牌。该节目成为“鱼多多”的独家品牌,后破同类型节目网播量记录,为网站吸引了一大批关注度,也日渐成为娱乐圈主流的宠儿如果你是一名艺人却从未得到单阳的节目嘉宾邀请,很抱歉,我想你只是一位小人物罢了。

  单阳真的如他所愿,打造出他心目中的王牌节目,为观众带去欢乐与意义。这个节目一直进行下去,五年,十年,二十年……几乎与“鱼多多”共存亡,陪伴着新一代的年轻人成长成才。多年之后,白玉兰奖终于承认了网络节目的地位,并设立最佳网络节目大奖。《晚上十点半》获得首个网络节目金奖,同时单阳被授予最杰出贡献奖。同年,单阳被邀请出任当年艾美奖嘉宾,前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除了《晚上十点半》这类型的官方品牌栏目,“鱼多多”网站还鼓励个人站台,有志者可以利用平台创立自己的栏目,网站将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和版权保护等法律援助。在这样优渥的创作环境下,诞生了一批优秀的新生代媒体人和制作人,为国内综艺注入了强有力的新鲜血液。他们有创造力,有梦想,有一颗热爱大众的心。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输出自己的创意和力量。

  综艺,并不仅仅是发笑,它是一切艺术形式的统称。它应该是有容乃大的,也应该是厚积薄发的。只有不停地创作,不停地碰撞,才会有火花,才会有价值。

  数年后,有部分优秀的节目和创作形式被海外电视台和网络平台购买引进。当文化相关部门在述职报告中骄傲地宣称这是我们文化大国的胜利之时,他们并不知道,在最开始最无助的时候,这些有才华有理想的年轻人,不过是勇敢地选择了一条没有人愿意走的路罢了。

  “鱼多多”开了一个小口子,有无数光争先恐后从这个口子里挣扎出来,绽放光芒。

  单阳三十八岁生日那天,大半个圈子里的人都发来祝福,老友新交,微博上热闹得像是在庆祝一个了不起的节日。在这个圈子里,你可以不喜欢单阳,你甚至可以诋毁他,但你绝对不能不认识这个带有传奇色的人物。

  金元宝十七岁了,成为了一只名副其实的老猫。就它的年纪而言,元宝还很英俊。它的牙齿还在,眼眸清明,毛发也够多够顺滑。如果不是因为行动不再便利,元宝变得沉稳安静许多,任谁见了它都会以为是一只小猫咪。

  这只年迈的小猫咪在一个下过雨的春日午后,给家里挑选了一名新成员:一只胖乎乎肉滚滚的碧眼狸花猫。缪谦修觉得这只猫从脑门到肚皮都闪着睿智的光泽,于是给它取名为薛定谔。从这个角度看来,金元宝和薛定谔还挺有兄弟缘分的,两猫的名字都源自于一次莫名其妙的灵光乍现。

  薛定谔很聪明,很快就从元宝手中接下了维持家中秩序的光荣任务,同时也继承了元宝在网络上的超高人气。

  人近不惑,单阳总算是闲下来了。他琢磨着,按照名人的套路,他是不是应该出本书。如果出书,应该是自传吧,我该写点什么呢?

  单阳抱着金元宝,摸着薛定谔,眼睛盯着缪谦修,脑海里却神游天际。

  他决定反省自身,总结一下他的人生故事。也许对于普罗大众而言,他走的路并无参考价值,但是对于一砖一石走过的他而言,这其中一点一滴,都写满了他的名字。并没有那么难,也没有那么容易。

  单阳忽然想起来,在很多年以前,在他还很小的时候,他们的小区来了一个走街串巷卖糖包的大叔。大叔长得很难看,两排门牙几乎全脱落,下巴开了一道狰狞的疤痕。他推着一辆破旧得嘎吱作响的自行车,车筐上盛着一只竹篮,用干净的毛巾盖着,里面装着满满一篮子的大白糖包。每当他走过,空气里都会散发出面食温和的甜香气味。

  同小区有很多学龄小孩。小孩子长到一定年纪,已经能够分辨美丑,并且以极其诡秘的明周旋于其间,获取好处。他们远远地跟着糖包大叔,大声嬉戏,发出嘲笑的嘘声,捣乱,妨碍他的生意。

  单阳每次听到糖包大叔的叫卖声,都会从妈妈那里领两毛钱,跑出去买一个糖包。包子又大又圆,表皮松软,轻轻咬一口,满口都是热乎乎融化成水的糖汁,砂糖中掺着香脆的花生碎,稍不留神就会烫坏嘴。糖包大叔会给他挑一个最大的糖包,因为他很乖,不似别的小男孩那样淘气。

  日复一日,淘气的小孩依旧在。单阳以为糖包大叔很快就会消失。

  然而,他没有。

  一年又一年,淘气的孩子长大了,新一波孩子又出现。糖包叔叔始终推着那辆破自行车,行走在行善小区狭窄的巷口。每次他到来,身后总能变戏法似的出现一堆孩子。他们笑着喊着,糖包叔,再给我们演一个吧。于是,糖包叔会将车靠在那株大槐树下。这时候,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不由自主停下来,看着他。他会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包,里面是各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