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9
作者:晚亭风      更新:2021-02-01 07:17      字数:2497
  ,不知道哪根筋不对,也进宫和隆宝谏言过,希望他可以让顾云瑶成为太子妃。

  陶维本来想用美色/诱惑一下楚渊的念头,暂且也被打消。

  最高兴的可能是姚家,还有定南侯家,这次他们领军有功,隆宝也大感欣慰,果然派神机营过去准没有错,虽然损耗有些多,而且打仗不是儿戏,此番过去集结了数万人的部队,死伤情况也很多,但是比预计的要好许多了,陆续运过去的粮草,差不多可以撑一年之久,仅仅用了七个月,是隆宝没有想到过的事。

  不日他们就要班师回朝,战俘不便带回来,急递回京问皇上该怎么办,有人怕放虎归山后患无穷,提议全部杀死,也有人心地较软,说没准里面还有老弱妇孺,先留着看押也可以。

  毕竟是政见上的事,就由一帮老臣们慢慢琢磨去。姚宗平他们负责行军打仗,整整七个月在边关外的生活,让人历经了沧桑。

  顾云瑶早起的时候,听到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还犹如在梦里,脚底都轻飘飘的,赶紧追问知情人:“消息可可靠?”

  薛妈妈从外面打听来的消息,生怕她家小姐错过了,赶紧跑回来告诉她:“自然是真的,如今满城都在传这件事呢。”

  知晓她一直心里有所牵挂,放不下纪凉州,薛妈妈她们也都见怪不怪了,从小有个什么心事,顾云瑶纵是想瞒,也会全部写在脸上,她可是看着这个孩子一路长大,和自家的孙女儿一样亲近她,舍不得她受一点委屈。

  顾云瑶只觉得七个月的等待,好像度过了整整漫长的七年。

  他快回来了,就快回来了。

  他会带着军功,满身荣耀地回来。

  洗清他父亲的罪名,比前世还要赫赫有名。

  想到这里,脚步都轻盈了起来,顾云瑶赶紧跑到小佛堂里面,一路不带停歇,一口气跑过去,等到看见释迦牟尼佛像的时候,往蒲团上面一跪,双手合十,是真的在诚心诚意地还愿:“谢佛祖保佑,谢佛祖保佑。”

  除了这句话以外,她也不知道还能说什么。因为更多的是纪凉州自己的努力。

  他本来就是那种神龙见尾不见首的厉害人物,可以突然变成一个新的身份,考到探花郎,也能够在顶着叛国贼的压力下,以一己之力直接摧毁对方的老巢。

  在她的眼里,他那么厉害,就该被很多人崇拜。

  不过还没听到表哥和舅舅的事情,她的心里沉了下来。

  把这个消息告诉顾老太太的时候,她正在浅眠。一会儿嘴里喃喃地在说什么,顾云瑶凑近了一些,没有听清楚。

  想起小时候总喜欢赖在这位看起来严厉的老人家身边,上辈子她一直都怕她,也敬重她,这辈子却发现了祖母其实很爱她,只是看起来严厉罢了。

  如今她长大了,她已经渐渐老去,双手绵软无力地垂在身边,顾云瑶从被褥里抓到她的手,握在手心里,这种感觉就好像在捧住流沙,怕一点一滴地在手心中全部流逝。

  顾云瑶每天都盼着顾老太太能回应一声,一开始大夫说,多则一两年,少则三五月,叫他们顾府随时准备好办丧事,是在她不懈的努力下,每天过来替老太太推拿筋骨,陪她说说话,才稍有好转,大夫都觉得是神乎其神的一件事。

  这段日子顾老太太的气色变得好一些了,起码看着脸色有点红润,顾云瑶笑着说:“祖母,你知道吗,纪大人要回来了,我知道你们都不太看好他,但是他一直在通过自身的方式在努力,他救过我好几次命,乃至以前……”

  实际想说,乃至前世的时候,就已经救过了。从梁世帆的手里,可能就已经和他结下了不解之缘。

  顾云瑶又道:“他如今打了胜仗回来,皇上肯定会赏赐他许多东西,应该会加官进爵吧。”

  顾云瑶说了一堆以后,天色渐渐黑了。

  她走到院子里面,安喜堂的院子很大,旷野之上的墨蓝深空里,都是星子在眨眼。

  从山西镇回大同镇,一路经过宣府镇,抵达土木驿、怀来卫、榆林驿等地,过了居庸关就可以慢慢抵达京城了,本不需要耗太多时日,只不过带出了几万人马的部队,还有缴获的辎重和没有用完的粮草都得重新搬回来,神机营那边的火器则是巨大的工程,行军路线很慢。

  一路上苏英心有戚戚然,时不时瞪一眼骑马在前面慢步而行的纪凉州。

  一大帮人浩浩荡荡地穿过许多地方,等到了京城,过了快有一个月。京城里已经连下了好几场雪,十二月的天气骤寒,一路上他们也是风餐露宿,为了快点见到家人,每当离京城近一点,再近一点的时候,大家不觉会加快脚步。

  隆宝早于几日前得到了他们班师回京的消息,即将要抵达的时候,组织好仪仗队,天不亮的时候,文武百官跟着他一起出列,过金水桥,出午门,一群人也浩浩荡荡地从内皇城走到外皇城。百姓们更是高兴,还有人准备了炮仗,在路边放。

  顾云瑶也在人群里,城门已经大开,她站得很前,想要马上见到纪凉州,那么久看不到他了,也不知道他瘦了没有,边关气候条件那么差,他们只能睡在帐篷里面,晚上说不定还要行军打仗,没有吃好喝好,那是很正常的事,顾云瑶还是担心,怕他生过病,也怕他……快要认不出自己的样子了。

  只不过半年的时间,她长得比原来要高,锦绣坊和顾府之间长期有来往,每年的新衣都由他们来做,每次看到顾云瑶的变化,锦绣坊大娘子都感到意外,若说小时候已经生得像瓷娃娃般致了,粉雕玉琢,冰雪可爱,那时候五官还没有完全长开,如今她的五官是彻底长开了,眼中有流光盈盈,身娇体软。

  走出来的时候,还吸引了路边一些男人的眼光,跟着她一起出来的还有顾钧书,看到那些男人带着别样眼神,把下流的目光落在她身上的时候,就觉得跟着顾云瑶出来,果真没错。

  顾钧书狠狠瞪了那些人一眼,肖氏听闻他要和顾云瑶一起出去看热闹,没有制止,这个儿子虽然顽劣了一些,心眼不坏,凡是与顾云瑶有关的事,他都有心要护到底。若是这份有心能用到用功读书上面就好了。

  顾云瑶平时也顺着肖氏的意思,会对顾钧书劝诫几句,望他能够把心思着重放在读书上面,他小时候还说过,身为顾府嫡长孙,要肩负起身为嫡长孙的责任,怕是早就已经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好在今生今世和前世完全不一样,顾钧书一路在前面引路,带着她穿梭于人海之间,是要便捷了许多。

  若是上辈子,都没想过,能和这位大哥有这么好的关系。

  他一路小心护着,终于找到了一个还不错的位置,让顾云瑶站好,守在她的身边,得有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