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长亭,风云际会
作者:我欲乘风归      更新:2019-10-19 19:02      字数:4372
  赵祯在西京拖延的时间太久,灾情稍减的时候从东京城发出的奏疏如雪花般飘来,多是朝廷中必须要交给赵祯批阅的奏疏,当然也不乏催促赵祯早日返回东京城的。

  作为国家的最高领袖,赵祯的离开对东京城的百姓和大臣来说都是极为凄惶的事情,百姓们觉得没了主心骨,只要赵祯不再东京城皇宫一日,他们就觉得少了些什么。

  而文臣则更加担心赵祯留在西京,毕竟太祖当年就被西京洛阳的雍容和地势所吸引,打算迁都洛阳城。文官们的政治资源都在汴梁,赵祯一日不回他们便一日就睡不安生。

  今日东京城的南熏门外可谓是盛况空前,东京城的百姓站在由开封府衙役组成的人墙之后,百官则是在不远处的长亭等候。

  寇准站在文官之首瞥了一眼站在武将之首的曹玮紧皱眉头,自从曹利用消失后,赵祯便任命这位开国大将曹彬的四子出任枢密使,这是官家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之举?

  曹彬的大名在大宋乃党项和契丹都是如雷贯耳,不仅仅是因为他深的太祖太宗的器重,更是因为他累累军功,在将门世家中,没有一个家族可以和真定曹家相比拟的,平后蜀,伐北汉,灭南唐,几乎在大宋一统江山的每一场战争中都有曹彬的身影,虽然后来因失律贬官,但真宗继位后便官复原职。

  要知道他在雍熙北伐之时亲手葬送了大宋的数万精锐,也导致了原本节节胜利的宋军大败而归,这样大的过错居然没有以正军法反而还能官复原职,可见曹彬在太宗真宗心中的地位。

  曹家也一跃成为将门的领军家族。

  “宝臣啊,官家的车驾已经行至何处?”

  面对寇准的发问曹玮无奈的说道:“据探马来报,官家的车驾已经行至板桥镇,最多一个时辰便到。寇相公您都问我三遍了,为何今日如此性急?”

  寇准看了看一旁紧紧盯着自己的丁谓底声道:“没甚,没甚,老夫只是担心官家路还有变数,你也看出来了,官家年少使指意气挥斥方遒,不愿在东京城的皇宫中待着反而喜欢外面的大千世界。”

  “这有何不好?官家想去哪就去哪便是,反正我等作为臣子总不能把官家困在皇宫中吧?”

  寇准摇了摇头道:“官家为大宋之本,如若不在东京城坐朝理政,难免会事倍功半,我中书省和三司官员联名奏,不知枢密院是否署名?”

  寇准的话让曹玮瞳孔一缩,这是在拉自己下投名状!

  摸了摸下巴的胡须曹玮笑道:“寇相公说的是,可联名书怕是不妥吧?咱们可以想个办法让官家不离开东京城便是。”

  寇准见曹玮左顾而言他便知道他不愿一起署名,随即露出嘲笑道:“宝臣的想法固然很好,却更为不妥,官家出皇城在东京城中随意行动,长此以往便更想看看外面的模样,到那时候又该如何是好?”

  曹玮被寇准反将一军,但他仍然皱眉道:“但如果按照寇相公的说法不就是把官家软禁在皇城中了吗?”

  他的话让寇准脸色大变,随即说道:“荒唐!我等是为大宋着想,到你口中怎生变成软禁了,真是岂有此理!”

  “寇相公勿恼,我只是好心提醒你而已,怎么反而归罪与我?反正我枢密院是不会署名的。”

  曹玮说完又看向不远处的丁谓道:“中书省和三司也不都是个个署名了吧?”

  “这是奏当然悉听尊便,老夫可不会强把人家拉入一党!”

  丁谓指桑骂槐的话让曹玮嗤笑不已,转头便不再搭理寇准,看来自己道:“你当着我家姻亲的面说这话也不怕人杨家说你见缝插针?我姑姑要是知道了定然打回娘家!”

  这些将门虽然以曹家马首是瞻,可也并不是团结一致的,其中多少有些小算计在其中。

  曹玮叹了口气道:“这有何不可?老太君知晓了也不一定不高兴,你我两家联姻在加杨家,咱们三家不都是儿女亲家了吗?”

  “哼你这算盘打得好,难怪你曹家如鱼得水,可你也不想想官家的感受,将门中就数四家最大云中折家,真定曹家,还有就是天波杨家和山西种家,三家联姻不是求活而是找死!”

  曹玮点了点头:“折兄果然目光高远,是我孟浪了。”

  折惟正才不相信他的话,曹玮是什么人?

  曹家的现任家主!他会冒冒失失的说出这样不着边际的话?显然他是在试探……

  赵祯的车驾缓缓而来,所有人的脸都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官家终于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