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四章入归华夏有何不妥?
作者:我欲乘风归      更新:2019-10-19 19:23      字数:4152
  灭国西夏与留下党项族,两者之间看似有些矛盾却也是可行的,灭国与灭种完全不同,但如若赵祯灭国西夏,那党项人遭受的苦难将如黄河之水一样连绵不断。

  “陛下!”

  拓跋卓然猛然拜下,声音如杜鹃啼血般让人不忍,可王语嫣即便心中再不舒服,依然坐在原地动也不动,她此时完全不能帮忙,她是汉人的女儿,同时也是汉人的妻子……

  国破家亡是什么滋味?党项人将要成熟什么样的苦难?拓跋卓然再清楚不过,膝新至赵祯的面前苦苦哀求道:“陛下可否放西夏一条生路,哪怕成为附属小国也可以,若是连西夏都没了,党项……”

  “愚蠢!你西夏人难道原本就是西夏人?那党项是什么?那定难军是什么?那西平王是什么?若想让你党项保留血脉,毁弃国鼎是必然!朕绝不会留下西夏这个东西,更不会让你们自称大白高国!”

  拓跋卓然含泪微微摇头,眼中满是祈求之色,但赵祯完全不予理会:“朕必灭西夏国鼎!你西夏人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方圆万余里!朕留下你党项一族,已经是格外开恩,绝不能留下西夏!”

  拓跋卓然抬头说道:“我党项可以归附大宋,陛下别忘了我党项人骁勇善战,英雄辈出,若是能成为陛下的能战善战之兵,必可……”

  “荒唐!你……可笑!”赵祯猛然起身:“我汉家王朝吃过这样的亏还少吗?你党项人虽然能一时归附,可时间久了必会异动,我华夏先祖便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朕绝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那陛下是要我党项远离故土颠沛流离?”

  赵祯转身道:“朕给你……不是给你党项俩个选择,其一,若是我大宋胜了,所有党项人不许再呆在草原或是河西走廊上,无论男女老幼,无论地位高低,尽数内附!改发异服,风土人情也必须和随我汉家!

  如此一来朕自然也会视其如汉民,别于番邦,朕可以保证,让这所有归附的人都将被刻上华夏的印记,无论是在是血脉上,还是在精神上!

  朕会安排他们与汉人通婚,朕会派人教他们经史子集,朕会让他们和汉人一样活得入仕的权利,甚至会让他们进入军武院并在他们毕业的时候让他们领兵,这便是朕的魄力,朕的自信!”

  这样的安排确实不错,最少能保证党项人过上不错的生活,但拓跋卓然知晓,这样的政策也意味着党项民族将会永远的消失在历史上,并且再也没有崛起的机会。

  相比被灭国,这才是更加残忍可怕的,一旦进入大宋,这些党项人将会得到看似优厚的待遇,但被同化了的他们短短几代人便会忘记自己的党项血统,成为和汉人一样的汉人,再也没有驰骋草原的机会,再也没有立国称帝的机会……

  拓跋卓然深吸一口气道:“那烦请陛下告知其二!”

  赵祯嘴角上扬冷笑着说道:“你还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其二也是简单,你们党项人道:“党项内附之民可不少,宋夏边境之蕃部多有归附,人数达十数万之多,朕的手中有大片的荒地可供他们种植,你党项人在西夏也不都是种田的吧?”

  “陛下为何这么做?难道天下人都要变成汉民不成?!”拓跋卓然的声音到最后徒然提高,惊得三才在一旁一个抽搐……

  赵祯则是面无表情的说道:“不是让天下人都变成汉民,而是让他们在心中认为自己是华夏的一部分,是地地道道的宋人,这是两个概念。

  我大宋幅员辽阔,万民皆有,除了汉室之外,其他番族亦大为有之,可在他们的心中却认为自己是宋人,而不是像你党项人一样认为自己是西夏人,其中的原因你定然是明白的!”

  赵祯的话让拓跋卓然无言以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坚持的到底是什么?

  王语嫣轻轻起身,拉着她的手道:“你党项一族若是入我大宋,三代之后便没有西夏和大宋的区别,他们安康的生活在大宋,久而久之,数代之后便会认为自己也是大宋的一部分,甚至是汉室人家,这有什么不好?”

  “可这样一来我党项岂不是没了?”

  “树挪死人挪活,这有什么不好?”

  拓跋卓然迷茫的离开,这时候的她迷茫了,是入归华夏,还是坚持本族?这是一个连赵祯都不愿轻易涉及的问题,更别说她一个深宫之中的女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