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苏轼治军
作者:我欲乘风归      更新:2019-10-19 19:35      字数:1852
  ?

  论战力,十个苏轼捆在一起也不是杨怀玉的对手,可要说处理军中事物,他苏轼便是一个官家对你不器重我都不信!”

  杨怀玉点了点头,是这个道理,官家待自己已然是不薄,这更加肯定了他心中的答案,若是和家族做彻底的切割,那官家只会更加放心,是时候该和将门做一个了断了。

  苏轼望着杨怀玉的表情便知道该说的话已经说了,并且起到了作用,下面便靠他自己的领悟了,如今的大宋早已脱了原先的模样,将门宗室已经完蛋了,远远看上去依旧是枝繁叶茂,但若还依靠这两颗已经烂了根的大树,最终的结果只能和他们一样成为一块朽木。

  杨怀玉的领兵之才不可多得,若是他离开了将门只会更好,就看他的上进之心。

  望着滚滚大军,苏轼心中清楚的很,官家的北伐已经把当初太祖定下的东西改变了,大宋开国之初便定下,夺取燕云者方可封爵,可燕云乃是陛下御驾亲征所得,战事虽然激烈,但最终并未与辽人决战,太祖的承诺也就基本上荒废。

  燕云一战,只有狄青封了一个开国公,这爵位不可世袭,亦算不得什么高价爵位,只不过是爵制十二价中第六等,上面还有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之类的,官家可是一个都没分封过。

  此次北伐亦是如此,以大宋这样的战力,和如此多的将帅人数,想要获得郡王以上的爵位几乎不可能,在大宋,郡王以上非赵氏不封,眼下的赵氏除了天家子嗣外,谁能获得这样的爵位?

  连杨怀玉这样的都巡检也不过是冲着开国爵而去的,朝中哪位重臣名相故去方能得一个国公的名头,而子嗣是万万无法继承的,最多便是得一个荫恩,可这荫恩入仕,能有什么出头之日?谁都知道在大宋只有科举入仕才能走的长远!

  苏轼自己又从不在乎这些,只是惦记着公主和赵灵和自己将来的驸马之位,他算是看清楚了,朝堂的纷争还是躲得越远越好,尤其是他自己这般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