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成善皇后
作者:我欲乘风归      更新:2019-10-19 19:52      字数:3990
  赵祯和萧挞里的婚礼是在呼伦贝尔城的行宫中举行的,高大的宫城,精美的镌刻,华美的宫殿,整齐的地砖,这里的的一切都不输与上京城的契丹皇宫。

  至于所用的礼制自然是最高一等的存在,赵祯身着皇帝大婚的衮服,威严大气,四十多岁的人看着像三十多岁,而萧挞里同样如此。

  硕大的凤冠显得她的脸是那么的小,尖尖的下巴是那么的秀气,眼若春水,眉如弯月,面如桃花。

  有些人仿佛得到了老天的眷顾,岁月并未在她的脸上留下多少痕迹,而操劳和费心也没有给她增加多少愁容,面对已经年近四十的萧挞里,赵祯甚至可以用年轻二字来形容她。

  大红色的袍服穿在身上,这是皇后才能穿戴的正经朝服,而且并非是青色,用朱红,五彩翟纹,领、袖、裾都金色云龙纹样的镶缘,头戴龙凤珠翠冠。

  内穿青纱中单,腰饰深青蔽膝,玉双佩及玉绶环在其腰间,非但不累赘,反而显得她的腰身纤细,下穿一双青袜青舄。

  不知是何原因,萧挞里的脸上非但有女子的柔美,还带有一丝男子的英气,一行一动之间给人端庄大气之感,边上的三才可以肯定,这种威严是皇后所没有的。

  如同另一位帝王出现在眼前,而官家浑不在意,是啊!也只有官家这般的天地娇子,国之君王才能征服这样的女子。

  步骤以繁化简,钟鼓齐鸣之后,赵祯就上前捉住萧挞里焦躁的玉手,大手握着小手的一瞬间,原本的不安和焦躁便消失了。

  虽然是皇帝的婚礼,但萧挞里的身份也算是尊贵无比的皇帝,所以这可以说是大宋皇帝与契丹女皇的婚礼,俩个皇帝的婚礼,所以包拯和王韵以及三才几人在筹办婚礼的时候,所有规格都是最高的,甚至在有些地方超过了皇后的待遇。

  这要是放在原先是大不敬,但在此时已经没人会去计较。

  在场的只有寥寥数人作为见证,开始的时候赵祯是不希望任何人出现在婚礼现场的,但架不住三才的劝说,皇帝大婚,无论娶的是谁,都要有人在边上做个见证之人,否则这段婚姻便会说不清道不明。

  即便萧挞里的身份特殊,不能轻易传出去,但包拯和王韵两人肯定会把这个秘密带进棺材之中,至于三才便更不用说了。

  于是在这场规格最高的婚礼之中,只有俩个外人作为见证,而且还是躲得远远的观瞧。

  萧挞里当然明白赵祯的用意,心中也为他的关心而感激,这是一份尊重,也是一份关心,没有让她这个契丹的太后或是曾经的帝王失去尊严,也没有让她难堪。

  这场婚礼并没有太过繁文缛节的东西,赵祯和萧挞里两人身穿盛装拜完天地之后基本上即使册封的金册之类以及赠与的礼物。

  赵祯亲自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块由黄金雕刻的精美铭牌,铭牌上是大宋的舆图,由大宋最到做到,你难道不相信朕?”

  瞧着赵祯真挚的眼神,萧挞里不自觉的便点了点头,也许这个男人真的能做到也说不定,自己毕竟也是坐过皇后的人,对于这种虚名她并不在意,但久居后位的她已经喜欢了这种荣耀…………

  册封萧挞里为皇后其实并不难,只要册封她为契丹皇后就可以了,即便是在大宋也不会有人说什么,也能表示赵祯对契丹皇权的尊重。

  赵祯可不是个纠结的人,既然要把萧挞里母子养在宫中,那就名正言顺的养在宫中。

  两人的对话王韵和包拯自然无从知晓,现在的两人正坐在城墙上喝着酒,惬意的看着契丹人迁徙。

  对于迁徙契丹人这种事可不能耽搁,对于他们来说,契丹人在草原上多待一刻,就是对大宋的威胁,这不是实质上的威胁,但却在心中让两人不舒服。

  只有把契丹人彻底迁徙到大宋之内,才能了却他们的心头大患。

  朝廷的车马还没抵达,不过契丹人有的自己有车马,那正好让他们先行一步,天黑了只要打上火把便好,从呼伦贝尔城到上京城的公路已经通了。

  到了上京城之后,接下来的路便好走的很,沿途还有大宋的骑兵护送,以及各个州府衙门的关照,速度只会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