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
作者:维维兔      更新:2021-02-01 22:38      字数:2774
  来的不懂么"

  魏七哪里会不懂便是从前不懂,入宫的这几月来该懂的不该懂的也就都懂了。

  他抬头咬牙切齿地盯住面前的小太监,眼眶发红,额间青筋暴起。

  小太监见魏七这般恨恨地望着自个儿很是不屑地勾起嘴角嗤笑,嘲讽道:"要我说,其实你比那吴家财要惹人得多,再过个几年,想必也是这个命罢。"

  他探下身细细地抚摸魏七的脸颊,将人下颌端起,左右打量,嘴中啧啧赞叹:"真是好相貌,只可惜,我竟不好这口儿。"

  魏七抿紧嘴,握紧拳头猛地朝他脸上挥过去,谁知叫小太监一把抓住往床上狠狠一掷,一巴掌扇在脸上。

  他本就有伤在身,又从未打过人,哪有什么力气与人相拼,挨了一巴掌后瘫在塌上动都不能动。

  "贱胚子!打你还疼了我的手。"

  若不是上头有吩咐,今日我便是将你打死罗也无妨。小太监暗想,了东西摔门而去。

  魏七冷眼见他离去,泄愤般地撕扯着身下垫着的棉麻褥子。

  都怪我,都怪我,他咬着褥子将头往塌上磕,砰,砰,每一声里都是悔不当初。

  ------

  魏七养好伤后被调至良贵姬身边当差。

  实则他本应去孝康太后住的寿康宫,上头早已派人传令于张公公,说是寿康宫那儿缺人,要从新入宫的这一批里调个小子来。

  张公公自是知晓这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借口罢,实则不就只为着一个魏七么。

  他仍恭敬应下,道过几日便将人都送去供老祖宗挑选。

  可谁知魏七那小子却在这节骨眼上出了事儿,无法,只得又向上头禀明。

  果不其然,上头得了消息也不再挑新人,只说够用。

  张公公心下暗道:这也是个人的造化罢。

  魏七这段日子比刚入宫那时更为沉默,若无上头问话,一日里几乎不曾张过嘴。

  午时,良贵姬身边的传话太监来司礼监领人,魏七辞了掌事公公,跟着那人身后离去。

  紫禁城后宫以皇帝所居乾清宫为中心,前有保和殿,中和殿,太和殿三大议事大殿,后临交泰殿及皇后所居的坤宁宫,东西两侧各有六宫,为嫔妃居所,宫里人合称其为“东西十二宫。”

  世人口中的三宫六院即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东西十二宫。

  良贵姬为原西南王府里的侍妾,身份低微,依照礼制本只能封为正七品的婕妤,然因圣上除却太子之外共有六位庶子,却只得二女,良贵姬生育的清元公主就为其中之一。

  圣上怜爱此女,良贵姬母凭子贵,破例升为正六品的贵姬。

  良贵姬现居于西六宫的储秀宫,储秀宫位于西六宫后方,东临御花园。

  司礼监位于东六宫之一的景阳宫以北,绕过景阳宫西侧的钟粹宫便到了御花园另一面,是以储秀宫离司礼监并不算太远。

  因而不过小半个时辰二人便到了储秀宫内。

  储秀宫的主位为正一品的德妃,是从前西南王府的庶福晋。

  德妃现今已年过三十,容貌不再,却因其温婉顺从的秉性而得圣上喜爱,这才有了一宫之主的分位。

  随行太监取出挂在袍子边上的腰牌递与储秀宫外的守门侍卫,两旁侍卫放行,他便领着魏七往储秀宫西侧的配殿那头去。

  储秀宫原为二进院,前朝明帝拆除了储秀门及围墙,并将翊坤宫后殿改为穿堂殿,称体和殿,连通储秀宫与翊坤宫,形成相通的四进院落。

  储秀宫前廊与东西配殿前廊及体和殿后檐廊转角相连,构成回廊。

  此宫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前出廊。

  檐下施斗,梁枋饰以淡雅的苏式画。

  门为楠木雕万字锦底、五蝠捧寿、万福万寿裙板隔扇门,窗饰万字团寿纹步步锦支摘窗。

  内檐装修巧华丽,明间正中设地屏宝座,后置五扇紫檀嵌寿字镜心屏风,上悬“大圆宝镜”匾。

  东侧有花梨木雕竹纹裙板玻璃隔扇,西侧有花梨木雕玉兰纹裙板玻璃隔扇,分别将东西次间与明间隔开。

  东次、梢间以花梨木透雕缠枝葡萄纹落地罩相隔,西次、梢间以一道花梨木雕万福万寿纹为边框内镶大玻璃的隔扇相隔,内设避风隔,西梢间作为暖阁,是居住的寝室。

  储秀宫庭院宽敞幽静,两棵苍劲的古柏耸立其中,殿台基下东西两侧安置一对戏珠铜龙和一对铜梅花鹿,东西配殿为养和殿、缓福殿,均为面阔三间的硬山顶建筑。

  后殿为丽景轩,面阔五间,单檐硬山顶,有东西配殿曰凤光室、猗兰馆。

  良贵姬便是住在西配殿缓福殿中。

  现下已过了向主位德妃请安的时辰,二人便直入缓福殿中。

  良贵姬年近三十,眉目温婉,皮肤白皙,梳两把头,上用点翠装饰,瞧上去不过二十出头。

  着镶粉色边饰的浅黄色衫,外罩黑色大云头背心,裙边镶有黑色绣花栏干,足着红色弓鞋。

  手指纤长,指甲圆润,涂凤仙花汁,未着护甲。

  魏七向她三叩首请安,良贵姬温言叫起,未曾为难,又问其姓名。

  魏七恭敬答:"回主子的话,奴才名魏七。"

  良贵姬见其眉清目秀,虽微垂着头腰板却挺直,人还年幼,回起话来却有条不紊,落落大方,气度从容。

  不知是哪户有钱人家一朝落魄将孩子送入宫里,也是可惜。

  因自魏七入宫之后便瘦了许多,肌肤也不似从前细嫩白皙,良贵姬才有此猜测,以为他是商贾之子。

  "魏七这名儿倒是易记,不必改,以后仍叫魏七罢。"

  ",奴才谢主子恩德。"

  "魏七,你可识字?可曾读过书?"观这气度应当是读过点子书。

  魏七微一思量,这话不能实说也不能欺瞒。

  "回主子的话,奴才只略识得几字,六岁时上过一年学堂。"

  "嗯。"良贵姬满意,因她身份低微,从前只是王府侍妾,不似别的嫔妃那般有陪嫁丫鬟侍从,缓福殿内便无人识字。

  这孩子瞧着沉稳可靠,又略识几字,若细心栽培,不出几年必能成为她的得力助手。

  "几岁了"她越发和颜悦色。

  "回主子的话,奴才虚岁有九。"

  良贵姬听了这话手指轻微一颤,面露些许悲痛之色。

  九岁,若她的昀儿还在,如今也应当是这般大。

  她打量魏七,或许比这奴才还要壮些,也更为活泼些。

  魏七虽垂着头却也能感受到新主子的反常,一时将头垂得更低,不再言语。

  良贵姬身旁的一等贴身丫鬟知晓主子必是忆起了逝去的长子,忙叫人领魏七先行退下拾,明早随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