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还有不怕八旗天兵的?(求收藏,求推荐)
作者:大罗罗      更新:2019-09-24 13:05      字数:3924
  “殿下,您说什么?”

  “殿下,东虏的八旗可不是流贼能比的!”

  朱慈烺想一会八旗兵的想法一说出来,可就把吴襄和曹友义两个军中老将给吓着了。

  这可是八旗真鞑子啊!

  哪怕是重金打造的关宁军中,也只有最精锐的吴氏家丁才能和八旗正兵对抗,寻常的关宁军兵卒只能依着城堡抵抗八旗兵。至于关内那些和流寇打生打死的精兵,一旦遇上八旗兵,那基本就是有败无胜。打到现在,明军上下早就患上了严重的八旗恐惧症。

  打流贼的时候挺勇敢的部队,遇上八旗真鞑子马上就腿软,十分本事施展不了三成,本来能赢能保平的仗都能打成惨败!

  唯一能和八旗兵扛一下的关宁军,也就是能凭城而战,要在城外见了真鞑子一样腿软。

  敢和八旗当面锣对面鼓较量一下明军,恐怕还没有生出来呢!

  而且朱慈烺手中也没什么能打的部队啊。别看大沽口这边已经集中了近两万人的大兵,但都是凑数的乌合。也就是吴国勇从山海关带来的1000人能和八旗兵稍微较量一下,但是较量的结果多半还是一个输!

  只不过输得好看一点罢了......

  朱慈烺的目光从吴襄和曹友义脸上滑过,看见两人都愁眉苦脸,忽然笑了起来:“老泰山,曹卫帅,你们是不是都很害怕八旗兵啊?”

  “这......”

  “千岁爷,恕老臣直言,八旗如虎,流寇是朝会,但是参加的官员勋贵并不是很多。远远没有在北京御门听政时的盛况,只要区区一百多人。

  沈廷扬提供的这个院子的大堂当然也挤不进那么多的人,所以大部分官员、勋贵都在院子里呆着。朱慈烺没让他们站着,都给了座位,而朱慈烺自己则在崇祯皇帝的身侧摆了把交椅。

  群臣参拜之后,朱慈烺就抢在崇祯之前开口了:“今日的朝会是朝廷离开北京后的第一次朝会!要议论的事情,想必诸位也都有所耳闻了!”

  这话一出口,端坐在御座上的崇祯皇帝就紧张起来了!

  有所耳闻?为什么朕不知道?这逆子要干什么居然不让朕知道?莫非要篡位了......

  朱慈烺顿了顿,长叹了一声:“现在京师沦陷,朝廷流浪,而天下四方早就群雄并起......这已经是战国乱世的局面了!而我们的朝廷,时至今日,却还是一个太平盛世的朝廷!

  这是不行的,朝廷的议政、施政之法,必须要大改啊!”

  不是要篡位......而是要改祖宗家法!

  祖宗家法最大了,即便是皇帝也轻易动不得,别说一个抚军太子了。要敢轻动,满朝文官就会跳出来进言抗议,事情闹大了没准还有人尸谏......

  坐在大堂正中御座上的崇祯皇帝一下就来精神了,眼珠子瞪得老大,炯炯有神的看着下面一帮臣子,就等着有人跳出来挑战太子的权威了。

  他现在是看热闹的不怕事大,闹得越大越好......闹大了,他这个皇帝才好出来说话,顺便把正在风头上的抚军太子拉下来!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就轻轻的嗯咳了一声——只是喉咙痒,别的可没什么!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暗示有了效果,立马就有人站起来发问了。

  “太子殿下,朝廷的议政、施政之法虽然有点不合时宜,但都是历代旧规,最早可以追溯到洪武年间,已经施行了二百七十余年,骤然大改只怕要弄出乱子啊!”

  崇祯循着说话的声音看过去,顿时就是一愣。带头“质疑”朱慈烺的居然是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侯恂!

  他可是被朱慈烺从大牢里面放出来又加重用的,现在为了保卫祖宗,连太子的搭救加知遇的大恩都不顾了......果然是忠臣啊!

  崇祯心想:这东林党人果然是有风骨的,将来还是要重用他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