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越来越凶了
作者:大罗罗      更新:2019-09-24 13:13      字数:4364
  大明崇祯十八年五月,安庆城。

  这座位于皖河和长江交汇处的府城,如今是江淮大平原西部最繁华的港口城市。不仅是连接江淮平原和江南富饶之地的通道,而且通过支流众多的皖河还能连接大别山的边缘。产自安庆本地和附近庐州府的稻米、桐油、竹器、茶叶,出自大别山区的木材和各种山货,来自上游湖广、四川和下游江南,还将对岸皖南山区的各种出产,都在这里交汇。甚至还有一些来自东洋、南洋、西洋的物件,也不远万里被贩卖到了这里。

  整个城市喧嚣而嘈杂,商业繁荣,百姓也算安乐,而且还人文荟萃,虽然比不了湖广的汉口镇和江南的那些商业大都市,但是在来自山西太原府的陈永熙看来,安庆城的繁荣富饶,却是那些晋商云集的山西城镇所不能比拟的。

  不过最让远道而来的陈永熙感到惊讶的,并不是安庆的繁荣富庶,而是整个城市被一种怪异的肃杀气氛所笼罩着。

  在汉口米商姚大桥的商船停泊在了安庆城南的宜城渡税关码头上,排队等待交税的时候,坐了好几天船,都有点晕晕乎乎的陈永熙就带了一个姚家的伙计下船走动。刚出了安庆关码头,就看见排出整齐的四路纵队的明军士卒,从安庆城城外不知道什么地方小跑着开了过来,然后进入了安庆城南门。

  这些士卒都全副武装,头上戴着战笠,身上套着红色的布面铁甲,一部分扛着足有一丈八九那么老长的长枪,一部分则携带刀牌标枪,还有一些背着长长的步弓。

  这还不是最让陈永熙吃惊的,最让他吃惊的是今天的天气有点闷热,现在又是正午,头:纪善也是官啊,你一个当兵的怎么敢......他正要发怒,一旁的姚家伙计却拉了他一下,低声道:“纪善,人家可是宗子,天潢贵胄啊!”

  宗子?晒得跟黑炭似的,那么大热天还穿那么多衣服......陈永熙心想:太子爷你这样对兄弟,太祖高皇帝知道了会生气的!

  黑炭一样的宗子,陈永熙是不愿意招惹的,于是就和那伙计退到一边,寻了个茶摊坐下,要了壶茶和几个点心。

  茶水吃食端上来时,姚家的伙计就问茶摊的老板:“近来安庆关码头经常戒严吗?”

  “倒也不是经常,三四天前也戒严过一次,不知道运什么东西到安庆了,只见许多个大箱子,还让安庆卫的人来抬。”

  三四天前运来的是一批火铳和火药,都是用来装备安庆卫的!

  安庆卫虽然不是前线,但却是扼守长江的要冲。安庆城墙的南墙是沿着长江岸堤修建的,城外就是码头和长江。而这一带的江面非常狭窄,只有两里宽。只要在安庆城南墙上架炮,就能把江面完全封锁——安庆城墙的南墙很长,几十门大炮都能架上去。如果能正确使用那些火炮,安庆城就是长江上不可逾越的要塞。

  所以朱慈烺在平定南京后不久,就把襄城伯李国祯派到安庆当了安庆府镇守总兵。还让他大力整顿安庆卫,组建安庆卫新军,还拨下笔银子,让他加固安庆城墙——安庆府城墙是长方形的,邻近长江一面不用担心。但是另外三面城墙却必须加固改建,使城墙向外一面拥有一定的倾斜度,同时修造棱形铳台。

  因为安庆城墙的南墙不需要改建,所以陈永熙并没有注意到安庆城墙改建工程。但是他却遇上了一批火炮从南京运抵!

  今天被苦力和安庆卫的士兵从码头上推出来的是六门崭新的铜铸红夷大炮,是大元帅府下属的南京造炮局的产品——南京造炮局是由天津卫跟随来的“义从工匠”,再加上一部分在东南招募的匠人组成的官营军工厂,还通过阿方索.洛佩斯聘请了几名来自澳门卜加劳炮厂的洋人技师担任工程师,负责督造火炮。而造炮局的产品就只有三种。

  一是标准的12磅红夷铜炮——不是自行改进的产品,而是标准化的仿造品,还是使用容易加工的青铜铸造而成。所使用的野战化炮架,也是由卜加劳的洋人技师设计。陈永熙看见的这六门12磅红夷铜炮,就是南京炮厂生产的第一批火炮。

  二是炮弹,有实心弹、霰弹、链弹三种,全都是标准的仿品。

  三是火药,同样是依照卜加劳炮厂的表准进行提炼加工。

  另外,阿方索.洛佩斯还为朱慈烺采购了几十门3磅团炮——这些火炮大部分是卜加劳炮厂的产品,也有一些是从果阿买来的,同样是昂贵的铜炮。它们将作为野战炮,配备给克难模范军的炮兵团使用。

  而这种三磅团炮,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变成南京炮厂的量产武器——根据朱慈烺的计划,南京炮厂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将只生产两种制式火炮,分别是12磅红夷大炮和3磅团炮,而且全部都是比较容易生产的铜炮。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