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大炮灰飞 (第五更了)
作者:大罗罗      更新:2019-09-24 13:15      字数:5430
  朱慈烺扭过头,向大枪岭的方向看去。只见低矮平缓的山坡上,从靠近山地的地方开始,火光第次点亮,仿佛星火燎原一般,顿时就布满了半个一大片的坡地。

  这些火光不用说也知道,一定是列阵完毕的鞑子兵点起来的火把!

  从火把组成的图案看,鞑子兵摆出了一个大致是长方形的方阵。正面比较狭窄,纵深较大。部队从山脚下的清流西岸边,一直铺到了大枪岭东坡靠近山脊的地方。

  “千岁爷,鞑子兵约莫有20000......而且已经布阵完毕!显然是早就离开营垒了!”吴三辅说话的声音都有点哑了!

  20000鞑子兵啊!而且还是有备而来的......自己这边可没什么人数上的优势!

  “无妨......”朱慈烺倒还镇定,“有清流溪挡着,他们冲不过来,咱们可以从容布阵!”

  清流溪是可以涉渡的,在这个季节,水深还不到人腰。但是在齐腰的溪水里面,无论人马,都冲不起来,只能慢慢通过。沿河而进的明军可有一小半是火铳兵,至少带着七八千支火铳!

  另外还有四个团炮连的24门3磅团炮,也都填装好了铅弹,随时可以开火射击!

  如果清兵盲目发起冲击,就凭这些火铳、火炮,也能把清流溪打成血流溪了。

  “大清万胜!大清万胜......”

  山坡上的清兵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欢呼声,是用满洲话喊出来的,朱大太子虽然听不懂,但也不得不承认这帮清兵的气势不弱!

  朱慈烺当然不会示弱,马上下令道:“点火把!点灯笼!也让鞑子瞧瞧咱们的威风!”

  “喏!”

  一声令下,火光就以朱慈烺所在的位置为,迅速向南北两边蔓延,很快就形成了一条火龙,横亘在大枪岭下,清流溪边。

  “太祖高皇帝再世......战无不胜!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后明军也开始欢呼,声音比山坡上列阵的清军还高了几分!

  “呵呵,嗓门倒是挺大的!”在大枪岭东坡山脊上策马观阵的豪格大笑起来,“不过打仗可不是靠嗓门大啊!”

  “王爷,”一旁正蓝旗管汉军的梅勒章京罗托笑呵呵的接过话头,“奴才们已经把红夷大炮架好了,要不要打几炮震慑一下南蛮子?”

  豪格是带着六门12磅的红夷大炮南下的,数量虽然不多,但用好了还是挺管用的。因为明军那边骑兵少,步兵多,最怕的就是阵形被轰垮了。

  “也好!”豪格笑着,“就瞄着......瞄着那些大旗轰!”

  他已经发现朱慈烺的“太祖高皇帝再世旗”和六面龙旗了。这七面大旗被挂到旗杆上的灯笼照亮了,在黑夜中非常醒目。豪格虽然看不清旗帜上的字儿和图样,但是从它们所在的位置和正在移动的方向,大致上也可以判断出那很可能就是朱慈烺的旗号了!

  “喳!”

  “轰轰轰......”

  罗托应了一声,正要让人去给红夷大炮牛录传令,轰轰轰的炮声已经先响起来了。

  不过不是大清炮队的红夷大炮在轰鸣,而是明军的三磅团炮开火了,是郝摇旗和石瑞恩那边打响了。

  罗托竖起耳朵听了听,就对豪格说:“王爷,是南边和西边打响了!大炮的数量很多,恐怕不下三十门,就不知道是不是红夷大炮了......”

  “不是红夷大炮,”豪格笑了笑,“三十门红夷大炮打起来还不得惊天动地?现在才多大点声儿?,“鞑子才几门炮,还离那么远,哪儿打得着?本宫再往后挪,可就没办法指挥了。”

  没办法指挥?吴三辅心说:本来就我指挥啊!您就是看看......

  “三辅,”朱慈烺看见他在发愣,就大声向他下达命令,“快点去布阵!”

  原来朱慈烺不指挥别人,就指挥吴三辅一个......

  “臣领旨!”

  吴三辅只好领了令旨,然后才把模范军司的参军和传骑们都叫来,一一向他们传达命令。

  当参军的都是些能吹能写的“勋n代”,都在南京军学堂里面听过课,稍微懂一点西洋军略,负责记录吴三辅的命令。传骑则在背上插上认旗,骑马传令。如果有必要,吴三辅还会派出参军和传骑一块儿去下令。

  而他今天的命令也不复杂,大致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布阵;二是飞炮。

  布阵就是让已经到达战场的两师十团四十四营后退展开——后退至官道后方,然后展开一个大空心方阵。

  其中二十四个模范营(就是装备火铳长枪可以摆出莫里斯方阵的营),又分成两部分,一部是二十个营,分成两大列摆在一线,组成了大空心阵的正面。

  另有四个营同四个骑兵营混编,摆在朱慈烺、吴三辅所在的中军背后,组成了大空心阵的背面。

  十六个“长枪营”(并不是一色装备长枪,就是非模范的步兵营),分成两部分,摆在大空心方阵的两翼。

  这番布署其实稀松平常,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而真正厉害的则是“飞炮”,也就是将所有的4个团炮连集中,交给封思忠统一指挥,集中使用,而且还要进行机动布署!

  也就是让24门三磅团炮,在明军空心方阵前的官道上机动,并且集中火力射击。这种火炮运用方法并不是西洋教官传授的,而是朱慈烺交给封思忠的,称为飞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