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6
作者:于隐      更新:2021-02-02 17:19      字数:2485
  鱼肉,偶尔看个病,人情往来啥的,过年还得给孙辈压岁钱,就让儿子们再给一千块钱。”

  苏保国想起去年过年时每个儿子都给了一百五,说:“去年过年时儿子们给的孝敬钱可不少,加起来离一千也不远了。”

  方荷花摇头,“他爹,我瞧着你还真是没眼力劲。去年过年是因为喜子见我生气,就把零头那一百五一下都给我了,其它三个儿子不好意思少给。我当时是瞧见了,儿媳们想到要给一百五孝敬钱,那脸色可跟平时不太一样呢,觉得有点多。如果不说养老的事,他们今年过年肯定像前年那样只给五十。”

  “五十也不少,别人家儿子有的一分都不给,有的给个十块二十块的,五十块在咱村里真不算少。”苏保国说,其实他不想因为自己腰坏了就增加儿子们的负担,可一想到他的腰以后可能经常复发,真的没法再下地了,不让儿子们养老也不行。

  方荷花给苏保国倒上一杯热水递过去,“五十确实不少,但那是孝敬钱,总共才两百没法给咱俩养老啊。”

  苏保国沉思了一阵,他终究是不想拖累儿子们,说:“这样,年后等我回了家,咱让儿子们自个儿先商量怎么给咱俩养老,如果给的数跟你说的也差不了太多就听他们的,毕竟还有儿媳妇呢。”

  方荷花点头,“好,我先不说,让他们商量,希望几个儿媳妇到时候不要闹。”

  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夫妻说了一阵子话,他们的儿子儿媳孙辈们在医院外面瞎逛了逛就回来了。

  一大家子人把病房挤得快没地方了,中午,苏醒和庆子在医院陪着,让红梅带其他人去饭馆里吃饭。

  孩子们吵着要吃米线,红梅就把大家带进一家米线店,吃得都还算痛快。吃完后,她们再给苏醒、庆子以及苏保国带炖汤和米饭回来。

  大家见苏保国状态还不错,除了苏醒和庆子要留在这里,其他人都要回家去了。

  临走前,红梅坐在苏保国病床前说:“爹,你安心治腰,家里人都等着你早些回家呢。你啥都不要操心,苏醒和妈会把家里的事都安排好的,等过年了,我们再轮流来看你!”

  红梅说着从包里找出一本书,“这本《水浒传》是我刚才从书店买来的,你要是不认得几个字,就让苏醒读给你听。”

  苏保国挺感动的,“好好好,红梅还真是想得周到,知道我天天躺在这里闷,你也不必为我担心,我没事就让他们给我读读好打发时间。”

  然后方荷花过来再跟苏保国嘱咐几句,腊梅去水房把公公几件衣服给洗了。

  桂芝见嫂子和腊梅都在公婆面前表孝心,她有点懵,也不知自己该干点啥,或是说点啥。最后想了想,管它呢,她为啥要表孝心呢,反正到时候该摊的钱她又不会少给一分,她心里也是盼着公公早点好的,不需要做给别人看。

  肖燕在那儿抱着如如睡觉,想想还是应该做点啥给喜子长脸,就从口袋里掏出五十块钱放在苏保国枕头旁,说:“爹,喜子和二哥要回去歇几天了,这钱让大哥和三哥给你买好吃的。”

  苏保国忙点着头,“好好好,我这个老头子一辈子没啥用,倒是让你们跟着操心了。”

  桂芝见肖燕都有所表示,她脸色有些尴尬,她不会做还不会说也就算了,连钱都没带。这个时候总不好戳着福子拿钱吧,叫大家见了以为她学肖燕。

  方荷花跟苏保国嘱咐完了,说回家吧,再晚就赶不上车了。

  一大家子一起出了门,苏醒坐下来给他爹削苹果吃。

  苏保国瞧着说:“这果子得多贵呀,买它干啥?”

  “红梅买的,她说你在这里用药多,嘴里肯定苦,吃点甜水果舒坦。”

  吃了苹果后,庆子打热水过来给他爹擦身子。

  苏保国心里感叹,儿子们能做到这样,即便不给他养老,他也不会有任何埋怨的。

  红梅等人坐在回家的班车上,福子从口袋里掏钱直接全给付了。

  桂芝暗想,刚才在公公面前福子不知道表孝心,现在都出医院了,谁还去注意是哪个付了车票钱。

  这么折腾一天,孩子们也都累了。红梅抱着妞妞睡着,乐乐靠在腊梅怀里睡。

  桂芝和福子一人抱一个孩子,肖燕搂着如如也是晕晕乎乎。

  只有方荷花一个人没有打瞌睡,而且正襟危坐般挺直了腰,其实她是在想心事呢。

  养老还是要让儿子养老的,不过儿子也都不容易,钱要多了,儿子就要受老婆的气了。方荷花不想让儿子在老婆面前受气,所以坐在那儿有些心烦,寻思着想个办法让儿媳妇高高兴兴地答应给他们二老养老才好。

  回到家,红梅想到一事,感觉不能再拖了。

  眼前已经腊月初十了,包地的事得去张罗了,再迟了她怕本队的地都被别人包去了。如果去别的队包地,远了会不方便。

  红梅把两个孩子交给腊梅,“你在我家带着孩子,我去几家问问愿不愿把地包出去,顺便帮你家也包两亩。”

  “好,庆子这次在医院估计得呆个十天八天的,包地的事确实不能耽误了,否则近便的地都被别人包去了,太远的地不方便,干个活得一两个小时在路上。”

  “嗯,我肯定是先包离家近的地。”

  红梅办事麻利着呢,也因为大家都知道她有钱,不怕她赖账,一晚上去找了四家,全都同意了,还都是比较近便的地。

  第二天,红梅、秀梅、腊梅三姐妹带着孩子去娘家,快过年了,也该送年礼了,顺便问问军军有没有给家里写信说过年的事。

  她们一到娘家,李桂花就唠叨个不停。

  “这可咋办哟,军军过年都不能回家,说是要等大年初一坐火车,到家就大年初二了,难道他大年三十的都要忙吗?”

  红梅把军军写来的信仔细看一遍,“妈,军军不是说了么,大年三十那天他倒是不忙,可大过年的坐火车多没意思,他要和店里几个小伙姑娘们一起玩,大年初一才坐火车,大年初二晚上就能到家了。”

  李桂芝叹气,“我知道,就是觉得大年三十团圆饭他都不回家吃,过年就没啥意思了。”

  陈贵不耐烦地说:“红梅,你别听你妈瞎嚷嚷,过不过年有那么重要么,军军大年初二就能回家,你唠叨这个有啥意思?玉珍偶尔也写信回家的,玉珍她妈说了,玉珍生意可好了,咱家军军跟在那儿日子也不会难过的。”

  李桂花唠叨完军军,见腊梅肚子还没大起来,又开始唠叨腊梅了,要她去省医院看,还说让红梅带着她去。

  红梅愣了愣,她妈唠叨还真没错,最近忙乎乎的,都忘了这茬了。庆子没空带腊梅去,她这个大姐可以带着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