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4
作者:于隐      更新:2021-02-02 17:27      字数:2480
  梅还发现一点,这个位置挺好,离□□不算太远,平时想逛逛西单东单也还算近便,而且离北京小学不远的地方正好在卖楼,房价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红梅觉得落户在这里应该不错。

  苏醒觉得红梅眼光还是不错的,因为他发现再往南一些有不少可建厂子的地方,租金是越往南越便宜。

  他估算了一下,以后他和红梅骑自行车回家估计四五十分钟就够了,如果舍得买一辆摩托车,那就更快了。

  去报名交借读时,他们发现借读可真不便宜,学才八十八块钱,但一年的借读得六百块。虽然贵,但对红梅和苏醒来说,这笔钱也算不得什么,学校给他们这个交钱的机会,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给乐乐报了名,红梅就开始租房子住,因为到时候买新房搞装修得很长时间,如果买的是期房,房子都没盖好更得等了,她知道没个半年怕是住不进新房子。

  红梅带着乐乐和妞妞找房子租,苏醒往南边找合适的场地租。

  红梅在槐柏树街附近的一个胡同找了个合租的四合院,这个四合院挺大,房东一家子住东面几间,北面三间租给了一户人家,现在只有西面三间屋和一个倒座空着,房东挺热心,就是租金不算便宜,每个月要两百。

  两百块,比苏家河那边有教龄十年的中学老师工资还要高十几块呢。

  再看看这个四合院,全是一间间的小平房,不过院子里倒是干净,还种了一些花草,打理得不错。

  红梅这两天看了很多家,也只有这里最合适了,因为有三间屋子,还有一间倒座可以当厨房。问的其他几家,要么房间不够,要么院子里太杂太乱,要么价钱不合适。

  倒有一家愿将四合院整租的,一个月要一千块,这价钱可吓坏了红梅。

  红梅和房东说好了,第二天就搬过来,到时候顺带着把三个月的房租交上。

  乐乐和妞妞在这个四合院里又蹦又跳的,对啥都好奇。但在回家的路上,乐乐又说:“妈,北京的房子咋都这么矮呀,感觉抬头就是屋顶了,窗户也小。”

  “你才多高呀,怎么可能抬头就是屋顶?北方风大,小矮平房最合适了,窗户当然也得小,风要吹进来可冷了。”

  乐乐又着急问:“妈,这小平房里也有暖气吗?”

  红梅摇头,“四合院里没有,到时候得烧暖炉,把烟管通出去。等咱家买了楼房就有暖气了,你别着急。”

  妞妞一直在旁边听着,她可没感受过北方的冷,笑眯眯地说:“我不怕冷,有没有暖气都行,我喜欢住四合院,可好玩了。”

  回到宾馆没多久,苏醒也回来了。红梅看好的房子,他都没意见,倒是对邻居是啥情况挺在意的。

  这事红梅也留意问过的,说:“房东是个比我长七八岁的大姐,她说她自己是家庭妇女没工作过,她男人顶她公公的职好像在什么局里干后勤,也就是打扫卫生,不过端的是铁饭碗。他们有一个儿子读高三,在学校住读,就周末回家呆一天。”

  “北面那家租户呢?”

  红梅想了想说:“我也没见着那家的人,就听房东大姐说,那是一对刚结婚的小年轻,从河北来的,还没孩子。这对小年轻好像在……在什么市场卖菜,听说挺能吃苦的。反正我觉得房东大姐这人热心也实诚,啥都告诉我。那对小年轻吧,应该是从河北来的农民,农民大多实在淳朴,应该好相处。”

  苏醒点着头,“嗯。其实好不好相处也没关系,咱家就是临时落个脚,住几个月就搬走的。”

  第二天,一家四口拎着东西搬进四合院了。

  这会子仍然只见着房东大姐,她的男人和孩子以及从河北来的那对小夫妻不是白天或周末都见不着的。

  红梅交上三个月的房租,让房东大姐写了个条,然后他们一家四口开始大采购了。

  厨房里的锅碗瓢盆,还各种生活用品以及电视机自行车都得买。

  都说搬一次家得穷三年,看来是没错了。老家那些东西都带不过来,现在只能全都买新的。要不是腊梅给了三千块钱,那当真是搬一次家就搬穷了。

  不过冰箱和洗衣机红梅暂时不想买,想等住进自家买的新房再置办吧,现在花钱不能大手大脚了,要买房子要装修还要办厂子,手头得紧些。

  第一百六十四章

  红梅从房东大姐那里得知往东步行二十多分钟有一个比较大的市场,买菜和生活用品去那里没错了。

  首都果然就是不一样,这个市场里什么都有,不仅菜色品种多,各类鱼肉新鲜,还有卖花花草草的,甚至有卖鸟儿猫儿狗儿的,各种关宠物的小笼子也是多种多样。

  瞧着这些东西,红梅在想,这里的人肯定很闲吧。

  乐乐和妞妞俩却盯着各类小吃走不动路,这会子他们俩站在一个凉皮摊面前不肯走了。

  “妈妈,这个是冷面条吧,宽宽的,这么多人排着买,肯定好吃。”乐乐流着口水说。

  红梅怕凉东西吃坏肚子,硬扯着俩孩子要走。

  其实连苏醒都想馋一口了,旁边那么多卖小吃的,唯独凉皮摊这儿围的人最多。

  “红梅,要不来一份吧,试试味道,你瞧把俩孩子馋的。”

  红梅只好掏钱,排了好半天才买上一份。结果乐乐和妞妞俩抢着吃,说这又大又宽的面条太好吃了,以乐乐的话说,这叫“酸中带着甜,甜里带着香,香里透着辣”。

  苏醒明白了,“红梅,现在人少了些,咱再买两份吧。听乐乐这意思是,味儿足,够味儿!是这么说的吧?”

  苏醒打着老北京腔,满口的儿化音,说得有模有样。

  红梅还挺吃惊的,“哟,你行啊,才来几天就会打京腔了,看来我也得学学,学会了京腔才好融入这里的生活。”

  红梅来到凉皮摊上,提高些嗓门,“大哥,再来两份儿,多放点黄瓜丝儿。”

  “得嘞!”

  摊旁边的小桌终于空出座位来,红梅把凉皮分出一点给乐乐和妞妞,他们俩看似还没吃过瘾,剩下的她和苏醒给吃干净了。本以为就是凉了吧叽的面条,没想到吃起来跟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确实挺好吃的。

  吃了凉皮,红梅又买了不少驴打滚和茯苓饼要带回去吃。

  在回来的路上,苏醒左手拎一篮子的菜,菜上面压着一些碗和盘,右手拿着锅和盆。

  红梅推着自行车,前面坐着妞妞,后面坐着乐乐,车筐时放着各类生活用品,车龙头上还持着一个大袋子,里面放着油、盐、酱、醋、茶等。

  过日子就是这样,吃穿住行等,繁杂得很,但人人都乐在其中,这就是搭伙过日子嘛。

  苏醒边走边说:“红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