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7
作者:王小玥      更新:2021-02-03 05:45      字数:2376
  有在母亲面前装过乖乖女了,一时得意忘形,忘了拿捏着点儿分寸,于是把求救的目光,看向了大哥。

  杨禹迎上杨臻的目光,淡定的把头扭到了一旁,一副你太嚣张,我也没有办法的样子。

  无奈,杨臻又把目光看向了一旁的成翊。

  成翊被看的一愣,随即轻咳一声,上前一步说道:“母亲,其实是我提议要去逛妓馆的。”说罢,又觉得哪里有些不太对,只瞧着杨臻看着他的眼睛,瞪的更大了!

  杨禹只在一旁,“噗嗤”一声,不厚道的笑了。

  襄王妃也瞬间转怒为笑,自己的女儿什么样子,她最清楚,如今看到女婿这么偏袒着女儿,她也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

  今朝元月时,花市灯如骤,说的应该就是当下的场景。

  从王府出来,一行几个人,虽然衣着普通,却分外惹人注目。

  康王府出绝色,这是凉城人心中默认的事情,如今又多了个成翊,自然也没有落了下风。

  人群熙攘,成翊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护着杨臻,不让她被人挤到,杨臻却踮着脚追着大哥,生怕他再被别人磕了碰了,而杨禹,只看着玩儿的欢快的长歌,从这个摊位瞧到那个摊位,跑的飞快,转眼间,手里已经拎了两三个灯笼。

  走着走着,只见长歌停下了脚步,对着一辆马车里的人,说起了话。

  杨臻过去,突然看到了秦的脸,马车里的晴箐表妹,怀里抱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娃娃,母子两人被秦用毯子捂的格外厚实。

  杨臻心头微触,却见秦笑着问候道:“阿臻也来了。”

  杨臻笑着点头,再见秦,只觉得物是人非,并没有太多感触了,他和表妹幸福,就好。

  晴箐抱着孩子下了马车,有些羞涩的看着杨臻,杨臻只像小时候那样,捏了捏表妹爱红的脸,轻笑道:“都做母亲的人了,还这么容易害羞!”

  晴箐本来心头愧疚,听杨臻一句话,却想起了当初舅母说过,阿臻的脸皮之所以厚,是因为把她的抢了。

  想起往事,晴箐笑着一抬眸,瞧见了杨臻身后玉树临风的成翊,腼腆的问道:“这是表姐夫么?”

  杨臻点头,看了成翊一眼,应到,“是。”

  晴箐欣慰的看了丈夫一眼,见他到成翊身前,行了个礼,因为杨臻的缘故,语气中带着亲切,“下官秦,拜见成将军!”

  秦?他就是秦!

  成翊了然,曾在西园无意中翻过一本《凉城志》,署名的作者,就是秦,而那夜背着醉酒的阿臻回家的时候,她醉梦中呓语的,也是这个名字。

  呵呵,这是阿臻一直念念不忘的男人么?

  成翊不动声色,依旧浅笑,淡淡回了一句,“客气了!”

  杨臻似乎感受到了成翊的细微变化,靠近成翊耳边低声问道:“你怎么了?”

  成翊贴近杨臻的耳朵,悄声说道:“阿臻,我本还担心情敌太过强大,没想到他长的,竟比我差远了!”

  杨臻无语,冲着成翊招招手。成翊重新低头贴近杨臻,只觉得她气息如兰,轻声说了句,“你脸皮真厚!”

  说罢杨臻哈哈一笑,成翊脑子里在想什么?她是那好美色的人么?

  此时若曾路和张艺在,一定会异口同声的说道,是的!

  见杨臻与成翊夫妻二人悄悄话说的甜蜜,秦和晴箐夫妇也不有些尴尬,怀中的孩子已经犯困,两人挥手告别,上了马车。

  马车渐行渐远,杨臻四下一看,竟不见了大哥和长歌,顿时有些急了,若长歌贪玩儿顾不上大哥,大哥身体感觉不好了,可怎么办!

  刚要起步四下寻找,却被成翊看出的她的担忧,一把拉住了杨臻的手,安慰道:“放心,莫枞已经随着去了。”

  杨臻安下心来,看着成翊,突然感觉,有他也挺好的。

  成翊被杨臻浅浅的一笑看醉了,花灯为衬,美人如玉,这一世能有她,也就够了。

  杨臻默许了成翊拉着她的手,在街上慢慢的逛着,不一会儿,看见前方热闹的一片,正是万花楼的方向。

  杨臻挤上前去,可能来的有些晚了,美人已经表演完歌舞退了下去,只剩下老鸨子在门口笑呵呵的说着什么。

  杨臻随着众人的目光看去,万花楼的门前树了一根高高的杆子,上面挂了一盏琉璃七的宫灯,随着灯火忽明忽暗,宫灯照耀出的光芒,五光十色。

  听那老鸨子的话,宫灯应该是猜灯谜要赢的头,最后赢了的人,不仅可以得到上好的琉璃灯,今夜还可以得到花魁姑娘的陪伴,其它的参与者也不吃亏,可根据猜灯谜的多少,今夜到万花楼,就减多少银子。

  杨臻心道好明的老鸨子,这头看似放的大方,可赢的人只能有一个,光凭余下猜了灯谜的人,她就已经可以赚的盆满铂满了。

  成翊见杨臻饶有兴致,便问道:“你想要?”

  杨臻点点头。

  成翊本以为女孩儿家都喜欢这种漂亮的东西,却听杨臻接着说道:“李安家生了孩子,我都没送过百日礼,如今我看这花里胡哨的灯笼,正好可以逗孩子玩儿。”

  成翊呵呵一笑,他差点忘了,他的阿臻是个假女人,真爷们儿,于是松开杨臻的手。

  “我去给你取来。”

  第七十四章早生贵子

  杨臻望着成翊一身墨色,挤进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大排的灯笼上,每个灯笼都写有一个灯谜,成翊猜的飞快,不一会儿就到了最前面,人们也惊奇的看着,猜着是谁家的儿郎,这样的聪明俊秀。

  一行二三十个灯谜下来,成翊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

  临到末了,与成翊相争的,只剩下一个娇弱的书生,最后的灯谜,竟是两人异口同声的猜出。

  老鸨子一时犯了难,冠军若有两个,岂不是做了赔本的买卖,于是抬头看了看高高挂起的灯笼,有了注意。

  谁先摘得灯笼,灯笼和花魁娘子,就是谁的。

  那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在这大街上也寻不到什梯子之类的,木杆子又粗又长的在地里深埋着,寻个斧头砍断,也是需要耗很长时间的。

  一时间,那书生怔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急的头上都冒出了汗。

  杨臻饶有兴致的看着成翊,这灯笼的高度,对于成翊来说难度一般,只是不知取了灯笼之后的花魁娘子,他该如何处理?

  果不其然,成翊望着灯笼后退了几步,纵身一跃,几步蹬上了杆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