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8
作者:兔月关      更新:2021-02-03 11:33      字数:2482
  样都能香得让人流口水,总之吴记现在在大家心中那是这也好那也好,谁要是想让吴记关门,大家第一个不同意!

  周围的群众十分愤慨,姜竹见状表演得更加卖力,等把钱家的坏事抖完,不等钱老爷狡辩,回头又对着人群继续哭诉。

  “呜呜,钱家没良心,不是人,拿我儿子威胁我,明明说好就让我帮他们找到吴老板的货源抢生意,现在却要我给吴老板的店铺下/毒,我不做他们就要害我儿子,现在还翻脸不认账拿我顶罪,呜呜,太欺负人了太黑心了,连七岁的小孩子都不放过,欺负我们父子没人依靠,非得逼人进牢房,呜呜……”

  “啊,还有这事儿?!”

  姜竹哭得难过,周围的群众就更加愤怒了,天杀的钱家太坏了!

  “混账,砸他们!”

  不知道是哪个愤青喊了一句,顿时一跟烂青菜扔到了站在门口没有反应过来的钱员外头上。

  这一扔,就如果洪水泄闸一般,臭鸡蛋、小石头、烂菜叶、还有不知道是谁泼出来的一桶夜香全部奉送了过去。

  事情发展得太快就像龙卷风,钱员外傻了,钱夫人懵了,下人们不知所措。

  站在钱员外身边的王大富脸色则如同晴天霹雳般,脸全白了,回头看向身后的赵海生,发白的脸变成了黑色,握着拳头牙齿紧紧咬了起来。

  第70章学堂计划

  敲鼓打鼓上钱家讨伐的事情进行得无比顺利,完全没有预料的钱家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这么大动静下来,最后钱家除了被看热闹的镇民骂和私了赔偿了两百两银子外,并没有被抓起来问罪什么的,因为下/毒这事儿并没有成功,钱家在衙门也是有人的,不会就这么因为姜竹的几句口供就抓起来砍头。

  但表面上的物质损失不大,可经过吴擎远今天这么一闹,钱家的名声算是坏了,抢生意不过分,但用这么下三滥的手法抢生意那就真的太过了,最终受害的可是镇民,大家怎么能够容忍?日后钱家在镇上的生意,恐怕就难做了。

  这就是吴擎远的目地,今天整不死钱家也得让钱家脱成皮!

  目地达到,吴擎远拿着赔偿银子心情大好的走人,而被泼了一身粪水的钱员外和钱夫人进门后,却是雷霆大怒。

  “王大富!你是怎么办事的?老爷我让你抢生意,没让你去下/毒!你是想害死老爷我不成?!下/毒就下/毒,下/毒你还被人抓到,真是蠢死了!”

  钱老爷气得不行,他就不明白了,以前王大富办事很好的啊,好主意坏主意总之最后都能给他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这次对上吴擎远却三番四次出茬子,连翻害他损失,这可真是把他气死了。

  “老爷,我,不是我吩咐的,是赵海生自己做的主!“

  王大富跪在地上目光盯着一旁若无其事的赵海生气得牙痒痒。

  吴擎远难对付他怎么会不知道?怎么会傻得干下/毒这么没有把握的事情?他只不过吩咐了让姜竹去把吴擎远的琉璃货源找到,到时候有了货源,钱老爷的生意好了他自然也好过,可谁知道最后却弄成这个样子。

  事情是他交给赵海生去做的,现在出了事儿,赵海生屁事儿没有,全都得让他背锅,王大富哪儿能还不明白今天这一出根本就是赵海生故意坑的他!

  不等赵海生自己狡辩,那边王大富却是又因为这话给了他一巴掌“混账!我手下就你说了算,出了事儿还狡辩想找替罪羔羊?!“

  “就是老爷,你可要为我哥哥做主啊,我哥肯定都是向着老爷您的,事情都是王大富吩咐的,我哥老实都听他话照办……”穿着绸缎,头戴玉簪已经焕然一新梳着妇人发髻的赵金钗帮着说话。

  “金钗放心,老爷我向来赏罚分明。”

  钱员外看着自己新纳的小妾心情好了点儿,本想上去再拉拉小手说两句,结果被旁边的夫人一瞪,立马规矩,然后才重新将怒火发到王大富身上,一脚踹上去。

  “王大富,我养你是给我办事的,不是让你给我惹事儿的!你给我滚!把之前老爷我送你的田地东西全部还回来给我滚!否则你以后别想再在石桥镇待下去!赵海生,以后王大富手上的事情全都交给你。”

  钱员外气急,毫不留情的将跟了自己多年的王大富赶人,然后换上新狗腿。

  王大富不过是个靠拍马屁出主意在钱员外手上讨生活的小人物,钱老爷一句话就能定他的生死,不管冤枉不冤枉,他都没有反驳的权利,何况这事儿还是有人下了心思坑自己。

  不敢跟钱家作对,王大富只能咬牙接受被赶出去的结局。

  走出钱家的时候,盯着正受几个跟班祝贺的一脸扬眉吐气的赵海生,他心里的怨气难以形容,自己再干几年就能手过好日子了,却在这最后关头被坑了一把什么都没了,他怎能不气?不怨?

  “赵海生,你别得意太早,你这种人,迟早有人拾!”

  愤怒的撂下话,王大富才背影凄凉的离开。

  ………………

  另一边,吴擎远回到家后没有闲下来,立刻回房休书一封,到码头拖前往海边鱼镇的上船带给江大。

  同时和阿默商议,清点家中的银子,拿出一部分准备在回柳树村盖房子。

  这个盖房子不仅仅是盖自家的住房院子,他还要盖一座学堂!

  钱家这次的事情是彻底给他敲响了警钟,他没时间再等了,必须尽快让自己拥有更多的保护层和筹码,大靠山他现在暂时找不到,只能用这种绕圈子的办法,自己培养人才了。

  学堂的学生要成才时间还早,可是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在即,村里的寒门书生就是他的目标。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平民百姓读书不容易,每一个能考上秀才的人无一不是人才和愿意刻苦努力的人,他们有天赋有汗水,可大多都败在没有银子上,全家努力赚钱让他们去考一次试,考中欢喜,考不中那么全家受苦饿肚子,下一个三年哪怕他们自己有信心考中,却大多也迫于没有上京路而放弃,一辈子当个秀才,随便谋个差事放弃状元梦。

  若是他以教学的名义聘请这些寒门书生来当先生,给予经济帮助,将来这些人必定多少都会念他的情,助他一二,就算这些人一个都没有出息,作为秀才,他们所结交的人脉,所谋到的差事,对他来说也是不小的关系网。

  而村里的小孩能读书,村民们对他必定也会有所感激拥戴,人心,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之所以这样做,吴擎远也是无奈为之,谁让他本身没有背景,真赚了钱有人要对付他很容易,并且将来他的后代子孙至少三代以内也是没办法走仕途的,因为考科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