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5 有点gay里gay气的书院
作者:轩樟      更新:2019-10-19 22:57      字数:4404
  第二天,韦宝起了个大早,将昨天的乱七八糟的,不好的心态统统丢光,烟消云散。 更新最快

  这也是韦宝最大的优点,不能说充满正能量,总归算是正能量远高于负能量的一个人,并不会被不好的事情太过影响。

  徐蕊和王秋雅听见韦宝起床的声音,急忙过来侍候他起床洗漱。

  “公子今天似乎很高兴啊?”徐蕊笑问道。

  韦宝呵呵一笑:“有吗?我今天要去就学,东西都准备好了吧?”

  韦宝指的东西,是读书用的东西,相望、山水相融的壮丽景观。

  书院的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现存建筑基本格局。

  明代书院学术仍以朱张之学为正宗。

  书院的古建筑群分为教学、藏书、祭祀、园林、休息场所五大建筑格局。

  韦宝以前也经过过这里,主要是没有留心,今天目测了一下,廖夫子的书院主体建筑面积有近10000平方米,分为书院主体、附属文庙。规模可真大不小啊。

  不但有文化气息,还有点高大上的气息,第一次与廖夫子见面,韦宝便感觉廖夫子和一般的老学究很不一样,有点生意人的市侩气质,果然是很会经营。

  他又当老师又当校长的,要是搁在现代,肯定是一个成功的教育经营家。

  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

  主体建筑如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集中于中轴线上,讲堂布置在中轴线的中央。斋舍、祭祀专祠等排列于两旁。中轴对称、层层递进的院落。

  除了营造一种庄严、神妙、幽远的纵深感和视觉效应之外,还体现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级有别、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

  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御、校经堂、文庙等,包括供祀孔子、大专祠。

  园林和书院建筑群相得益彰。

  大门采用南方将军门式结构,建于十二级台阶之上,五间硬山,出三山屏墙,前立方形柱一对,白墙青瓦,置琉璃沟头滴水及空花屋脊,枋梁绘游龙戏太极,间杂卷草云纹,整体风格威仪大方。

  门额是空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魏忠贤宣布不准再弄书院这种形式的关系。

  门口也并没有专门的人站岗,守门啥的,显然可以随意进出,很开放的形态。

  韦宝和王秋雅往里面走,见到一个中年女人在打扫。

  讲堂位于书院的中心位置,是书院的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也是书院的核心部分。

  讲堂两旁有南北二斋,分别为教学斋,均为师生居舍,过去学生大量的活动时间就是在这里自修。

  王秋雅对于书院的学规很感兴趣:“公子,看一下学规再进去呀,等下别冲撞了学规,挨处罚。”

  韦宝呵呵一笑,跟着去看。

  书院的学规,最早源于朱熹的《书院教条》,廖夫子又提出“整、齐、严、肃”四字并撰诗,刻在碑上嵌于书院讲堂右壁。

  书院学规:时常省问父母;朔望恭谒圣贤;气习各矫偏处;举止整齐严肃;服食宜从俭素;外事毫不可干;行坐必依齿序;痛戒讦短毁长;损友必须拒绝;不可闲谈废时;日讲经书三起;日看纲目数页;通晓时务物理;参读古文诗赋;读书必须过笔;会课按时蚤完;夜读仍戒晏起;疑误定要力争。

  “好些个字我都不认得。”王秋雅道:“跟着公子来听学,也可以学习学习。”

  韦宝点点头:“有这个思想准备就很好啊,人到了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学习。”

  两个人正说话间,廖夫子出来了。

  “韦公子,您来了啊?”廖夫子满面热情。

  韦宝一汗,这似乎不应该是学生和老师想见的场景吧?

  怎么感觉廖夫子跟个山海楼的孙掌柜一般去了啊?

  你开的是书院,又不是开办的酒楼,好吗?

  是不是应该严谨刻板一些,不苟言笑一些,才符合古时候夫子的形象吧?

  廖夫子还好一些,韦宝随眼望去,只见一帮学子,一个个脸刷的白白的,好些个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噗了粉?

  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