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6
作者:九月轻歌      更新:2021-02-05 03:25      字数:2491
  “没法子,就是那个命。”程恺之道,“也是为这个吧,他让我晚几年再下场考试,或者干脆就不走科举这条路。”

  驸马爷不走科举的话,武职方面,可以统领禁军,文职方面,可以掌管内务府。蒋徽觉得都不错,“你怎么想的?”

  程恺之没辙地笑着挠了挠额头,“早就想过了,要下场考试。可是,皇上说,考试可以,能金榜题名的话,便是没辜负双亲的悉心教导。只是,考试过去就算了事,我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到时候照看好四九城最要紧。”

  蒋徽笑道:“好事啊。不然的话,你要熬好几年资历,在官场是新人,可身份太压人,被人怕是要不知道如何对待你才好。”

  “这倒是。”程恺之颔首,“顺其自然吧。我真是怎么都行。”

  另一面,程恺之与董飞卿说话的时候,对走镖、书院的大事小情颇为好奇,问题不断,董飞卿一概如实相告。

  程恺之说:“我听舞阳说,皇上得空就找我爹、开林哥问问你的情形,每次都只是听听,不说话,但总是满脸的笑。”

  董飞卿讶然失笑,“倒是没想到,皇上还记得我这么个人。”

  “怎么可能不记得。”程恺之道,“你在他心里,分量本来就不比修衡哥轻一分。其实他是真惯着你,跟我爹一样。”

  董飞卿笑了笑,心里泛起暖暖的波澜。

  正月里,蒋徽写的《定风流》正式搬上戏台,为了这出戏,宋云桥可谓煞苦心,亲自改编不说,排演时亦是要求分外严格。

  蒋徽知道他付出的辛苦,为此,没了上一次的淡然心态万一戏迷们不捧场,宋氏兄弟应该会很难过吧?

  她是真的无所谓,却怕因为自己连累的别人心绪消沉。

  《定风流》首次亮相,是在正月初九晚间,宋云桥、宋远桥亲自来邀请蒋徽、董飞卿去看看,已经为他们预留了雅间。

  二人自然是欣然应允,当晚如约去了梨云班所在的戏园子。

  出乎蒋徽意料的是,这出戏分外受捧。大概是因着宋云桥和一个已经成名角儿的须生分别饰演的叔父、皇帝有几个酣畅淋漓的唱段吧?她用置身事外的态度衡量这出戏的成功之处。

  董飞卿看到的却是别的:帝王的良苦用心、叔父的风骨傲骨,她都刻画得入木三分,分外清晰地影射到叔父、皇帝先后整治万鹤年那件事,更是让人由衷地生出大快人心之感。

  他早就看完了整本《定风流》,每一句对白,每一个场景,都记得清清楚楚。因而在听戏的时候,他虽然是外行,也能听得分明。

  看得出,宋云桥十分尊重蒋徽,在对白方面,都是唱腔迁就她写的对白,而不是相反为之。

  他轻轻地把妻子的手握在掌中。

  一次一次,夫妻两个俯视着一楼坐满了的位子;一次一次,听到满堂喝声、掌声。

  蒋徽暗暗地长长地透了口气。看得出,戏迷们并非虚情假意的捧场,叫好时固然有着对唱功的赞誉,更有对剧情的认可。

  这就好。叔父、皇帝昔年的举措作为能被认可就好。

  至于自己,她倒是不敢居功。毕竟,这一次是照着真实事件撰写。她倒是有些担心,怕叔父、皇帝当年风范没得到恰当的展露。

  戏散场之后,戏迷们的掌声不断,大手笔打赏的人亦不断,梨云班的人齐齐出来拱手作揖道谢。

  戏迷们到底是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戏园子,边走边兴致勃勃地议论关乎这出戏的一切。

  董飞卿和蒋徽去了后台,见宋氏兄弟。

  宋云桥看到蒋徽,立时由衷地笑了,道:“瞧见了吧?妥了。”

  蒋徽被他的喜悦感染,也笑了,“看起来,的确是没辜负你用的这一番苦功。”

  “话本子太好,换哪个戏班子唱都是一样。”宋云桥这才笑着对夫妻两个行礼,随后道,“书院送来的那两个话本子,我瞧着不错,请了人帮忙改编成戏,也已经与申小姐、冯小姐签过文书,给了她们润笔。”

  蒋徽笑容愈发璀璨,“这太好了。大概什么时候能看到她们的戏登台?”

  宋云桥笑出声来,“对自己的事都没见您着急,对学生的事倒是这般迫切。”

  董飞卿侧头凝了蒋徽一眼,眼里亦有着浓浓的暖暖的笑意。她这个性情,寻常大男人都不见得做得到。

  蒋徽就道:“您也说了,那是我的学生啊,哪里有不盼着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师傅?”

  宋远桥把话接了过去,“那两出戏,女子的戏份多,归我管,您放心,多说三四个月,便也能搬到戏台上。”

  “那太好了。”蒋徽说。

  宋远桥又道:“可是,我满心巴望着的是,您得空专门为我写个话本子《风华令》我就总觉着不过瘾,到了这《定风流》,索性没我什么事儿了,董夫人,我对您可是有成见了啊。”

  语声落地,其余三人都笑起来,宋远桥也逸出愉悦的笑声。

  .

  走出戏园子,街上车水马龙,人头攒动。

  蒋徽来了兴致,“四处走走再回家,好不好?”

  董飞卿只是问:“觉得能行?”

  蒋徽点头。

  董飞卿颔首,“那就走着。”

  蒋徽的笑容甜甜的。她喜欢他这样不拘着她,不紧张兮兮的,因为这意味的是他信任她,确信她绝不会用胎儿与自身的安危开玩笑。

  信步期间,蒋徽看到了诸多售卖花灯的小摊。未到元宵,但花灯在正月里的哪一日都很应景。

  一盏大大的鲤鱼花灯吸引了蒋徽的视线,她轻轻地扯了扯董飞卿的衣袖,又指给他看,“要那个。”

  董飞卿循着她手势望过去,“那个摊子,要掷飞镖、扔竹圈。”

  “那多好。”

  是啊,那多好,那是他十拿九稳的。他笑一笑,陪着她走过去。

  掷十个飞镖要三十文钱,中了的话,能得到摊子里很夺目的鲤鱼花灯、荷花灯;投竹圈是十个要十文钱,套中的花灯比较小,做工似乎也有些粗糙。

  但是,在这样的日子,谁会理会那些细枝末节呢?

  董飞卿取出钱袋子,交给摊主三十文钱。十个飞镖掷出期间,他故意有时投中,有时投到别处,但到最后,自然是中了蒋徽想要的那一盏鲤鱼花灯。

  回返的路上,蒋徽一直笑盈盈地提着那盏鲤鱼花灯。

  .

  过了元宵节,书院开学,学生们一个不少地前去上课。

  蒋徽与宋云桥几次商议之后,把《定风流》交给一个风评很好的书铺刊印出来。叔父、皇帝的事情,不应该只由戏迷们传扬。

  她怀胎期间,董飞卿一直没接亲自押镖的差事。月份越大,越能看出她的辛苦,虽然,她从不说。

  程夫人给